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小儿眼生翳膜
论曰眼者肝之候也,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小儿体本挟热,将养过温,致腑脏积蓄邪热,熏渍肝经,上冲于目,始则赤痛,若不即治,蕴结变生障翳,热气轻者生白翳。如黍米,大者如麻豆,重者乃生两三翳,又甚则翳生 ...
分类:    2015-12-7 19:37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小儿目赤痛
论曰目者腑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小儿脏腑有热,与膈间痰饮相搏,气不宣通。熏渍于肝,肝经受热,则血脉壅滞,循经上冲于目,故令目赤痛,不即治,热甚则生障翳。 治小儿眼赤,隐涩不开,膈中有热。决明汤方 决明子 ...
分类:    2015-12-7 19:37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一·小儿门-小儿耳(附百虫入耳)
论曰肾气通于耳,心寄窍于耳,疏通不窒。则其听为聪,小儿心脏热实,贯冲耳脉开窍者,塞结而为肿,或生脓汁,故谓之 耳,或因沐浴水入耳内,停积不化,亦为 耳,久不治,则致聋聩。 治小儿 耳,汁出不止。矾石散方 ...
分类:    2015-12-7 19:3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小儿中蛊
论曰人有聚毒虫为蛊者,随饮食入腹,能变惑食入五脏。小儿时有中之者,遂心腹刺痛懊闷,急者即死,缓者涉历年月,渐至羸困,若注易傍人,则为蛊注之病。 治小儿中蛊毒,腹内坚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 ...
分类:    2015-12-7 19:3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小儿尸注
论曰人有三尸,能为人患,无问老幼,但精神衰弱,气血不足者,率多被害,小儿血气未具,精神未全。因有尸注之病,其状沉沉默默,不的知病之所在,或寒或热,弥引岁月,遂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名尸注。 治小儿尸 ...
分类:    2015-12-7 19:3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七·小儿门-小儿胎寒
论曰小儿胎寒之病,本于在胎时,禀受不足。或犯寒冷,既生之后,腑脏又怯,乳哺不化,或胀或利,颜色青葩,甚则邪冷与正气相搏,令儿腹痛 张蹙气而啼,是为胎寒之病。 治小儿胎寒 啼,腹中痛,舌上青黑。蜀椒丸方 蜀 ...
分类:    2015-12-7 19:36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冷痢
论曰凡痢皆由乳食不节,伤动胃气,肠胃虚弱,清浊不分,因虚而泄。滞久不散。故为痢也,虚而冷者,则所下青白,或如凝脂,久不瘥,则陈寒结痼,或下黑瘀,诊其脉沉而迟者,冷痢也。 治小儿五岁以下,百日以上冷痢。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热痢
论曰小儿挟热痢,此由邪热在于肠间,因胃气不和,乳食伤动,故令腹痛肠鸣,下痢黄赤,名热痢。 治小儿热痢下重,或下痢如血汁。香连丸方 木香 黄连(去须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细末,醋浸炊饼和丸,如绿豆大,每服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赤白痢
论曰小儿痢下赤白,由脾胃不和,乳食所伤。留滞肠中,与津液相搏,肠虚则泄,故为痢也。虚而有热则赤,虚而有寒则白,冷热不调,则赤白相兼,脓血杂下,故名赤白痢。 治小儿赤白痢,腹肚 痛,不思饮食羸瘦。赤石脂丸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血痢
论曰热痢不瘥,则变血痢,由痢久肠虚,热毒留滞,血脉妄行,流渗肠间,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 治小儿血痢。茜根饮方 茜根(锉一两) 地榆(根锉三分) 马蔺子(微炒一分) 黄连(去须) 黄柏(去粗皮微炙) 黄芩(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脓血痢
论曰小儿脓血痢者,由肠胃虚弱,冷热不调,寒多则色白,或如凝脂,与脓兼下。 多则色赤,或似栀子汁,甚则纯下鲜血,冷热交攻,脓血杂下,治法当分其冷热疳蛊而治之,则无不瘥。 治小儿下痢脓血,肠鸣腹痛。赤石脂散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八·小儿门-小儿蛊毒痢
论曰小儿下痢,瘀血如鸡鸭肝片,随痢而下者,蛊毒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有毒厉之气,中儿肠胃,其邪与血气相搏,变而成痢,血毒气盛,热则伤损腑脏,如中蛊之状,故名蛊毒痢。 治小儿蛊毒痢,下血体羸。黄连饮方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下痢烦渴
论曰小儿肠胃虚弱,水谷不分,冷热相交,赤白相杂,痢久不瘥,则津液少而内烦,虚阳上燥于胸膈,故引饮而渴,小便利者,为欲愈,小便不利者,则湿归胃土,土气衰弱,不能制湿,散溢皮肤而为 肿,久变水病。 治小儿下 ...
分类:    2015-12-7 19:35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胃风腹胀泄痢
论曰小儿肌肤肠胃脆弱,若解脱不时,风邪易侵,客于肌肉,搏于胃经,则为胃风,其状腹善满,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盖足阳明胃之经,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冲,故风冷入中,则腹善胀大,又胃为水谷之海, ...
分类:    2015-12-7 19:34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九·小儿门-小儿洞泄注下
论曰小儿下痢不止,食已即泄,名为洞泄注下,此由风邪客于肠胃所致,盖方春之时,为风冷所伤,藏在肌肉,至长夏阴气方盛,或因饮食居处不慎,复被风冷入于肠胃。其病下利,冷盛则重,故为洞泄注下,俗谓之水谷痢是也 ...
分类:    2015-12-7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