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方剂类
订阅
方剂类
下级分类:
备急千金要方
|
博济方
|
串雅内外编
|
洪氏集验方
|
华佗神方
|
回生集
|
急救便方
|
急救良方
|
集验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眉寿堂方案选存
|
奇方类编
|
奇效简便良方
|
千金翼方
|
仁术便览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删补名医方论
|
圣济总录
|
时方歌括
|
时方妙用
|
世医得效方
|
是斋百一选方
|
苏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外科集验方
|
外台秘要
|
汤头歌诀
|
卫生易简方
|
文堂集验方
|
仙传外科集验方
|
小品方
|
严氏济生方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汗
经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又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又曰:未满三日,可汗而已,举是四者,盖其在表不可使之深入,要当以汗去之。然汗有起于过用而为常者,有忽于畏护而为患者,有汗之太过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1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 第三门-大建脾丸
调中养气,和胃健脾。治中焦积寒,胸膈气痞,呕逆恶心,腹胁疼痛,脏腑虚滑多伤,困倦少力,肢体怠惰,昼少精神。 肉桂(去粗皮) 厚朴(去粗皮,细锉,用生姜一两研烂,同淹一宿,炒令香熟) 干姜(炮 ) 甘草(炙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14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赤箭
赤箭,即今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乃取天麻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根。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1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治诸风(附脚气)
至宝丹 疗猝中急风不语,中恶气绝,中诸物毒暗风,中热疫毒,阴阳二毒,山岚瘴气 水毒,产后血晕,口鼻血出,恶血攻心,烦躁气喘,吐逆,难产闷难(一本作乱),下。 以上诸疾,并用童子小便一合,生姜自然汁三、五 ...
分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15-12-7 16:1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健忘证治
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故论云,言心未必是思,言思则必是心,破外人议思心同时,理甚明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来者是也。或曰:常常喜忘,故谓之健忘,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14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吐
三焦为决渍之官,升降冲气而不息者也。病在胸中,上焦气壅,必因其高而越之,所以去邪实而导正气也。况上脘之病,上而未下,务在速去,不涌而出之,则深入肠胃,播传诸经。可胜治哉,故若宿食有可吐者,未入于肠胃者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1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 第三门-启脾丸
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可进饮食。 人参 白术 青皮(汤洗,去穣) 神曲(炒) 麦 (炒) 陈皮(汤洗,去穣) 浓朴(去粗皮,锉,姜制一宿,炒) 缩砂仁 干姜(炮,以上各一两) 甘草 ...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14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地菘
地菘,即天名精也。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蔹。《本草》又出鹤虱一条,都成纷乱。今按地菘即天名精也。其叶似松,又似蔓荆,(名精即蔓荆也)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世间有单服火蔹法,乃是服地菘尔,不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1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二 治伤寒(附中暑)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 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柴胡(去苗) 甘草( ) 桔梗 人参(去芦) 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上十味,各三十两,为粗末,每 ...
分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15-12-7 16:1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虚烦证治
虚烦者,方论中所谓心虚烦闷是也。大抵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外热曰燥,内热曰烦,此不分而分也。伤寒大病不复常,霍乱吐泻之后,皆使人心虚烦闷,妇人产蓐,多有此病。其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14
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下
昔人论治疗,每以实实虚虚为戒。诚能察此,即可下不可下之理,岂不较然,大抵可下之法,当以里实为先,谓如伤寒之病,其满三日者,下之而愈,为病在里故也。又大法秋宜下,亦人气在里也。故经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又曰 ...
分类:
圣济总录
2015-12-7 16:14
苏沈良方-卷第一-论南烛草木
南烛草木记,传《本草》所说多端。今少有识者为其作青精饭,色黑,乃误用乌臼为之,全非也,此木类也。又似草类,故谓之南烛草木。今人谓之南天烛者是也。南人多种于庭槛之间。茎如蒴 。有节高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 ...
分类:
苏沈良方
2015-12-7 16:14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 第三门-大养脾丸
滁州赵学谕方。 人参(去芦) 川姜(炮) 桂(去粗皮) 干山药(以上各半两) 白术 白茯苓 缩 砂仁 胡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只作十丸,食前细嚼白汤下一丸。
分类:
是斋百一选方
2015-12-7 16:14
世医得效方-卷第四 大方脉杂医科-诸积
x卢氏感应丸 x 治虚弱人久积,不可直取,宜此药。多用蜡匮,庶使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又有脾气偏虚,饮食迟化,止宜助脾养胃,不须用克化药,自然平复。又名神木香黄蜡(真者,十两) 巴豆(百粒,去皮尖,研为粉 ...
分类:
世医得效方
2015-12-7 16:1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五痿叙论
夫人身之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形,内则有肝、心、脾、肺、肾以主之,若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佚兼并,致五内精血虚耗,荣卫失度,发为寒热,使皮血、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 。状与柔风 ...
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15-12-7 16:14
1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 346
/ 346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