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一·伤寒门-伤寒可吐
论曰诸病吐之而愈者,邪在胸中也,伤寒大法,谓四日以上,若入阴经,其传未深,邪气高而里实,客于胸膈,下之则动胃,发之则亡阳,唯宜吐而出之,然亦不必拘此,凡寒邪热毒,痰实在胸中者,及有宿食在胃脘者,皆当吐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干咯散
治嗽干咯散,李松传于一被囚道人,屡以取效。 鹅管石(尝看不涩而凉者,是此即白矾 ,为不可用) 钟乳石 井泉石 款冬花 佛耳草 甘草(炙) 白矾(以上各一两) 官桂 人参(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芦管食后吸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8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三 风科-历节风
治历节风温,解风寒暑湿之毒,亦治脚气。(方见大方科腰痛类。)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3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三因证治
病者喜怒不节,忧思兼并,致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随气上厥,逢脑之虚,侵淫眼系,荫注于目,轻则昏涩,重则障翳,眵泪努肉,白膜漫睛,皆内所因;或数冒风寒,不避暑湿,邪中于项,乘虚循系以入于脑,故生外翳,翳论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8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一·伤寒门-伤寒可温
论曰伤寒病虽有三阴三阳,然在阳则太阳病多,在阴则少阴病多,以二经为表里故也,至于阳明太阴病颇稀少,而少阳厥阴病又少也,然究观古人治阳明则多下,于少阴则多温,盖阳明者胃也,胃受病,则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三拗汤
治冬月感冒寒气,暴嗽痰喘三拗汤,郭医。 麻黄(不去节用) 杏仁(不去皮失) 甘草(不炙) 上三味等分,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八分,热服,以被盖覆而睡。更加五味子等分最妙。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鼻病证治
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鼻为肺之阊阖,吸引五臭,卫养五脏,升降阴阳,故鼻为清气道。或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逸,致清浊不分,随气壅塞,遂为清涕鼻洞,浊脓脑丝,衄血 肉,久而为 ,虽种种不同,未始不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8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一·伤寒门-伤寒过经不解
论曰伤寒为病,六经受邪,始传于三阳,病在表者可汗,其满三日,传于三阴,病入里者可下,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8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治多年嗽
葛邦美传。 杏仁(去皮尖) 半夏(汤泡) 天南星(生用) 甘草(生用)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枣子二枚擘开,生姜七片,煎至七分,食后服。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8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二·伤寒门-中风伤寒
论曰中风伤寒,三阳三阴,候各不同,太阳中风,其脉阳浮阴弱,其证发热自汗,盖阳浮热自发,阴弱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发热,鼻鸣干呕。又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脉缓者,名为中风,不可燔灸,若以火发其汗,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唇病证治
唇者,脾之候也,意舍之所荣,燥则干,热则裂,风则 动,寒则揭,气郁则生疮,血枯则沉而无色。治之之法,内则随证调其脾,外当以药敷之。 清脾汤 治意思过度,蕴热于脾,口干唇燥,沉裂无色。 黄 香白芷 升麻 人参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8
苏沈良方-卷第六-阴丹诀
取首生男子之乳,父母皆无疾恙者,养其子,善饮食之。日取其乳一升,只半升以来亦可。又以朱砂银作鼎与匙,如无朱砂银,山泽银亦得。慢火熬炼,不住手搅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数。此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38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二·伤寒门-伤寒湿温
论曰伤寒有五,其一为中湿,盖风湿之气,中人为病,发病与温病相类,故曰湿温也。 此因汗出当风,或因取冷过度,致阴湿气袭入肌肤,流传经络,其证喜汗出。关节疼痛,发热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谓中湿。若风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37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口病证治
夫口,乃一身之都门,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必生焉。故热则苦,寒则咸,宿食则酸,烦躁则涩,虚则淡,疸则甘。五味入口,藏于胃脾,行其精华,分布津液于五脏,脏气偏胜,味必偏应于口,或劳郁则口臭,凝滞则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37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五 第六门-治一切嗽
神效汤,郎中传。 用不蛀皂角一挺大者,去皮棱为两片,去子,每一子内入巴豆肉一粒,线系定,童子小便浸一宿,火上炙令焦黄色,去巴豆不用,或入一、二粒亦不妨,却用真杏仁一合,半夏一合,二味入麻油内煎,赤裂为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37
1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