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药类 查看内容

中药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籍 >> 中药类

新修本草

2015-11-17 22:02| 发布者: amtb| 查看: 303| 评论: 0



 <目录>卷第三
<
篇名>矾石
内容:味酸,寒,无毒。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除固热在骨髓
,去鼻中息肉。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歧伯云∶久服伤人骨。能使铁为铜。一名羽
KT
,一名羽泽。生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
甘草为之使,恶牡蛎。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
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
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
内质不变。《仙经》单饵之,
丹方亦用。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去坚骨齿,
诚为疑也。
〔谨案〕矾石有五
种∶青矾、白矾、黄矾、黑矾、绛矾,然白矾多入药用;青黑二矾,疗疳及诸疮;黄矾亦疗
疮生肉,兼染皮用之;其绛
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
瓜州。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滑石
内容:味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
,益精气,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久服轻身,耐饥,长年。一名液

无时。
石苇为之使,恶曾青。滑石色正白,《仙经》用之以为泥。又有冷石,小青黄,性并冷
利,
亦能熨油污衣物。今出湘州、始安郡诸处。初取软如泥,久渐坚强,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
,并散热人用之,不正入方药。赭阳县先属南阳,汉哀帝置,明《本经》所注郡县,必是后
汉时也。掖县属青州东莱,卷县属司州荣阳。
〔谨案〕此石所在皆有。岭南始安出者,白如
凝脂,极软滑。其出掖县者,理粗质青白黑点,惟可为器,不堪入药。齐州南山神通寺南谷
亦大有,色青白不佳,至于滑腻,犹胜掖县者。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紫石英
内容:味甘、辛,温,无毒。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
中久寒,散痈肿,令人悦泽。久服温中,轻身延年。生太山山谷,采无时。
长石为之使,得茯苓、人参、芍药共疗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共疗霍乱。畏扁青、附
子,不欲 甲、黄连、麦句
姜。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无根。又有青绵
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
有林邑石,腹里必有一物如眼。吴兴石四面才有紫色,无光泽。会稽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
先时并杂用,今丸散家采
择,惟太山最胜,余处者,可作丸酒饵。《仙经》不正用,而为俗方所重也。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白石英
内容:味甘、辛,微温,无毒。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
,疗肺痿,下气,利小便,补五脏,通日月光。久服轻身长年,耐寒热。生华阴山谷,及太
山,大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其黄端白棱名黄石英;赤端名赤石英;青
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石英。二月采,亦无时。
恶马目毒公。今医家用新安所出,极细长白澈者;寿阳八公山多大者,不正用之。《仙
经》大小并有用,惟须精白无
瑕杂者。如此说,则大者为佳。其四色英,今不复用。
〔谨案〕白
虢州、洛州山中俱出虢州者大,
径三、四寸,长五、六寸。今通以泽州者为胜也。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内容:味甘,平。主黄胆,泄痢,肠 ,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

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
味酸,平,无毒。主养肝胆
气,明目,疗黄胆,泄痢,肠 ,女子带下百病,及疽痔,恶疮。久服补髓,益气,不饥,
延年。生齐区山及海崖,采
无时。赤石脂,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 ,下痢
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
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射阳、及太山之阴,采无时。
恶大黄,畏芫花。
〔谨案〕此石济南太山不闻出者,今虢州卢氏县、泽州陵川县及慈州
吕乡县并有,色理鲜腻,宜州
诸山亦有。此五石脂中,又有石骨,似骨,如玉坚润,服之力胜钟乳。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黄石脂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养脾气,安五脏,调中,大人小儿泄痢肠 ,下脓血,去白虫,除
黄胆,痈疽虫。久服轻
身延年。生嵩高山,色如莺雏,采无时。
曾青为之使,恶细莘,畏蜚蠊。
白石脂,味甘、酸、平,无毒。主养肺气,浓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
痛下水,小肠 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排痈疽疮痔。久服安心,不
饥,轻身,长年。生太山之阴,采无时。
得浓朴并米汁饮,止便脓。燕屎为之使,恶松脂,畏黄芩。
〔谨案〕白石脂,今出慈州诸山,胜于余处者。太山左侧,不闻有之。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黑石脂
内容:味咸,平,无毒。主养肾气,强阴,主阴蚀疮,止肠 泄痢,疗口疮咽痛。久服益
气,不饥,延年。一名石涅,一名石墨。出颖川阳城,采无时。
此五石脂如《本经》,疗体亦相似。《别录》各条,所以具载,今俗用赤石、白石二脂尔。
《仙经》亦用白石脂,以涂丹釜。好者出吴郡,犹与赤石脂同源。赤石脂多赤而色好,惟可
断下,不入五石散用。好者亦出武陵、建平、义阳。今五石散皆用义阳者,出 县界东八十
里,状如豚脑,色鲜红可爱,随采随复而生,不能断痢,而不用之。余三色脂有,而无正有
,黑石脂乃可画用尔。
〔谨案〕义阳即申州也,所出者,名桃花石,非五色脂,色如桃花,
久服肥人。土人亦以疗下利,旧出苏州余杭山大有,今不收采尔。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太一禹余粮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肢节不利,大饱
绝力身重。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一名石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
杜仲为之使,畏贝母、菖蒲、铁落。今人惟总呼为太一禹余粮,自专是禹余粮尔,无复
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似,
《仙经》多用之,四镇丸亦总名太一禹余粮。
〔谨案〕太一余粮及禹余
初在壳中未凝结者,犹是黄水,名石中黄子。久凝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变
赤,因赤渐紫,自赤及紫,
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余粮。今太山不见采得者,会稽、王屋、泽、潞州诸山皆有之。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石中黄子
内容: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此属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
。出余粮处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黄子,非也。(新附)

<
目录>卷第三
<
篇名>禹余粮
内容:味甘,寒、平,无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疗小腹
痛结烦疼。练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一名白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

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沙者为佳。近年茅山凿
地大得之,极精好,乃有紫
华靡靡。《仙经》服食用之。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 ,根作块有节,似菝 而
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
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
者,即是太一也。张华云∶
池多蓼者,
必有余粮,今庐江间便是也。适有人于铜官采空青于石坎,大得黄赤色石,极似今之余粮,
而色过赤好,疑此是太一也。彼人呼为雌黄,试涂物,正如雄黄色尔。
〔谨案〕陶云∶“黄
赤色石,疑是太一。”既无壳裹,未是余粮,疑谓太一,殊非的称。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金屑
内容:味辛,平,有毒。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除邪毒瓦斯,服之神仙。生益州,采
无时。
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及建晋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辟恶
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建、
晋亦有金沙,出石中,烧熔鼓铸为埚,虽被火亦未熟,犹须更炼。又高丽、扶南及西域外国
成器,金皆炼熟可服。《仙经》
KT 、蜜及猪肪、牡荆、酒辈炼饵柔软,服之神仙。亦以合水银作丹砂外,医方都无用,
当是犹虑其毒害故也。《仙
方》名金为太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银屑
内容:味辛,平,有毒。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生永昌,
采无时。
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是生石中耳。炼饵法亦相似。今医方合镇心丸用之,不可
正服尔。为屑当以水银磨令
消也。永昌本属益州。今属宁州,绝远不复宾附。《仙经》又有服炼法,此当无正主疗,故
不为《本草》所载。古者名金
为黄金,银为白金,铜为赤金。今铜有生熟,炼熟者柔赤,而《本经》无用。今铜青及大钱
皆入方用,并是生铜,应在
下品之例也。
〔谨案〕银之与金,生不同处,金又兼出水中。方家用银屑,当取见成银薄,
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
研为粉,烧出水银,淘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已乃磨取屑耳。且银所在皆有,
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锡
秽为劣。高丽作帖者,云非银矿所出,然色
为器辟恶,乃为瑞物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水银
内容:味辛,寒,有毒。主疥瘙,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虫虱、堕胎、除热。以傅男子阴,
阴消无气。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一名汞。生符陵平土,出于丹
砂。
畏磁石。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地,皆青白色,
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
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还复为丹,事
出《仙经》。酒和日曝,服之
长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
〔谨案〕水银出于朱砂,皆因
热气,未闻朱砂腹中自出之者。
火烧飞取,人皆解法。南人又蒸取之,得水银少于火烧,而朱砂不损,但色少变黑耳。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雄黄
内容: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 ,恶疮,疽痔,死肌。疗疥石,KT

,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
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肿,胜五兵,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
、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
。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采无时。
炼服雄黄法,皆在《仙经》中,以铜为金,亦出《黄白术》中。晋末以来,氐羌中纷扰,

三、五两,其价如金。合丸皆用石门、始兴石黄之好者尔。始以齐初凉州平市微有所得,将
至都下,余最先见于使人陈
典签处,捡获见十余片,伊芳辈不识此物是何等,见有KT 挟雌黄,或谓是丹砂,五禾语并
更属觅,于是渐渐而来,好者
作鸡冠色,不
臭而坚实。若点黑及虚软者不好也。武都、氐羌是为仇池。宕昌亦有,与仇池正同而小劣。
敦煌在凉州西数千里,所出者未尝得来,江东不知,当复云何?此药最要,无所不入也。〔
谨案〕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食石。而石门者最为劣耳,宕昌、武都者为佳
,块方数寸,明澈如鸡冠,或以为枕,服之辟恶。其青黑坚者,不入药用。若火烧飞之而精
小,疗疮疥猥用亦无嫌。又云恶者名熏黄,用熏疗疮疥,故名之,无别熏黄也。贞观年中,
以宕州新出,有得方数尺者,但重脆,不可全致之耳。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雌黄
内容: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
蚀鼻中息肉,下部KT 疮,身面白驳,散皮肤死肌,及恍惚邪气,杀蜂蛇毒。炼之,久服

身、增年、不老,令人脑满。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
采无时。
今雌黄出武都仇池者,谓为武都仇池黄,色小赤。出扶南林邑者,谓昆仑黄,色如金,
而似云母甲错,画家所重。
依此言,既有雌雄之名,又同山之阴阳,于合药盒饭以武都为胜,用
《仙经》无单服法,唯以合丹
砂、雄黄共飞炼为丹耳。金精是雌黄,
铜精是空青,而服空青反胜于雌黄,其意难了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殷孽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 ,症瘕,结气。脚冷疼弱。一名姜
石,钟乳根也。生赵国山谷,又梁山及南海,采无时。
恶术、防己。赵国属冀州,此即今人所呼孔公孽,大如牛羊角,长一、二尺左右,亦出
始兴。
〔谨案〕此即石堂下孔
公孽根也,盘结如姜,故名姜石。俗人乃以孔公孽为之,误矣。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孔公孽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疽 痔,利九窍,下乳汁。疗男子阴
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恒欲眠睡。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黄色。生梁山山谷。
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梁山属冯翊郡,此即今钟乳床也,亦出始兴,皆大块折破之。凡
钟乳之类,三种同一体,从
石室上汁溜积久盘结者,为钟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长小 者,为殷孽,今人呼为孔
公孽。殷孽复溜,轻好者为
钟乳。虽同一类,而疗体为异,贵贱悬殊。此二孽不堪丸散,人皆捣末酒渍饮之,疗脚弱。
其前诸疗,恐宜水煮为汤也。
案今三种同根
〔谨案〕此孽次于钟乳,如牛羊角者,
中尚孔通,故名通石。《本
经》误以为殷孽之根,陶依《本经》以为今人之误,其实是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石脑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风寒虚损,腰脚疼痹,安五脏,益气。一名石饴饼。生名山土石
中,采无时。
此石亦钟乳之类,形如曾青而白色黑斑,软脆易破,今茅山东及西平山并有,凿土堪取
之。俗方不见用,《仙经》有
刘君导仙散用之。又真诰云∶李整采服,疗风痹虚损,而得长生也。
〔谨案〕隋时有化公者,
所服亦名石脑,出徐州宗里
山,初在烂石中,入土一丈以下得之,大如鸡卵,或如枣许,触着即散如面,黄白色,土人
号为握雪 石,云服之长生。
与李整相会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石硫黄
内容:味酸,温、大热,有毒。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疗心腹积聚
,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KT 疮,止血,杀疥虫。

化金银铜铁奇物。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矾石液也。
东海郡属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出扶南林邑,色如鹅子初出壳,名昆仑黄。次出
外国,从蜀中来,色深而煌
煌。俗方用之疗脚弱及痼冷甚良。《仙经》颇用之。所化奇物,并是《黄白术》及合丹法。
此云矾石液,今南方则无矾石,
恐不必尔。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阳起石
内容:味咸,微温,无毒。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无子,阴
阳痿不合,补不足。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久服不饥,令人有子。一
名白石,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齐山山谷及琅 或云山、阳起山,采无时。
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蛇脱皮,畏菟丝子。此所出即与云母同,而甚似
云母,但浓实耳。今用乃出
益州,与矾石同处,色小黄黑即矾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希。《仙经》亦服之。
〔谨
案〕此石以白色、肌理似阴孽、
仍夹带云母绿润者为良,故《本经
黑者为云胆,又名地涿,服
之损人,黑阳起石必为恶矣。《经》言生齐山,齐山在齐州历城西北五六里,采访无阳起石,
阳起石乃在齐山西北六七里
卢山出之。《本经》云∶或云山,云、卢字讹矣。今太山、沂州唯有黑者,其白者独出齐州
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凝水石
内容: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烂,烦满,水
饮之。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少腹痹。久服不饥。一名白水
石,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色如云母,可析者良,盐之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
邯郸。
解巴豆毒,畏地榆。常山即恒山,属并州。中水县属河间郡。邯郸即是赵郡,并属冀州
城。此处地皆咸卤,故云盐
精,而碎之亦似朴硝也。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为冰者佳。
〔谨案
横理,以横理色清明者为佳。
或云纵理为寒水石,横理为凝水石。
今出同州韩城,色青黄,理如云母为良;出澄城者,斜理文色白为劣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石膏
内容:味辛、甘,微寒、大寒,无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
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
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
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
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
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虚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不及彼土。《仙
经》不须此。
〔谨案〕石膏、
方解石大体相似,而以未破者为异。

大者如升,小者若拳,或在
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随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人以此为石膏,疗风去热
虽同,解肌发汗不如真者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磁石
内容:味辛、咸,寒,无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 ,除大热,烦
满及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 ,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
水饮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处石。生大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铁者则生其阳,采
无时。
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
连三、四、五为佳,杀铁物
毒,消金。《仙经》、《丹方》、《黄白术》中多用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玄石
内容:味咸,温,无毒。主大人小儿惊痫,女子绝孕,少腹寒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
子。一名玄水石,一名处石。生太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玄者雄。
恶松脂、柏子、菌桂。《本经》磁石,一名玄石。《别录》各一种。今案其一名处石,名
既同,疗体又相似,而寒温
铜铁及畏恶有异。俗中既不复用,无识其形者,不知与磁石相类否?
〔谨案〕此物,铁液也,
但不能拾针,疗体如《经方》,
劣于磁石。磁石中有细孔,孔中
黄赤色,初破好者,能连十针,一斤铁刀亦被回转。其无孔,光泽纯黑者,玄石也,不能悬
针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理石
内容: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
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
滑石为之使,畏麻黄。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希,《仙经》时须,
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
制石,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
〔谨案〕此石夹两石间如石
脉,打用之,或在土中重叠而生。皮黄赤,肉白,作针理文,全不似石膏。汉中人取酒浸
服,疗癖,令人肥悦。市人或刮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当 石,并是假伪。今卢山亦无此
物,见出襄州西泛水侧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长石
内容:味辛、苦,寒,无毒。主身热,胃中结气,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
眇,去三虫,杀蛊毒。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久服不饥。一名方石,一名土石,
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子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长子县属上党郡,临淄县属青州。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也。
〔谨案〕此石状同石
膏而浓大,纵理而长,文似马
齿,今均州辽 山有之,土人以为理石者,是长石也。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肤青
内容:味辛、咸,平,无毒。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疮。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
,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之。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铁落
内容:味辛、甘,平,无毒。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除胸膈中热气,食不
下,心烦,去黑子。一名铁液,可以染皂。生牧羊平泽及 城、或析城,采无时。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
内容:主坚肌耐痛。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生铁
内容:微寒。主疗下部及脱肛。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钢铁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金创,烦满热中,胸隔中气塞,食不化。一名跳铁。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铁精
内容:平,微温。主明目,化铜。疗惊悸,定心气,小儿风痫,阴溃,脱肛。
铁落,是染皂铁浆。生铁,是不破 、枪、釜之类。钢铁,是杂炼生镰,作刀、 者。

轻者为佳,亦以摩莹铜器用也。
〔谨案〕单言铁者,镰铁也。铁落是锻家烧铁赤沸,砧上锻
之,皮甲落者也。甲乙子卷阳
厥条言之,夫诸铁疗病,并不入丸散,皆煮取浆用之。若以浆为铁落,钢生之汁,复谓何等?
落是铁皮,落液黑于余铁。
陶谓可以染皂,云是铁浆,误矣。又铁屑炒使极热,投酒中饮酒,疗贼风痉。又裹以熨腋,
疗狐臭有验。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光明盐
内容:味咸、甘,平,无毒。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眵泪。生盐州五原,盐池下凿取
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澈。一名石盐。(新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绿盐
内容:味咸、苦、辛,平,无毒。主目赤泪出,肤翳眵暗。
云以光明盐、 沙、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真者,出焉耆国,水中石下取之,状若
扁青、空青,为眼药之要。(新
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密陀僧
内容:味咸、辛,平,有小毒。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 ,面膏药用之。
形似黄龙齿而坚重,亦有白色者,作理石文,出波斯国。一名没多僧,并胡言也。(新
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紫矿麒麟竭
内容:味甘、咸,平,有小毒。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
肉。与麒麟竭二物大同小异。
紫色如胶,作赤 皮及宝钿,用为假色,亦以胶宝物。云蚁于海畔树藤皮中为之。紫矿
树名渴 ,麒麟竭树名渴留,
喻如蜂造蜜,研取用之。《吴录》谓之赤胶者。(新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桃花石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大肠中冷脓血利。久服令人肌热能食。
出申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舐之不着舌者为真。(新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珊瑚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生南海。
似玉红润,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新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石花
内容: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主腰脚风冷,与殷孽同。一名乳花。
三月、九月采之。乳水滴水上,散如霜雪者。出乳穴堂中水内。(新附)

<
目录>卷第四
<
篇名>石床
内容: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与殷孽同。一名同石、一名乳床、一名逆石。
陶云孔公孽,即乳床,非也。二孽在上,床、花在下,性体虽同,上下有别。钟乳水滴
下凝积,生如笋状,渐长,
久与上乳相接为柱也。出钟乳堂中,采无时。(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青琅
内容:味辛,平,无毒。主身痒,火疮,痈伤,白秃,疥瘙,死肌。浸淫在皮肤中。煮
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
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此即《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黄环乃是草,苟
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
亦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唯以疗手足逆胪目。化丹之事,
未的见其术。
〔谨案〕琅 ,
乃有数种色,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且琅 五色,其以青者入药为胜,今出 州以西乌白
蛮中及于阗国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
内容:味辛、甘,大热、生温、熟寒,有毒。主寒热,鼠 ,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
邪气,除热。明目,下气,除隔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
久服令人筋挛。火炼百日,服一刀圭。不炼服,则杀人及百兽。一名青分石,一名立制石,
一名固羊石,一名白 石,一名大白石,一名泽乳,一名食盐,生汉中山谷及少室,采无时

得火良,棘针为之使,恶毒公、 矢、虎掌、细辛,畏水也。今蜀汉亦有,而好者出南
康南野溪,及彭城界中、洛
阳城南堑,常取少室。生 石内水中,令水不冰,如此则生亦大热。今以黄土泥苞,炭火烧
之,一日一夕则解碎,可用,
疗冷结为良。丹方及黄白术皆多用此,善能柔金。又湘东新宁县及零陵皆有白 石。
〔谨案〕
此石能拒火,久烧但解散,
不可夺其坚。今市人乃取洁白细理石当之,烧即为灰,非也。此药攻击积聚痼冷之病为良,
若以余物代之,疗病无效,
正为此也。今汉川武当西辽 名 石谷,此即是其真出处。少室亦有,粒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特生石
内容:味甘,温,有毒。主明目,利耳,腹内绝寒,破坚结及鼠 ,杀百虫恶兽。久
服延年,一名苍 石,一名 石,一名鼠毒。生西城,采无时。
火炼之良,畏水。旧云鹳巢中者最佳,鹳恒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热。今不可得。唯用
出汉中者,其外形紫赤色,
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大散方》云∶出荆州新城郡防陵县,练白色为好。
用之亦先以黄土包烧之一日,
亦可内斧孔中烧之,合玉壶诸丸多用此。《仙经》不云特生,则止是前白 石耳。
〔谨案〕陶
所说特生,云中如齿臼形者
是。今出
石粒细若粟米耳。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握雪石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痼冷,积聚,轻身,延年。多服令人热。
出徐州西宗里山。入土丈余,生烂土石间,黄白色,细软如面。一名花公石,一名石脑,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方解石
内容:味苦、辛,大寒,无毒。主胸中留热、结气,黄胆,通血脉,去蛊毒。一名黄石
。生方山,采无时。
恶巴豆。案《本经》长石一名方石,疗体亦相似,疑是此也。
〔谨案〕此石性冷,疗热
不减石膏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苍石
内容:味甘,平,有毒。主寒热,下气, 蚀,杀飞禽鼠。生西城,采无时。
俗中不复用。莫识其状。
〔谨案〕特生 石,一名苍 石。而梁州时生,亦有青者。今
防陵、汉川与白 石同处,有
色青者,并毒杀禽兽,与 石同。汉中人亦取以毒鼠,不入方用。此石出梁州、均州、房州,
与二 石同处,特生、苍
石并生西城,在汉川金州是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土殷孽
内容:味咸,无毒。主妇人阴蚀,大热,干痂。生高山崖上之阴,色白如脂,采无时。
此犹似钟乳、孔公孽之类,故亦有孽名,但在崖上耳,今时有之,但不复采用耳。
〔谨
案〕此即土乳是也。出渭州鄣
县三交驿西北坡平地土窟中,见有六十余坎昔人采处。土人云∶服
陶及《本经》俱云在崖上,
此说非也。今渭州不复采用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代赭
内容:味苦、甘,寒,无毒。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一名须
丸出姑幕者名须丸,出代郡
者名代赭,一名血师。生齐国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采无时。
畏天雄。旧说云是代郡城门下土。江东久绝,顷魏国所献,犹是彼间赤土耳,非复真物,
此于俗用乃疏,而为丹方
之要,并与戎盐、卤咸皆是急须。
〔谨案〕此石多从代州来,云山中采得,非城门下土,又
言生齐代山谷。今齐州亭山出
赤石,其色有赤红青者。其赤者,亦如鸡冠,且润泽,土人唯采以丹楹柱,而紫色且暗,此
物与代州出者相似,古来用
之。今灵州鸣沙县界河北,平地掘深四、五尺得者,皮上赤滑,中紫如鸡肝,大胜齐、代所
出者。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卤咸
内容:味苦、咸,寒,无毒。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及吐下蛊毒,柔肌肤。去五脏肠胃
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
呕逆,喘满,明目,目痛。生河东盐池。
云是煎盐釜下凝滓。
〔谨案〕卤咸即生河东,河东盐不釜煎,明非凝滓也。此是碱土名
卤咸,今人熟皮用之,字作古
陷反,斯则于碱地掘取之。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大盐
内容:令人吐。生邯郸及河东池泽。味甘、咸,寒,无毒。主肠胃结热,喘逆,吐胸中病。
漏芦为之使。
〔谨案〕大盐即河东印盐也,人之常食者,是形粗于末盐,故以大别之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戎盐
内容: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虫。味咸,寒,无毒。疗心腹痛,溺血,吐血,齿
舌血出。一名胡盐,生胡盐
山,及西羌北地,及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今俗中不复见卤咸,唯魏国所献虏盐,即是河东大盐,形如结冰圆强,味咸、苦,夏月
小润液。虏中盐乃有九种∶
白盐,食盐,常食者;黑盐,疗腹胀气满;胡盐,疗耳聋目痛;柔盐,疗马脊疮;又有赤盐、
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
并不入食。马齿即大盐,黑盐疑是卤咸,柔盐疑是戎盐,而此戎盐又名胡盐,兼疗眼痛,二、
三相乱。今戎盐虏中甚有,
从凉州来,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从敦煌来,亦得之,自是希少尔。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
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
不甚咸,口尝气臭,正如 鸡子臭者言是真。又河南盐池泥中,自有凝盐如石片,打破皆方,
青黑色,善疗马脊疮,又
疑此或者。盐虽多种,而戎盐、卤咸最为要用。又巴东朐 县北岸有盐井,盐水自凝生粥子
盐,方一、二寸,中央突张
如伞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李云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凝着石取之。
北海者青,南海者紫
又云卤咸即是人煮盐釜底凝强盐滓,如此二说并未详。
〔谨案〕陶称卤咸,疑是黑盐,此是
咸土,议如前说,其戎盐即胡
盐。沙州名为秃登盐,廊州名为阴土盐,生河岸山坡之阴土石间,块大小不常,坚白似石,
烧之不鸣 者。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白垩
内容:味苦、辛,温,无毒。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痢。
不可久服,伤五脏,令人
羸瘦。一名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
此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俗方亦希,《仙经》不须也。
〔谨案〕胡居士言,始兴小桂县
晋阳乡有白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铅丹
内容:味辛,微寒。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
溢血。练化还成九光,久服
通神明。生蜀郡平泽。一名铅华,生于铅。
即今熬铅所作黄丹画用者,俗方亦希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此。云化成九光者,当
谓九光
炼法。
〔谨案〕丹、白二粉俱炒锡作,今经称铅丹,陶云熬铅,俱误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粉锡
内容:味辛,寒,无毒。主伏尸毒螫,杀三虫。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一名解锡。
即今化铅所作胡粉也。其有金色者,疗尸虫弥良,而谓之粉锡,事与经乖。
〔谨案〕铅丹
、胡粉,实用锡造。陶今又言化铅作之,经云粉锡,亦为深误。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锡铜镜鼻
内容:主女子血闭,症瘕,伏肠,绝孕,及伏尸邪气。生桂阳山谷。
此物与胡粉异类,而今共条。当以其非正成具一药,故以附见锡品中也。古无纯以铜作
镜者,皆用锡杂之。《别录》
用铜镜鼻,即是今破古铜镜鼻尔,用之当烧令赤内酒中饮之。若置醯中出入百过,亦可捣也。
铅与锡,《本经》云生桂阳。
今乃出临贺,临贺犹是分桂阳所置。铅与锡虽相似,而入用大异。
〔谨案〕临贺出者名铅,
一名白 ,唯此一处资天下用。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铜弩牙
内容:主妇人产难,血闭,月水不通,阴阳隔塞。
此即今人所用射者耳,取烧赤内酒中,饮汁,亦以渗之,得古者弥胜,制镂多巧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金牙
内容:味咸,无毒。主鬼疰、毒蛊、诸疰。生蜀郡,如金色者良。
今出蜀汉,似粗金,而大小方皆如棋子。又有铜牙亦相似,但色黑,内色小浅,不入药
用。金牙唯以合酒、散及五
疰丸,余方不甚须此也。
〔谨案〕金牙离本处入土水中,久皆色黑,不可谓之铜牙也。此出
汉中,金牙湍湍两岸入石间,
打出者,内则金色,岸崩入水,年久者皆黑。近南山溪谷茂州、维州,亦有胜于汉中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锻石
内容:味辛,温。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疗
髓骨疽。一名恶灰,一名希
灰。生中山川谷。
中山属代郡。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
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
疗金疮亦甚良。俗名石垩
差也。
〔谨案〕《别录》
人用疗金疮、止血大效。若五月五日采蘩蒌、葛叶、鹿活草、槲叶、地黄叶、芍药叶、苍耳
叶、青蒿叶,合锻石捣,为
团如鸡卵,曝干末之,疗诸疮生肌极神验。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冬灰
内容:味辛,微温。主黑子、云疣、息肉、疽蚀,疥瘙。一名藜灰。生方谷川泽。
此即今浣衣黄灰耳,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烈,又荻灰尤烈。欲消黑痣疣赘,取此三
种灰水和蒸以点之即去,不
可广用,烂人皮肉。
〔谨案〕桑薪灰,最入药用,疗黑子疣赘功胜冬灰。用煮小豆,大下水
肿。然冬灰本是藜灰,余草不
真。又有青蒿灰,烧蒿作之。柃灰,烧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锻灶灰
内容:主症瘕坚积,去邪恶气。
此即今锻铁灶中灰尔,兼得铁力。以疗暴症水有效。
〔谨案〕二车丸用之。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伏龙肝
内容: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
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取捣筛合葫涂痈甚效。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亦迂隐其
名耳。今人又用广州盐碱屑,
以疗漏血瘀血,亦是近月之土,兼得火烧义也。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东壁土
内容:主下部KT 疮,脱肛。
此屋之东壁上土耳,当取东壁之东边,谓恒先见日光,刮取用之。亦疗小儿风齐,又可
除油污衣书,胜锻石、滑石。
〔谨案〕此土摩干、湿二癣,极有效。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
内容:味咸、苦、辛,温,有毒。不宜多服。主积聚,破结血,烂胎,止痛,下气,疗咳嗽宿
冷,去
可为焊药。出西戎,形如朴硝,光净者良。驴马药亦用之。(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胡桐泪
内容:味咸、苦,大寒,无毒。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又主牛马急黄,马黑
汗,水研二、三两,灌之,
立瘥。又为金银焊药。出肃州川西平泽及山谷中,形似黄矾而坚实,有夹烂木者,云是胡桐
树滋,沦入土,石碱卤地作
之。其树高硕,皮叶似白杨、青桐、桑辈,故名胡桐。木堪器用,一名胡桐律。律、泪声讹
也。西域传云∶胡桐似桑而
曲。(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姜石
内容:味咸,寒,无毒。主热豌豆疮、丁毒等肿。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
所在有之,以烂不碜者好,
齐州历城东者良。(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赤铜屑
内容:以醋和如麦饭,袋盛,先刺腋下脉去血,封之,攻腋臭神效。又熬使极热,投酒中,服
五合,日三,主贼风反折。
又烧赤铜五斤,内酒二斗中百遍,服同前,主贼风甚验。(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铜矿石
内容:味酸,寒,有小毒。主疔肿恶疮,马驴脊疮、臭腋、石上水磨取汁涂臭腋,其疔肿末之,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白瓷屑
内容:平,无毒。主妇人带下、白崩,止呕吐逆,破血,止血。水磨,涂疮灭瘢。广州者良,
余皆不如。(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乌古瓦
内容:寒,无毒。以水煮及渍汁饮,止消渴。取屋上年久者良。(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石燕
内容:以水煮汁饮之。主淋有效,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主产难立验。出零陵。
俗云因雷雨则从石穴中出,随雨飞坠者,妄也。永州祁阳县西北百一十五里土冈上,掘
深丈余取之。形似蚶而小,
坚重如石也。(新附)

<
目录>卷第五
<
篇名>梁上尘
内容:主腹痛,噎,中恶,鼻衄,小儿软疮。(新附)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青芝
内容: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生
太山。
〔谨案〕不忘强志。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赤芝
内容: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
丹芝。生霍山。
南岳本是衡山,汉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则应生衡山也。
〔谨案〕安心神。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黄芝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
芝。生嵩山。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白芝
内容: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
年神仙。一名玉芝。生华山。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黑芝
内容: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
芝。生恒山。
〔谨案〕五芝,《经》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方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
岳。且芝多黄白,稀有黑青者,
然紫芝最多,非五芝类。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

<
目录>卷第六
<
篇名>紫芝
内容: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
仙。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
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
薯蓣为之使,得发良,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恶恒山,畏扁青、茵陈蒿。案
郡县无高夏名,恐是山名尔。
此六芝皆仙草之类,俗所稀见,族种甚多,形色环异,并载《芝草
此是朽树木株上所生,状如
木,名为紫芝,盖止疗痔,而不宜以合诸补丸药也。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
故皆不云服法也。

上一篇:本草经集注5下一篇: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