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益统论
论曰黄帝难经曰,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此损之为病也。又曰,损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平补
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已人之疾者,世人贪饵药石,惟务酷烈,非徒无益,反伤和气。故方书论平补之法,欲阴阳适平而已。 平补诸虚。地黄煎丸方 生地黄(二十斤洗捣取汁) 熟干地黄(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峻补
论曰阴阳之气本自和平,过则生患。峻补之药,施于仓猝,缘阳气暴衰,真气暴脱。或伤寒阴证诸疾急于救疗者,不可缓也。盖人之禀受有限,嗜欲太过,疾病横生,固当助阳气以扶衰弱。则峻补诸方,经所谓补下治下制以急,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虚益气
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精相感,气血生化。则营卫循流,不失其度,食饮不节,起居靡常,嗜欲之过,形劳精摇。则真气将耗,虚损之疾,由是而生,治法当补虚益气。 治虚损。白茯苓丸方 白茯苓(去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虚益精髓
论曰内经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肾之合骨也,骨者髓之府。故嗜欲过伤,精髓耗惫,则必用补肾之剂以益之。凡病虚则补之,不必专用热药。若肾虚之证,尤当以益精髓为先,圣济经于阳剂刚胜,则曰天癸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虚固精
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谓天一在脏本立始也。若肾脏衰,精气不固,或因溲而出,或因闻见而溢,或因虚劳,漏泄精气。或因邪气乘虚,客于阴为梦遗,皆肾虚也,宜补以固之,故法宜以涩去脱。 治精气不固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益门-补壮元阳
论曰阴阳气血之在人,初无余欠,及劳动妄作,嗜欲过度。KT 真太甚,则有阴阳伤惫之疾,气血虚损之证,法宜补之。 补益阳气,秘精还元,丰肌驻颜。太一金 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巴戟天(去心) 芡实(和壳曝干各一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六·补益门-补虚益血
论曰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平,诸疾不生。一或衰弱,则有偏阴偏阳之疾,故虚损之人。营血不足,津液涸少,不能充养,肌肉枯槁。髭发黄瘁,手足多寒,面颜少色,补虚治法,当加以益血之剂。 治脚腰,通九窍,利三焦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诸丹
论曰风热发丹,古方谓小儿得之最忌,以其气血未定,肌肤柔脆。无以胜悍毒故也,是以诸丹不同,其发无定处,俗又谓之溜。流走经络,散发肌表,如涂丹之赤,有法可 ,泄去毒气,不尔,则丹毒入腹近心即死,但初发于心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游肿赤痛
论曰小儿游肿,由风热客于经络,随气行移,流走肌肤,致赤肿疼痛,治法当内服药。 以涤其蕴热,外敷剂,以散其 痛,则游肿自消。 治小儿风热游肿色赤。犀角饮方 犀角(镑) 黄芩(去黑心) 升麻 山栀子仁 黄 (锉)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痈疮
论曰经谓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盖小儿营卫痞涩,不得通利,逆于肉理,致肌肉肿结。皮薄而泽,是痈之状也,痈既不得内消,则脓溃穿穴而成疮,故谓痈疮也。 治小儿痈肿成疮。犀角汤方 犀角屑 葳蕤 升麻 甘草 麦门冬(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疽疮
论曰小儿因五脏不和,寒邪壅滞,营卫闭塞,逆于肤肉,遂生疽肿,其状肿结皮强,上如牛领,然疼 坚硬,深附筋骨。既得脓后,其疽可愈,更须用排脓换肌之药。若余毒未去,封敛稍疾,则源流复至。或痒或痛,肌汁不断,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3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瘰结核
论曰小儿身生热疮,久不瘥者,必生瘰 。其状作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邪搏于血气, 结所生也。 治小儿瘰 肿疼痛,身体壮热,大肠壅滞,小便赤涩,心神烦躁,少得眠卧。犀角散方犀角(镑屑一两) 恶实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恶疮
论曰小儿气血纯阳,肌肉柔脆,风毒邪热,易以致伤。若营气不从,逆于肉理,结成悍毒疼痛肿 非常,故名恶疮,其候或痒或痛,或赤根隐肉,硬不作脓,或穿穴作脓,久不得瘥,治法随内外证疗之,则疮可愈。 治小儿恶疮。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小儿冻烂疮
论曰小儿肌肉柔脆,外邪易侵,故风寒搏于肌肉,凝于气血。则致皴裂,久而生疮。或痒或痛,其状 肿,破出脓汁,多在两耳,或手足间,故谓之冻烂疮。 治小儿冻疮,蜀椒汤方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盐(各二两) 上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9:42
1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