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四 第五门-万和散
气药,文签判方,名止。 茴香(炒) 萝卜子(生) 官桂(去粗皮) 蓬莪术(湿纸裹,煨,各一两) 香白芷(一两半) 陈 姜(三分,煨) 甘草(一两三分,炙) 白术(米泔浸一宿) 桔梗 牵牛子(炒过,熟不妨,各半两 ...
分类:    2015-12-7 16:32
苏沈良方-卷第五-治血气心腹痛,四神散
(出《灵苑》) 当归 芍药 川芎(各一两) 干姜(半两炮) 上每服二钱,暖酒调下。予每作以疗妇人气痛,常以一服瘥。
分类:    2015-12-7 16:3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肠痈证治
痈疽初无定处,随其所发即命名,在外则为发背、发脑;在内则为肠痈、内痈、心痈、肾痈、肺痈、脐痈等。治得其法则生,失法则死。外证易识,内证难明,不可不备述也。肠痈为病,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 ...
分类:    2015-12-7 16:32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九·诸痹门-血痹
论曰:血痹之状,形体肌肤,如被微风所吹者是也。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宜先针引阳气,后以药治之。 治血痹。去邪益心,悦颜色,壮筋力。干地黄丸方。 生干地黄(焙二两半) 五味子 桂(去粗皮) 秦 ...
分类:    2015-12-7 16:32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四 第五门-四七汤
治七种气,大七气汤,临文子曾服有效。 人参 茯苓(各二两) 半夏(二两,全) 厚朴(姜汁制,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食前服。
分类:    2015-12-7 16:32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二 小方科-滞颐
x平血饮合和败毒散 x 治诸般疮毒,生姜、薄荷、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煎服。(方见疮肿科伤暑类。) x犀角消毒饮 x 治同前。(方见前。) x五福化毒丹、小牛黄丸 x小丸服,治同上。(方见疮肿科诸疮类。) x角无辜疮 ...
分类:    2015-12-7 16:32
苏沈良方-卷第五-半夏汤
治急下涎。 齐州半夏(七枚炮裂四破之) 皂角(去皮炙寸半) 甘草(一寸) 生姜(两指大) 上同以水一碗,煮去半,顿服。沈兴宗待制,常病痰喘,不能卧,人扶而坐数日矣。客有见之者曰∶“我曾如此,得药一服瘥”。 ...
分类:    2015-12-7 16:32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九·诸痹门-豚痹
论曰: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凝涩不行,则皮毛萎悴,肌肉 痹。《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夏遇此者为脉痹。痹则血凝不流可知也。 治脉痹血道壅涩。导痹汤方。 黄 (锉四两) 当归(切,焙) ...
分类:    2015-12-7 16:3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五痔证治
《经》云:肠癖为痔。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入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亦有鼻痔、眼痔、牙痔等。肛门中证状不一,方书分出五种,曰牡,曰牝,曰脉,曰肠,曰气。牡痔者,肛边肿痛,突 ...
分类:    2015-12-7 16:32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四 第五门-治体虚自汗
二方,赵从简通判。 牡蛎粉( 过用) 麻黄根(为末) 粟米(为粉) 上等分和匀,生绢袋盛之,时以扑身。
分类:    2015-12-7 16:32
苏沈良方-卷第五-白雪丸
治痰壅胸膈,嘈逆,及头目昏眩困倦,头目胀痛。 天南星(炮) 乌头(炮去皮) 白附子(生) 半夏(洗各一两) 滑石(研) 石膏 龙脑 麝香 上稀面糊为丸,极稀为妙,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姜腊茶或薄荷茶下。予每遇 ...
分类:    2015-12-7 16:32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诸痹门-筋痹
论曰:《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是为肝痹。其状夜卧则惊,饮多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盖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治法以筋 ...
分类:    2015-12-7 16:3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五-辨肠风论
夫有五痔人,奏圊则下血,或点滴,或 箭,或清或浊,面黄唇白,心忪脚弱,头目眩晕,此因饱食坐久,肠癖所为。亦有饮酒、房室过度所致。世医多指此为肠风脏毒。然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脏毒,即是脏中积毒;肠风, ...
分类:    2015-12-7 16:32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四 第五门-治盗汗方
临卧时放令少饥,吃宿蒸饼一枚,不可吃汤水,只干吃尽便就枕,不过两次即止。
分类:    2015-12-7 16:31
苏沈良方-卷第五-龙胆丸
解暴热,化痰凉膈,清头目。 草龙胆 白矾( 四两) 天南星 半夏(各二两半水浸,切作片,用浆水雪水各半,同煮三 上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腊茶清下。食后临卧服。面糊须极稀,如浓浆可也。应痰壅膈 ...
分类:    2015-12-7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