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细辛
东南方所用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色黄白,拳局而脆,干则圆,非细辛也。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 ...
分类:    2015-12-7 16:15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 针灸中-膀胱病第十
三十二法 灸转胞法:玉泉,主腰痛小便不利,若胞转,灸七壮。 第十七椎,灸五十壮。 又,灸脐下一寸。 又,灸脐下四寸,各随年壮。 第四椎名厥阴俞,主胸中膈气,积聚好吐,随年壮灸之。 侠屈骨相去五寸,名水道,主 ...
分类:    2015-12-7 16:15
世医得效方-卷第四 大方脉杂医科-呕吐
x藿香散 x 治风邪入胃,呕吐,自汗,或身疼。 人参(五钱) 厚朴 藿香 陈皮(各一两) 半夏(五钱) 芍药(一两) 官桂 粉 草(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食前服。养胃汤兼用亦效。
分类:    2015-12-7 16:15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补益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气为阳。天之所以食人者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为阴,地之所以食人者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阴阳不可偏胜,有偏胜斯有不足。于是有补养之法,然必适平而止,不可太过,过则复为有余,亦非中 ...
分类:    2015-12-7 16:1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五噎证治
夫五噎者,即气噎、忧噎、劳噎、思噎、食噎。虽五种不同,皆以气为主。所谓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忧噎者,遇天阴寒,手足厥冷,不能自温。劳噎者,气上鬲,胁下支满,胸中填塞,攻背疼痛。思噎 ...
分类:    2015-12-7 16:15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 第三门-姜橘丸
吕仲武传余姚陆医方。 生姜(洗净,不去皮,切作片子,焙干) 陈皮(去白称,各一斤) 神曲(二两,炒)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姜汤、熟水任下,不拘时候。
分类:    2015-12-7 16:15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甘草
《本草注》引《尔雅》云, 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茎青赤,此乃黄药也。 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实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熟 ...
分类:    2015-12-7 16:15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八 针灸下-消渴第一
一十二法,论一首 消渴咽喉干,灸胃下俞三穴各百壮,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炙之。 消渴口干,不可忍,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消渴口干,灸胸堂五十壮。 又,灸足太阳五十壮。 消渴 ...
分类:    2015-12-7 16:1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五膈证治
病有五膈者,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名忧膈;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臭,名曰怒膈;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四肢倦重,身常发热, ...
分类:    2015-12-7 16:15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汤醴
邪之伤人有浅深。药之攻邪有轻重。病之始起,当以汤液治其微。病既日久,乃以醪醴攻其甚。是故病患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其见深者,必齐主治,其见大深者,醪醴主治,又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药 ...
分类:    2015-12-7 16:15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胡麻
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说。予已于《灵苑方》论之。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中国谓之麻。今谓之大麻是也。有实为苴麻,无实为 麻,又曰牡麻,张骞始自大宛得麻之种,亦谓之
分类:    2015-12-7 16:1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 第三门-大建脾散
郑器先传。 荜澄茄 干姜 白豆蔻 丁香(各半两) 白茯苓 甘草 肉豆蔻 青皮 半夏(姜制 一宿) 茴香 缩砂仁 厚朴(姜制一宿) 神曲 陈皮 檀香(各一两) 草乌(炮,去皮脐尖) 附子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 ...
分类:    2015-12-7 16:14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八 针灸下-淋病第二
二十三法 着盐脐中,灸三壮。 五淋不得尿,灸悬泉二七壮,在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间是,中封之别名。 五淋,灸大敦三十壮。 气淋,灸关元五十壮。 又,侠玉泉相去一寸半,灸三十壮。 劳淋,足太阴百壮,在内踝上三寸 ...
分类:    2015-12-7 16:1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表
昔神农尝百草之味,以救万民之疾;周官设疾医之政,以掌万民之病。着在简编,为万世法。我宋勃兴,神圣相授,咸以至仁浓德,涵养生类,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术,莫先方书。故自开宝以来,早敕近臣雠校本草 ...
分类:    2015-12-7 16:1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胸痞证治
病者心下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缓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中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吐呕,烦闷,白汗时出,痛引彻背;不治,则数日杀人,病名胸痞。 ...
分类:    2015-12-7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