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诸痹门-风湿痹
论曰:风湿痹者,以风湿之气,伤人经络而为痹也。其状皮肤 浓,肌肉酸痛,盖由真气虚弱,为风湿所袭。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致机关纵缓,不能维持,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治风湿痹,肌肤不仁,体常汗出恶风。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9
苏沈良方-卷第八-治小肠气,断弓弦散。
五灵脂 蒲黄(等分) 上二钱,先用酽醋一合,熬药成膏,以水一小盏,煎至七分,热呷,此又名失笑散,疗妇人血气尤验。曾有妇人,病心腹痛欲死,十余日百药不验,服此顿愈。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3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大风治法
凡治大风,须推其所因,凡因风寒湿热,劳逸饮食,与夫传染,不可混滥。散寒湿风湿,清热,调和气血,颖然不同,若例以泻风药治之,则失其机要矣。昔见一僧得病,状如白癞,卒不成疮,但每旦起白皮一升许如蛇蜕,医者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三倍丸
木香(一两) 青皮(二两,去白) 半夏(四两,汤洗七次)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9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三 风科-癜风
治癜风。诗曰∶紫癜白癜两般风,附子硫黄最有功,姜汁调匀茄蒂蘸,擦来两度更先以布擦其疮令损,却以茄蒂蘸药擦。一说,白癜风用白茄蒂,紫癜风用紫茄蒂。 又方 硫黄一两,米醋煮一日,海螵蛸二个,并为末,浴后以生 ...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39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诸痹门-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
论曰:风寒湿气搏于气血,不得宣通,则真邪相击,肌内尽痛。或皮肤 痹,甚则邪气深入于诸阳之经。阳气行迟,不能荣养于筋,故机关弛纵,筋脉不能收摄,而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治风湿痹,肢节疼痛,身体手足不随。仙灵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9
苏沈良方-卷第八-治痢,芍药散。
茱萸(炒半两) 黄连(炒)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三味,水煎服。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39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破饮丸
治一切停饮不散,时呕痰沫,头眩欲倒,膈脘不利。漳州周判官柄传。白术(一斤二两) 干姜(炮) 肉桂(各六两) 赤茯苓(七两) 旋复花(八两) 枳实(二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下。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斑疮证治
夫斑疮病,《内经》与张仲景皆不载,寻摭方论,盖自魏朝,方有以白头赤根者,俗呼为豌豆,即斑疮也;细粟如麻者,俗呼为麻,即肤疹也。又有大者,俗呼为芋为萍,此皆轻重之不齐,故命名异耳。《百问》云,悔不得转利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9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四 产科兼妇人杂病科-济阴论
夫济世之道,莫先于医,论医之难,济阴犹急。何则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或云∶七症、八瘕、九痛、十二带下,共三十六病,虽有名数,莫详症状,推原其理,无非血病。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蓐不善调护,内作七情 ...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39
苏沈良方-卷第八-治痢,四神散。
干姜 黄连 当归 黄柏(皆炒等分) 上为末,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二大钱,水泻等分,赤痢加黄 ,白痢加姜,后重肠痛加黄连,腹中痛加当归,并空心食前服。予家常作此药,夏月最获用。大凡泄痢宜食酸苦,忌甘咸,盖酸收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39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诸痹门-痹气
论曰:《内经》谓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夫阳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人身阴阳偏胜,则自生寒热,不必外伤于邪气也。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丹毒叙论
《经》云:诸痛痒疮皆属心。心虚寒则痒,心实热则痛。丹毒之病,由心实热也。心生血,主于脉,血热肌浮,阴滞于阳,即发丹毒。方论有云,以其色赤,如丹砂涂,故得丹名。然又有水丹、白丹、五色油丹,岂专以赤为名也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9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四 产科兼妇人杂病科-护胎
治妊娠饮食过度。 木香(不见火) 三棱(炮) 人参 白茯苓(去皮。等分)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拘时候。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39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诸痹门-热痹
论曰:《内经》云,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阳遭阴,故为痹热。盖腑脏壅热,复遇风寒湿三气至,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 痹 然而热闷也。 治热痹,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坏,皮肤色变。兼治诸风。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9
1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