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胎产心法-卷之下-血脱气脱神脱三证论
产后暴崩为血脱,气短似喘为气脱,妄言妄见为神脱。三证虽有气阳血阴之分,于精散神促无异,比前晕证治可少缓,亦危证也。若非大药急方频服,失之者多矣。倘误为气实痰火外家治,鲜有不殒生者。若势急,并宜用加参生 ...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药证直诀-卷上 脉证治法-肝有风
目连扎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主之。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断脐论
儿生下。须当以时断脐。若不以时断脐者。则令脐汁不干而生寒。为脐风之由。断脐之法。当隔单衣。以牙咬断之。将暖气连呵七遍。若用刀断之。须用剪刀。先纳怀中暖透。然后方用。不得便用冷刀。多致伤脐生病。宜切戒之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变蒸门
变蒸者,此小儿正病也。盖变者异也,每变毕,性情即异于前。何者?长生脏腑之意也。蒸者,蒸蒸然热也,万物生于春而长于夏者,以阳主生长,其于人也亦然(9)。故变蒸足,始及成人,气血充实,骨肉坚牢也。小几此症,譬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头眩目晕痰壅将危
凡妊娠头眩目昏,腮项肿硬,此因胎气有伤,热毒上攻,太阳沉痛,欲呕,背项拘急,致令眼晕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时。急以消风散治之。 消风散 雨茶 甘菊 羌活 石膏 当归 川芎 羚羊角 白芷 荆芥 防风(各等钱) 甘草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惊风门
凡小儿因闻非常之声,见异类之物,或为争斗推跌,或大小禽兽之类致惊,其神气结于心而痰生焉。痰壅气逆,遂成搐溺。 口眼歪斜,口吐涎沫,一时即醒,如常无事。或一日一发,或间日再发,或三五日一发,或半年一发, ...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相视寿夭论
儿生下。洗浴断脐之后。当视其寿命长短。成人不成人。儿生。身不收者死。儿生。鱼口者死。儿生。股间无生肉者死。儿生。汗血者死。儿生。颐下破者死。儿生。囊下白或赤者皆死。儿生。阴不起者死。儿生。身如凝血。若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两目不明腮项肿满
凡妊娠将临月,忽然两目不明,灯火不见,头痛项肿,不能转颈,此由常居火阁,衣襟卧褥,伏热在内,或服补药热物太过,致令胎热而肝脏壅极,风热上攻入脑,故见此症。急以天冬饮子治之。大忌酒、蒜、炙 、油腻,一切 ...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初生服药论
儿初生。出母腹。揩拭口眼净。洗浴了。断脐毕。 包讫。且未得与乳。当用好甘草一中指节许。擘碎。以水三蚬壳。煎二蚬壳。以绵缠指。蘸与儿吮之。若吐出恶汁为佳。若服二蚬壳不吐。即无秽物。不须更服也。此法不问儿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呕吐门
声物俱有曰呕,无声有物曰吐。有声无物曰干呕。其症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 寒吐者,吐时少而出物多,此胃受寒也。以理中丸治之,或用胃苓丸,以煨姜汤送下。寒吐,食不化,恶食。 热吐者,吐时多而出物少,此胃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遍身刺痛喘满筋挛
凡妊娠遍身刺痛胀满,此由五脏不利,血气虚羸,因食生冷或发热憎寒,唇白面青,筋脉拘挛,骨节酸痛,皮毛干涩,气急上喘,大便不通,呕吐频频,此危症也。急以平安散保之。 平安散 浓朴 陈皮 熟地 甘草 川芎 木香( ...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中寒论
儿才生。毕迟。或断脐晚者。令见冒冷。故寒中之也。又先断脐。后洗浴。则水气得入之。或洗时水气所干。亦为中寒之候。其证腹中绞痛。夭矫啼呼。面青黑。尿清白。当以当归末为粉。着于絮上。灸而熨脐腹。日日频熨。至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泻泄门
泄泻皆属于湿,其症有五,治法以分利,升提为主。 如泄泻清白,或不思食,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胱白,作渴者,此寒湿也。其症多得于冬,以五苓散作引,吞化理中丸即止。如寒甚不止着,理中汤加附子一片,即效。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因失血类中风症
凡妊娠因吐血,衄血,或被伤失血,蓦患口噤,项背强直,类中风症,宜服加减安胎饮。衄音肉,刃伤也。 加减安胎饮 人参 白术 麦冬 当归 熟地 天麻(各二钱) 防风 荆芥(各一钱) 陈皮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水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心法-卷之下-恶露不止论
产后恶露不止,非如崩证暴下之多也。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渐成虚劳。当大补气血,使旧血得行,新血得生。不可轻用固涩之剂,致败血聚为 瘕,反成终 ...
分类:    2015-12-8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