临证指南医案-卷八-鼻
2015-12-10 22:02|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25| 评论: 0
鲍(十七) 两三年鼻塞不闻,清涕由口呛出,而气窒仍然,大凡头面诸窍,皆清阳交会通行之所,就外邪来乘,亦必雾露无质清邪,邪郁既久,气血失其流畅,进药攻治,必不效验,欲治其疴,须查手太阴自少商穴起,施针刺以泄邪流气,乃一法也。(清邪郁久肺气窒塞无方) 徐(四十) 头面诸窍,皆清阳游行之所,邪处于中,则为堵塞,阳气不司流行,必畏寒形颓,内痹必郁而成热有鼻柱鼽衄,矣论理当用通圣散,远处江外仓猝就诊,不可轻投,用轻可去实。 苦丁茶 干荷叶边 蔓荆子 连翘心 飞滑石 白芷 毛(十四) 热壅,肺气失降,鼻柱窒痹。(热壅肺气) 知母 水梨肉 川贝母 水熬膏 杨 咸降滋填,鼻渊止,得寐,用虎潜法,减当归陈皮,加天冬淡菜胶脊筋丸。(脑热鼻渊) 沈(氏) 素有痰火气逆,春令地中阳升,木火化风上引巅顶,脑热由清窍以泄越,耳鸣鼻渊,甚于左者,春应肝胆,气火自左而升也,宜清热散郁,辛凉达于头而主治。 羚羊角 黑山栀 苦丁茶 青菊叶 飞滑石 夏枯草花 又 照方去滑石,加干荷叶、生石膏。 又 性情躁急,阳动太过,气火上升,郁于隧窍,由春深病加,失其条达之性,经言春气病在头也,考五行六气,迅速变化,莫若火风,脑热暗泄而为鼻渊,隧道失和,结成瘿核,夫东垣升阳散火,丹溪总治诸郁,咸取苦辛为法,然药乃片时之效,欲得久安,以怡悦心志为要旨耳。 连翘心 土贝母 海藻 昆布 黑山栀 川芎 小生香附 郁金 羚羊角 夏枯草 干荷叶边 生研末,青菊叶汁法丸,苦丁茶煎汤送二钱五分。 汪 形瘦尖长,禀乎木火,阴精不足,脑髓不固,鼻渊淋下,并不腥秽,暖天稍止,遇冷更甚,其为虚证显然明白,医者愈以风寒中脑主治,发散渗泄,愈耗正气,岂但欲愈,劳怯是忧,用天真丸。(精虚鼻渊) 人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苁蓉 当归 天冬 羊肉 徐评 此等病皆有专治之方,大概以清火驱风保肺为治,于理无害,而药不中,往往无效,所以医贵博极群书也。 |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八-牙下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