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燥
2015-12-10 22:11| 发布者: 青橄榄网络| 查看: 15| 评论: 0
某 脉右数大,议清气分中燥热。(气分热) 桑叶 杏仁 大沙参 象贝母 香豉 黑栀皮 卞 夏热秋燥致伤,都因阴分不足。(肺胃津液虚) 冬桑叶 玉竹 生甘草 白沙参 生扁豆 地骨皮 麦冬 花粉 某 燥火上郁,龈胀咽痛,当辛凉清上。(火郁上焦) 薄荷梗 连翘壳 生甘草 黑栀皮 桔梗 绿豆皮 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阳气过动,致五液皆涸而为燥,冬月无妨,夏月深处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阳过动伤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 陈 秋燥复伤,宿恙再发,未可补涩,姑与甘药养胃。(胃阴虚) 麦冬 玉竹 北沙参 生甘草 茯神 糯稻根须 某 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此为定评,今阳明胃腑之虚,因久病呕逆,投以辛耗破气,津液劫伤,胃气不主下行,致肠中传送失司,经云,六腑以通为补,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补工夫,岂徒理燥而已,议甘寒清补胃阴。 鲜生地 天冬 人参 甜梨肉 生白蜜 张 脉数虚,舌红口渴,上腭干涸,腹热不饥,此津液被劫,阴不上承,心下温温液液,用炙甘草汤,(热劫阴液) 炙甘草 阿胶 生地 麦冬 人参 麻仁 某(氏) 心中烦热,正值经来,而热渴不已,若清肺气大谬,用复脉法。 炙甘草 生地 阿胶 麦冬 枣仁 蔗浆 某 阳津阴液重伤,余热淹留不解,临晚潮热,舌色若赭,频饮救亢阳焚燎,究未能解渴,形脉俱虚,难投白虎,议以仲景复脉一法,为邪少虚多,使少阴厥阴二脏之阴少苏,冀得胃关复振,因左关尺空数不藏,非久延所宜耳。 人参 生地 阿胶 麦冬 炙草 桂枝 生姜 大枣 徐评 有因风而燥,当兼治风案中未备。 |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下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