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中药类 查看内容

中药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籍 >> 中药类

新修本草

2015-11-17 22:02| 发布者: amtb| 查看: 299| 评论: 0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杜仲
内容:味辛、甘,平、温,无毒。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
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
践地,久服轻身能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
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
畏蛇蜕皮、玄参。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
状如浓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用之薄削去上甲皮横理,切令丝断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枫香脂
内容:一名白胶香,味辛、苦,平,无毒。
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其树皮,味辛,平,有小毒,主水肿,下水气,煮汁用之。
所在大山皆有。
树高硕,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五月斫树为坎,十一月采脂。(新附)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干漆
内容:味辛,温,无毒、有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
痹,疗咳嗽,消瘀血,痞结,
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能老。生汉中川谷。夏至后采,
干之。
半夏为之使,畏鸡子,今又忌油脂。今梁州漆最胜,益州亦有,广州漆性急易燥。其诸
处漆桶上盖裹,自然有干者,
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生漆毒烈,人以鸡子白和服之,去虫。犹有啮肠胃者,畏漆人乃
致死。外气亦能使身肉疮肿,
自别有疗法。仙方用蟹消之为水,炼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蔓荆实
内容:味苦、辛,微寒,平、温,无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
去白虫、长虫。主风头痛,
脑鸣,目泪出。益气,久服轻身能老。令人光泽,脂致,长须发。小
恶乌头、石膏。小荆即应是牡荆,牡荆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为小荆,恐或以树形为言。
复不知蔓荆树若高硕耳。
〔谨
案〕此荆子,今人呼为牡荆子者是也。其蔓荆子大,故呼牡荆子为小荆;实亦等者,言其功
舆蔓荆同也。蔓荆苗蔓生,
故名蔓荆。生水滨,叶似杏叶而细,茎
子为牡荆子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牡荆实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生河间南阳宛朐山谷,或
平寿、都乡高堤岸上,牡荆
生田野。八月、九月采实,阴干。
得术、柏实、青葙共疗头风,防风为之使,恶石膏。河间、宛朐、平寿并在北,南阳在
西,论蔓荆,即应是今作杖
棰之荆,而复非见。其子殊细,正如小麻子,色青黄。荆子实小大
如乌豆大,正圆黑,仙术
多用牡荆,今人都无识之者。李当之《药录》乃注溲疏下云∶溲疏一名阳胪,一名牡荆,一
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有
节。子似枸杞子,赤色,味甘、苦,冬月熟,俗乃无识者。当此实是真,非人篱域阳胪也。
案如此说,溲
都不同,其形类乖异,恐乖实理。而仙方用牡荆,云能通神见鬼,非唯其实,
乃枝叶并好。又云有荆树,必枝枝相对,此是牡荆,有不对者,既非牡荆。既为父,则不应
有子。如此,并莫详虚实,须更博访,乃详之耳。
〔谨案〕此即作棰杖荆,是也。实细,

黑色,茎劲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之为牡,非无实之谓也。案《汉书·郊祀志》,以牡荆茎
为幡竿,此明则蔓不堪为竿。今所在皆有,此荆非《本经》所载。案今生出乃是蔓荆,将以
附此条后,陶为误矣。《别录》云∶荆叶,味苦,平,无毒。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
下部疮湿KT 。薄脚,主香港脚肿满。其根,味甘、苦,平,无毒。水煮服,主心风、头风、

体诸风,解肌发汗。有青赤二种,赤者为佳。出《类聚方》,今医相承,多以牡荆为蔓荆,
此极误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女贞实
内容:味苦、甘,平,无毒。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武
陵川谷。立冬采。
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与秦皮为表里,其树以冬生而可爱,诸处时有。《仙经》

服食之,俗方不复用,市人亦无识之者。
〔谨案〕女贞叶,似枸骨及冬青树等,其实九月熟
黑,似牛李子。陶云与秦皮为表里,误矣。然秦皮叶细冬枯,女真叶大冬茂,殊非类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桑上寄生
内容: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主
金创,去痹,女子崩中,内
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一名
葛,生弘农川谷桑树上。三
月三日采茎、叶、阴干。
桑上者,名桑上寄生耳。诗人云∶施于松上,方家亦有用杨上、枫上者,则各随其树名
之,形类犹是一般,但根津
所因处为异。法生树枝间,寄根在枝节之内,叶圆青赤,浓泽易折,旁
四月华白,五月实赤,大如
小豆。今处处皆有,以出彭城为胜。俗人呼皆为续断用之。案《本经》续断别在上品药,所
主疗不同,岂只是一物,市
人使混乱无复能甄识之者。服食方云是桑 ,与此说又为不同耳。
〔谨案〕寄生槲、榉柳、
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
小枣子,唯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如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而浓肌,茎粗短,
江南人相承用为续断,殊不
相关。且寄生实,九月始熟而黄,今称五月实赤,大如小豆,此是陶未见之。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蕤核
内容:味甘,温、微寒,无毒。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痛赤伤泪出。疗目肿 烂, 鼻,破

益气不饥。生函谷川谷及巴西。月采实。
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桃核,今人皆合壳
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
之。医方唯以疗眼,《仙经》以合守中丸也。
〔谨案〕采字如此作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五加
内容:味辛、苦,温、微寒,无毒。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 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
身耐老。一名豺漆,一名豺
节。五叶者良。生汉中及宛朐。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
远志为之使,畏蛇脱皮、玄参。今近道处处有,东间弥多,四叶者亦好,煮根茎酿酒,
至益人,道家用此作灰,亦
以煮石与地榆,并有秘法。加字或作家字者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
内容:微温。悉疗风水毒肿,去恶气。薰陆、
风瘾
此六种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复入药,唯疗恶核毒肿,道方颇有用处。詹糖出晋安岑州,
上真淳泽者难得,多以其
皮及柘虫屎杂之,唯轻者为佳,其余无甚真伪,而有精粗耳。外国用波津香明目。白檀消风
肿。其青木香别在上品。
〔谨
案〕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笺香等,同是一树,叶似橘叶,花白,子似槟榔,大如桑椹,
紫色而味辛。树皮青色,
木似榉柳。
薰陆香,形似白胶,出天竺、单于国。鸡舌香,树叶及皮并似粟,花如梅花,子似枣核,此
雌树也,不入香用。其雄树虽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出昆仑及交、爱以南。詹糖树似
橘,煎枝叶为香,似沙糖而黑,出交、广以南。又有丁香根,味辛,温,主风毒诸肿。此别
一种树,叶似栎,高数丈,凌冬不凋,唯根堪疗风热毒肿,不入心腹之用,非鸡舌也。詹糖
香,疗恶疮,去恶气,生晋安。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柏木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黄胆,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
蚀疮。疗惊气在皮间,肌肤
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一名檀桓。根,名檀桓,主
渴。久服轻身,延年通神。
生汉中山谷及永昌。
恶干漆。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浓重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
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种
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柏,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至多刺,皮亦黄,亦
主口疮。
〔谨案〕子柏,
一名山石榴,子似女贞,皮白不黄,亦名小柏,所在皆有。今云皮黄,恐谬矣。案今俗用子
柏,皆多刺小树,名刺柏,
非小柏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辛荑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五脏身体寒风,风头,脑痛,面 ,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
出,疗面肿引齿痛眩,冒,
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能老。可作膏药,
用之去中心及外毛,毛射
人肺,令人咳。一名辛矧,一名喉桃,
一名房木。生汉中川谷。九月采实,曝干。
芎 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今出丹阳近道,形如桃子,

所呼辛荑者也。
〔谨案〕此是树花未开时收之,正月、二月好采。
今见用者,是其言九月采实者,恐误。其树大,连合抱高数仞,叶大于柿叶,所在皆有。实
臭,不任药也。方云去毛,用其心,然难得,而滋人面。此用花开者易得,而且香。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木兰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身有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 、酒 ,恶风、癞疾,阴下痒湿,

水肿,去臭气。一名林兰,一名杜兰,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山谷,生
干。
零陵诸处皆有,状如楠树,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州有,皮浓,状如浓朴,而气味为胜。

今东人皆以山桂皮当之,亦相类,道家用合香,亦好也。
〔谨案〕木兰叶似菌桂叶,其叶
气味辛香,不及桂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榆皮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久服
轻身不饥,其实尤良。疗小
儿头疮痂 。华,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
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
湿则伤人。
此即今榆树耳,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人以作糜羹
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
榆,令人瞑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谨案〕榆三月实熟,寻即
落矣,今称八月采实,恐《本
经》误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酸枣
内容:味酸,平,无毒。主心腹寒热,邪结气,四肢酸疼湿痹,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

益肝气,坚筋大骨,助阴气,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卅日成。
恶防己。今出东山间,云即是山枣树子,子似武昌枣,而味极酸,东人乃啖之以醒睡,
与此疗不得眠,正反矣。
〔谨
案〕此即 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本经》唯用实,疗不得
眠,不言用仁。今方用其仁,
补中益气。自补中益肝以下,此为酸枣仁之功能。又于下品白棘条中,复云用其实。今医以
棘实为酸枣,大误矣。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槐实
内容:味苦、酸、咸、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疗五痔,火疮,妇人乳瘕,

之,捣取汁,铜器盛之,日煎,令可作丸,大如鼠矢,内窍中,三易乃愈。又堕胎,久服明
目,益气,头不白,延年。
枝主洗疮及阴囊下湿痒。皮主烂疮。根
主喉痹寒热。生河南平泽。可作神烛。
景天为之使。槐子以多连者为好,十月上巳日采之,新盆盛,合泥百日,皮烂为水,核
如大豆。服之,今令人脑满,
发不白而长生。今处处有,此云七月取其子未坚,故捣绞取汁。
〔谨案〕《别录》云∶八月断槐大枝,使生嫩孽,煮汁酿酒,疗大风痿痹甚效。槐耳味
苦、辛,平,无毒。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痒痛。槐树菌也,当取坚如桑耳者。枝炮熨止蝎
毒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楮实
内容:味甘,寒,无毒。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生少室
山,一名谷实,所在有之。八月、九月采实,晒干,四十日成。叶,味甘,无毒。主小儿身
热,食不生肌,可作浴汤。又主恶疮生肉。树皮,主逐水,利小便。茎,主瘾疹痒,单煮洗
浴。其皮间白汁疗癣。
此即今谷树子也,仙方采捣取汁和丹用,亦干服,使人通神见鬼。南人呼谷纸,亦为楮
纸,作褚音。武陵人作谷皮
衣,又甚坚好耳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枸杞
内容: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下胸胁气,

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久服坚筋骨,轻身,能老,耐寒暑。一名杞根,一名
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辅,
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母杖。生常山平泽、又诸丘陵阪岸上。冬采根,
春、夏采叶,秋采茎、实,
阴干。
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其叶可作羹,味小苦。俗谚云∶去家千里,勿食萝摩、

强盛阴道也。萝摩一名苦丸,叶浓大作藤生,摘有白乳汁,人家多种之,可生啖,亦蒸煮食
也。枸杞根、实,为服食家
用,其说乃甚美,仙人之杖,远自有旨乎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苏合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 ,去三虫,除邪,不梦,忤魇
,通神明,久服轻身长年。
生中台川谷。
俗传云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今皆从西域来,真者难别,亦不复入药,唯供合好香耳。
〔谨案〕此香从西域及昆仑来,紫赤色,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芬香,惟重如石,烧

灰白者好。云是狮子屎,此是胡人诳言,陶不悟之,犹以为疑也。

<
目录>卷第十二
<
篇名>橘柚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
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
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轻身长年。一名橘皮。生南山
川谷,生江南,十月采。
此是说其皮功耳,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疗气乃言欲胜东橘,北人
亦用之。以陈者为良。其肉
味甘、酸,食之多痰,恐非益人也。今此虽用皮,既是果类,所以犹宜相从。柚子皮乃可食,
而不复入药用,此亦应下
气。
〔谨案〕柚皮浓,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
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
案《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郭璞曰∶“柚似橙而大于橘。”孔安国云∶“小
曰橘,大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龙眼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疗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久服强魂魄,聪察,轻身不老,

者似槟榔。生南海山谷。
广州别有龙眼,似荔枝而小,非益智,恐彼人别名,今者为益智耳,食之并利人。
〔谨
案〕益智,似连翘子,头未开
者,味甘、辛,殊不似槟榔。其苗、叶、花、根与豆蔻无别,唯子小耳。龙眼一名益智,而
益智非龙眼也。其龙眼树,
似荔枝,叶若林檎,花白色,子如槟榔,有鳞甲,大如雉卵,味甘酸。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浓朴
内容:味苦,温、大温,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
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
胃。一名浓皮,一名赤朴。
其树名榛,其子名逐相。疗鼠 ,明目,益气。生交趾、宛朐。三月、九月、十月采皮,阴
干。
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硝石。今出建平、宜都,极浓、肉紫色为好,壳薄而白
者不如。用之削去上甲错皮。
俗方多用,道家不须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猪苓
内容:味甘、苦,平,无毒。主 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能老。一名 猪

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今湘州、衡山无有,此道不通,皆从宁州来。旧云是枫树苓,其皮至黑,作块似猪矢,
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
用之削去黑皮乃称之,比年殊难得耳。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竹叶
内容:芹竹叶,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 ,

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痹。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淡竹叶,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
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疗暴中风,风痹,胸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溢筋。苦竹叶及沥,疗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
益气,可久食。干笋烧
疗五痔血。
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篁竹,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
中竹、笙竹,并以笋为佳,
于药无用。凡取竹沥,惟用淡竹耳。竹实出蓝田,江东乃有花而无实,故凤鸟不至。而顷来
斑斑有实,实状如小麦,堪
可为饭。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枳实
内容:味苦、酸,寒、微寒,无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痢。长肌肉,

胸胁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
目。生河内川泽。九月、十
月采,阴干。
今处处有,采破令干。用之除中核,微炙令香,亦如橘皮,以陈者为良。枳树枝茎及皮,
疗水胀、暴风、骨节疼急。
枳实俗方多用,道家不须也。
〔谨案〕枳实,晒干乃得,阴便湿烂也。用当去核及中瓤乃佳。
今云用枳壳乃尔。若称枳实,
须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误矣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山茱萸
内容:味酸,平、微温,无毒。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肠胃风邪,寒
热,疝瘕,头脑风,风气去
来,鼻塞,目黄,耳聋,面 ,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
利。久服轻身,明目,强力,
长年。一名蜀枣,一名鸡足,一名思益,一名 实。生汉中山谷及琅 、宛朐、东海承县。
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今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
子,亦可啖。既干后,皮甚
薄,当合核为用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吴茱萸
内容:味辛,温、大热,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根杀三虫。根白皮杀蛲虫,疗喉痹咳逆,止泄注,
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疗
白癣。一名 。生上谷川谷及宛朐。九月九日采,阴干。
蓼实为之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此即今食茱萸。《礼记》亦名 ,而俗
中呼为KT 子,当是不识
字, 字似 字,仍以相传。其根南行、东行者为胜。道家去三尸方亦用之。
〔谨案〕《尔雅·释
木》云∶椒 丑 。陆
氏《草木疏》云∶椒 属亦有 名,陶
误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秦皮
内容:味苦,微寒、大寒,无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疗男子少精,
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
可作洗目汤。久服头不白,轻身,皮肤光泽,肥大有子。一名岑
皮,一名石檀。生庐江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
大戟为之使,恶吴茱萸。俗云是樊 皮,而水渍以和墨,书青色不脱,彻青,且亦殊薄,
恐不必尔。俗方惟以疗目。道术家亦有用处。
〔谨案〕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
。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皆青色者是。俗见味苦,名为苦树,亦用皮,疗眼有效。以叶似
檀,故名石檀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栀子
内容: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鼻,白癞、赤癞,

阳川谷。九月采实,曝干。
解玉支毒。处处有,亦两三种小异,以七道者为良。经霜乃取之。今皆入染用,于药甚
希。玉支即踯躅 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槟榔
内容:味辛,温,无毒。主消谷,逐水,除痰 ,杀三虫,去伏尸,疗寸白。生南海。
此有三、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大;尤大者,名

者,南人名纳子,俗人吸为槟榔孙,亦可食。
〔谨案〕槟榔, 者极大,停数日便烂。今入
北来者,皆先灰汁煮熟,仍火
熏使干,始堪停久,其中仁,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
主口吻白疮。生交州、爱州
及昆仑。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合欢
内容: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久服轻身,明目,得所欲。生益州
川谷。
稽公《养生论》亦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诗人又有萱草,皆云即是今鹿葱,而不入
药用。至于合欢,举俗无识
之者。当以其非疗病之功,稍见轻略,遂致永谢。犹如长生之法,人
洛阳华林苑中,犹云合欢如
丁林,唯不来江左耳。
〔谨案〕此树,生叶似皂荚槐等,极细,五月花发,红白色,所在山
涧中有之。今东西京第宅山池
间亦有种者,名曰合欢,或曰合昏。秋实作荚,子极薄细。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秦椒
内容: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疗喉痹,
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

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久服轻身,好色,能老,增年,通神。生
琅。八月、九月采实。
恶栝蒌、防葵,畏雌黄。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

子是楮椒,恐谬。
〔谨案〕秦椒树,叶及茎、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实细。蓝田南、秦岭
间大有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卫矛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除邪,杀鬼毒蛊疰,中恶,腹痛,
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
阴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八月采,阴干。
山野处处有。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俗皆呼为鬼箭。而为用甚希,用之削取皮及羽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紫葳
内容:味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茎叶,
味苦,无毒。主痿蹶,益气。
一名陵苕,一名 华。生西海川谷及山阳。
李云是瞿麦根,今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华草于太行山北得紫葳华。必当奇
异。今瞿麦华乃可爱,而处处
有,不应乃在太行山。且有树其茎叶,恐亦非瞿麦根。《诗》云有苕之华;郭云陵霄藤,亦
恐非也。
〔谨案〕此即陵霄也,
花及茎叶俱用。案《尔雅·释草》云∶苕,一名陵苕,黄华KT ,白华尖。郭云∶一名陵
时,又名陵霄。本草云∶一名
陵苕,一
瞿麦皆《本经》所载,若用
瞿麦根为紫葳,紫葳何得复用茎叶。体性既与瞿麦乖异,生处亦不相关。
郭云陵霄,此为真说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芜荑
内容:味辛,平,无毒。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行毒,去三虫,化食,逐寸白,散腹
中温温喘息。一名无姑,一
名 。生晋山川谷。三月采实,阴干。
今唯出高丽,状如榆荚,气臭如 ,彼人皆以作酱食之。性杀虫,以置物中,亦辟蛀。
但患其臭耳。
〔谨案〕《尔雅》
云∶芜荑一名 KT ,今名 ,字之误也。今出延州、同州者,
最好。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食茱萸
内容:味辛、苦、大热、无毒。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
皮薄开口者是,虽名为食,而不堪啖。(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椋子木
内容:味甘、咸,平,无毒。主折伤,破血养血,安胎,止痛,生肉。
叶似柿,两叶相当,子细圆,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坚重,煮汁赤色。《尔雅》
云∶椋
椋,
材中车KT 。八月、九月采木,晒干。(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每始王木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伤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酒水煮浓汁饮之。生资州山谷。
藤生,绕树木上生,叶似萝摩叶。二月、八月采。(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折伤木
内容:味甘、咸,平,无毒。主伤折,筋骨疼痛,散血∶补血,产后血闷,心痛,酒水煮浓汁
饮之。生资州山谷。
藤生,绕树上,叶似 草叶而光浓。八月、九月采茎,晒干。(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茗、苦荼
内容: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 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
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
茱萸、葱、姜等,良。
《尔雅·释木》云∶ 苦荼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
晚取者为茗,一名 ,蜀人
名之苦荼,生山南汉中山谷。(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桑根白皮
内容: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止
唾血,热渴,水肿,腹满,
颅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创。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续断、桂心、麻子为之使。叶,
主除寒热,出汗。汁,解
蜈蚣毒。
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
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 痹饮,积聚,腹病,金创。
一名桑茵,一名木麦。五木耳名 ,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
采木耳,即曝干。
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耳,《断谷方》云∶木 又呼为桑上寄
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
是何木?案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
用。
〔谨案〕柠耳,人常食;

耳,用疗痔;榆、柳、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
渴;叶,味苦、甘,寒,有
小毒。水煎
灰等,同灭痣疵黑子,蚀恶
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创止血,生肌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菘萝
内容:味苦、甘,平,无毒。主 怒邪气,止虚汗,出风头,女子阴寒肿痛,疗痰热,温疟,
可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
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
今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异同耳。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白棘
内容:味辛,寒,无毒。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

针,一名棘刺。生雍州川谷。
李云此是酸枣树针,今人用天门冬苗代之,非真也。
〔谨案〕白棘,茎白如粉KT 子,
叶与
之,亦为难得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棘刺花
内容:味苦,平,无毒。主金疮、内漏,明目。冬至后百廿日采之。实,主明目,心腹痿痹,
除热,利小便。生道旁。四
月采。一名菥 ,一名马朐,一名刺原。又有枣针,疗腰痛、喉痹不通。
此一条又相违越,恐李所言多是,然复道其花一名菥 ,此恐别是一物,不关枣刺也。
今俗人皆用天门冬苗,吾亦
不许。门冬苗乃是好作饮,益人,正不可当棘刺耳。
〔谨案〕棘有
类非一。后条用花,斯不足怪。
以江南无棘,李云用枣针。天门冬苗一名颠棘,南人取以代棘针,陶亦不许,今用棘刺,当
取白者为胜。花即棘花,定
无别物。然刺有两种,有钩、有直,补益用直者,疗肿宜取钩者。又云枣针宜在枣部。南人
昧于枣、棘之别,所以同在
棘条中也。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安息香
内容:味辛、苦,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疰。出西戎,似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
(新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龙脑香及膏香
内容: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
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
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云合粳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膏
主耳聋。
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子似豆蔻。皮有甲错,香似
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
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也。亦言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
造,或方土无脂,尤甘蕉比
闻花而无实耳。(新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摩勒
内容: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
树叶细,似合欢,花黄,子似李、柰,青黄色,核圆作六、七棱,其中仁亦入药用。(新
附)

<
目录>卷第十三
<
篇名>毗梨勒
内容:味苦,寒,无毒。功用与 摩勒同。出西域及岭南交、爱等州,戎人谓之三果。
树似胡桃,子形亦似胡桃,核似诃梨勒而圆短无棱,用之亦同法。(新附)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黄环
内容:味苦,平,有毒。主蛊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陵泉,一名大
就。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
阴干。
鸢尾为之使,恶茯苓、防己。似防己。亦作车辐理解。《蜀都赋》所云∶青珠黄环者,
或云是大戟花,定非也。俗用
甚希,市人鲜有识者。
〔谨案〕此物,襄阳巴西人谓之就葛,作藤生。根亦葛类。所云似防
己,作车辐理解者,近之。人
取葛根,误得食之,吐利不止,用土浆解乃瘥,此真黄环也。余处亦希,唯襄阳大有。《本
经》用根,今云大戟花,非也。
其子作角,生似皂荚,花实与葛同时矣。今园庭种之。大者茎径六七寸,所在有之。谓其子
名野狼跋子。今太常科剑南来
者,乃鸡屎葛根,非也。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石南草
内容: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
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
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
五加为之使。今庐江及东间皆有,叶状如枇杷叶,方用亦希。
〔谨案〕此草叶似 草,
凌冬不凋,以叶细者为良。关
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以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
复用实也。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巴豆
内容: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坚积聚,留饮痰 ,
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
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疰、邪物,杀虫鱼。疗女子月闭,烂胎,金创,脓
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
可炼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一名巴椒。生巴郡山谷。八月采实,阴干之,
用去心皮。
芫花为之使,恶 草,畏大黄、黄连、藜芦。出巴郡,似大豆,最能利人,新者佳。用
之皆去心皮乃称,又熬令黄
黑,别捣如膏,乃合和丸散耳。道方亦有炼饵法,服之乃言神仙。人
吞一枚,便欲死,而鼠食之,三年重卅斤,物性乃有相耐如此耳。
〔谨案〕树高丈余,叶
似樱桃叶,头微尖,十二月
叶渐凋,至四月落尽,五月叶渐生,七月花,八月结实,九月成,十月采其子,三枚共蒂,
各有壳裹。出眉州、嘉州者
良。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蜀椒
内容:味辛,温、大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除五

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 下利,泄精,字乳余疾,散
风邪瘕结,水肿,黄胆,鬼
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
暑,可作膏药。多食令人乏
气,口闭者杀人。一名巴椒,一名卢 。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
杏仁为之使,畏橐吾。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浓,腹里白,气味浓。江阳晋原及
建平间亦有而细赤,辛而不
香,力势不如巴郡。巴椒,有毒不可服,而此为一名,恐不尔。又有秦椒,黑色,在上品中。
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
出,谓为汗椒,令有力势。椒目冷利去水,则入药不得相杂耳。
〔谨案〕椒目,味苦,寒,
无毒。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今椒出金州西域者,最善。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莽草
内容:味辛、苦,温,有毒。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瘙,虫疽疮,杀虫鱼。疗喉
痹不通,乳难,头风痒,可
用沐,勿近目。一名 ,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宛朐。五月采叶,阴干。
上谷远在幽州,今东间诸山处处皆有。叶青新烈者良。人用捣以和米内水中,鱼吞即死
浮出,人取食之无妨。莽草,
字亦有作 字,今俗呼为 草也。郁核,味酸,平,无毒。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
小便水道。根,主齿龈肿、
龋齿
,坚齿,去白虫。一名爵李,一名车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山谷及丘陵上。五月、六月采根。
山野处处有,其子熟赤色,亦可啖之。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鼠李
内容:主寒热瘰 疮。皮,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柙。

田野,采无时。
此条又附见,今亦在副品限也。
〔谨案〕此药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树。皮
主诸疮寒热毒痹。子主牛马
六畜疮中虫,或生捣敷之,或和脂涂皆效。子味苦,采取晒干,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能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
冷气,大良。皮、子俱有小毒。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栾华
内容:味苦,寒,无毒。主目痛泣出,伤 ,消目肿。生汉中川谷。五月采。
决明为之使。
〔谨案〕此树,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少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
,如熟豌豆,圆黑坚硬,堪为数珠者是也。五月、六月花可收,南人取合黄连作煎,疗目赤
烂大效。花以染黄色,甚鲜好也。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杉材
内容:微温,无毒。主疗漆疮。
削作柿,煮以洗漆疮,无不即瘥。又有鼠查,生去地高尺余许,煮以洗漆多瘥。又有漆
姑,叶细细,多生石旁,亦
疗漆疮。其鸡子及蟹,并是旧方。
〔谨案〕杉材木,水煮汁。浸捋香港脚肿满,服之疗心腹胀
痛,去恶气。其鼠查、漆姑有
别功,别出下品。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楠材
内容:微温。主霍乱吐不下止。
削作柿,煮服之,穷无他药,用此。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榧实
内容:味甘,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
今出东阳诸郡,食其子,乃言疗寸白虫。不复有余用,不入药方,疑此与前虫品彼子疗
说符同。
〔谨案〕此物是虫部
中彼子也。《尔雅》云∶彼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叶似杉
,其树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为器用也。

<
目录>卷第十四
<
篇名>蔓椒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除四肢厥气,膝痛。一名豕椒,一名猪椒,

中山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
山野处处有,俗呼为 ,似椒 ,小不香尔,一名 杀,可以蒸病出汁也。

上一篇:本草经集注5下一篇: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