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初生不乳论
初生洗浴断脐 包。革秽污。下脐粪都了。经日不饮乳。及不小便者。此因难产。或包裹举迟。中寒。或被风邪微干。伤动藏气所致。有此候者。多为撮口。治不可稍缓。 通关散 治初生儿不饮乳。及不小便。 以石银器中贮奶汁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吐泻门
吐泻名曰霍乱,其症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 凡上吐下泻,两腮红赤,遍身热,口作渴,吐泄时多而出物少者,此属于热。用五苓散煨干姜治之,或用煨姜汤澄冷调服益元散,神效。 凡上吐下泻,面胱白,足冷。腹痛,多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心烦腹胀百节酸痛小便闭涩
凡妊娠面赤,口干舌苦,心烦腹胀,百节酸痛,小便不通,此由恣意饮酒及食水果鱼肉,一切腥膻热毒之故。 以归凉节命饮治之。 归凉节命饮 苎根 白芍 当归 川芎 麦冬(各一钱) 生白术(一钱半) 砂仁(五分) 甘草(六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心法-卷之下-气喘论
凡产后,若因风寒外感,邪气入肺而喘急者,必气粗胸胀,或多咳嗽,自与气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当疏散中兼补为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汤。若单以寒邪入肺,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宜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之类 ...
分类:    2015-12-8 23:1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脐风撮口论
儿自初生。至七日内外。忽然面青。啼声不出。口撮唇紧。不能哺乳。口青色。吐白沫。四肢逆冷。乃脐风撮口之证也。此由儿初生剪脐。不定伤动。或风湿所乘。其轻则病在皮肤。而为脐疮不瘥。其重则病入腑脏。而为脐风撮 ...
分类:    2015-12-8 23:11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痢疾门
痢疾不问赤白,皆属湿热,或以赤为热。白为寒者。非也,亦有食积而成者。其治法有补有泄。赤白湿热皆有,但热症腹痛,湿症腹不痛。 凡痢有赤,此湿热伤在血分,从小肠中来也。以四物汤加黄连。黄芩、黄柏治之。 凡痢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秘书-上卷-半产
凡妊娠月未足而半产者,由气血虚弱,脏腑皆虚,加以病患相感,情欲相扰,以致精血攻冲,侵损营卫,而胎无所养,与枯枝落果无异。如既堕,以生化汤加减治之。未堕而血行腰痛,急以十圣散连进数帖,或芎 补血汤。 十圣 ...
分类:    2015-12-8 23:11
胎产心法-卷之下-恶露不下论
凡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胞络挟于宿冷,或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不下也。宜温暖活血,则血自行。此必小腹胀满刺痛无时,宜用血证黑神散。予每治此证,用生化汤倍桃仁,调失笑散, ...
分类:    2015-12-8 23:10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一-胎中病论
儿自生下。至一腊前后有病者。多是未生之前。在母胎妊之时。母食毒物。胎有所感。至生下之后。毒气发而为病。又有母于妊娠之时。失于固养。气形勿充。疾 因之。故圣济经言。病生于中者。与生俱生也。今叙于后。 梗舌 ...
分类:    2015-12-8 23:10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疟疾
疟疾治法有二,新疟先截后补,久疟先补后截。 凡疟要分早晚治之,如上半日发者,此邪在阳分气位也,先用平胃散加常山(1)、草果截之。后用平疟养脾丸,调理而安。如下半日发者,此邪在阴分血位也,轻者以四物汤加桂枝 ...
分类:    2015-12-8 23:10
胎产秘书-上卷-腹中儿啼
凡妊娠临月,或九个月腹中儿啼者,缘儿在母腹口含脐带,随母呼吸,妊母或将手扳高取物,提出儿口脐带,故啼。但令其母如男子作揖,使脐带仍入儿口即不鸣矣。或煎黄连浓汁呷之。
分类:    2015-12-8 23:10
胎产心法-卷之下-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产妇分娩既已亡血,而又多汗,极危证也。盖汗者,心之液,荣于内为血,发于外为汗。血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脱汗亡阳。其用药与他证不同,但血块作痛, 、术又未可遽加。如倦甚 汗出,形色又脱,速灌加参生 ...
分类:    2015-12-8 23:10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二-五气论
儿自胎孕以至生成。皆禀五行而分五脏。故自五气以生五态。而各不同。圣济经言。五行孕秀有异宜。五态委保有殊气。冲和均赋。体性潜异者。盖母气胎育。有盛衰之虚实。故其子生也。有刚柔之勇怯。又经云。心气虚而语晚 ...
分类:    2015-12-8 23:10
胎产秘书-上卷-转脬
凡妊娠将足月,脬为胎压,转在一边,以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但升举其胎,则脬仍还旧而水道自通。宜六君子合四物汤,去茯苓,加半夏、陈皮,探吐以提之。不宜专用滑渗之药。产后亦有此症,捣葱白铺于脐上,灸之立效 ...
分类:    2015-12-8 23:10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五-发热门
小儿凡病有热,症既不同,治亦多异,须分虚实,不可妄用汗下也。 伤风发热,其症汗出,身热,呵欠,目赤涩,多睡,恶风喘急,此因解脱受风所致。宜疏风解肌退热,先服柴葛解肌汤,发去风邪,热退之时,再服凉惊丸, ...
分类:    2015-12-8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