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诸痛
2015-12-10 22:06| 发布者: 喀喀喀2| 查看: 16| 评论: 0
陈 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血络瘀痹) 旋覆花 新绛 青葱 炒桃仁 当归尾 庞(四八) 络虚则痛,有年色脉衰夺,原非香蔻劫散可效,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 炒桃仁 青葱管 桂枝 生鹿角 归尾 此旋覆花汤之变制也,去覆花之咸降,加鹿角之上升,方中惟有葱管通下,余俱辛散横行,则络中无处不到矣。 又 辛润通络,病愈廿日,因劳再发,至于上吐下闭,是关格难治矣,且痛势复来,姑与通阳。 阿魏丸四钱,分四服。 李(四六) 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久病当以缓攻,不致重损。 桃仁 归须 降香末 小茴 穿山甲 白蒺藜 片姜黄 煨木香 韭白汁法丸。 杨(三一) 由周身筋痛,绕至腹中,遂不食不便,病久入络,不易除根。 归身 川桂枝 茯苓 柏子仁 远志 青葱管 章 痛乃宿病,当治病发之由,今痹塞胀闷,食入不安,得频吐之余,疹形朗发,是陈腐积气胶结,因吐,经气宣通,仿仲景胸中懊憹例,用栀子豉汤主之。 又 胸中稍舒,腰腹如束,气隧有欲通之象,而血络仍然锢结,就形体畏寒怯冷,乃营卫之气失司,非阳微恶寒之比,议用宣络之法。 归须 降香 青葱管 郁金 新绛 柏子仁 黄 痛则气乱发热,头不痛,不渴饮,脉不浮,非外感也,暂用金铃散一剂。 金铃子 炒延胡 炒桃仁 桂圆 又 痛而重按少缓,是为络虚一则,气逆紊乱,但辛香破气忌进,宗仲景肝着之病,用金匮旋覆花汤法。 旋覆花 新绛 青葱管 桃仁 柏子霜 归尾 汪(妪) 脉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病入血络,经年延绵,更兼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卒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 归须 柏子仁 桂枝木 桃仁 生鹿角 片姜黄 朱 头巅至足,麻木刺痛,热炽。(阴分伏热) 滋肾丸。 张 初受寒湿,久则化热,深入阴分,必暮夜痛甚,医用和血驱风,焉能直入阴分,议东垣滋肾丸,搜其深藏伏邪。 肉桂(八钱忌见火) 黄柏(四两) 知母(四两) 俱盐水炒,水泛丸。 王 脉数而细,忽痛必热肿,且痛来迅速,思五行六气之流行,最速莫如火风,高年脂液久耗,人身之气,必左升右降,相火寄于肝龙火起于肾并从阴发越,本乎根蒂先亏,内乏藏纳之职司矣,每日服东垣滋肾丸三钱,秋石汤送,以泻阴中伏热。 许(二一) 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医当分经别络,肝肾下病,必留连及奇经八脉,不知此旨,宜乎无功。(肝肾奇经脉络不和) 鹿角霜 桑寄生 杞子 当归 沙苑 白薇 川石斛 生杜仲 范 病后精采未复,多言伤气,行走动筋,谓之劳复,当与甘温,和养气血,下焦痛,肝肾素虚也。(肝肾虚下焦痛) 人参 小茴香拌炒当归 沙苑蒺藜 茯神 炒杞子 菊花炭 徐评 此等议论,以为辨别精详,分毫无误,其实皆浮泛之谈,无病不可套去,而于此症真诠,全未梦得明之薛立斋张景岳,终身迷入此中,其说愈繁,而去道愈远,一派浮谈,而古昔圣贤治一病必有一主方,千变万化,不脱根本,此理遂消亡矣。 |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耳下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腰腿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