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
订阅

古籍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此篇脉经接前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为一篇。痰饮。作淡饮。下并同。)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 ...
分类:    2015-12-7 18:2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眼目门-目涩痛
论曰诸脉皆属于目,目者、血之腑,故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血气和调,则 上助于目力而能瞻视,若肝脏有热,血脉壅燥,则津液不能荣润,故目中干痛而碜涩也,圣惠方、论悲哀内动,液道开而泣下,其液枯燥, ...
分类:    2015-12-7 18:22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伤寒无补法辩(三十一)
按伤寒一证,惟元气虚者为最重,虚而不补,何以挽回?奈何近代医流,咸谓伤寒无补法。此一言者,古无是说,而今之庸辈,动以为言,遂致老幼相传,确然深信,其为害也,不可胜纪。兹第以一岁之事言之,如万历乙巳岁,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头眩
痰挟气、虚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并降火药。 属痰,无痰则不能作眩。 属火,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 右手脉实,痰积。脉大,必是久病。
分类:    2015-12-7 18:22
景岳全书-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病宜速治(三十二)
凡人有感冒外邪者,当不时即治,速为调理,若犹豫隐忍,数日乃说,致使邪气入深,则难为力矣。惟小儿女子,则为尤甚。凡伤寒之病,皆自风寒得之,邪气在表,未有温覆而不消散者,若待入里,必致延久。一人不愈,而亲 ...
分类:    2015-12-7 18:2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眼目门-目痒急及赤痛
论曰肝经虚而风邪乘之,则目痒,心热盛而血行涌溢,则目赤,二者各有所本,今赤且痒,而睑又急,则以风热交作于内,而又外冒寒冷之气,故其证如此,亦有痒而复痛者,盖邪毒方炽,气血不得流通,故时痛也。 治肝心风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叶序
自来学医者。多讲求伤寒。而杂病则略之。盖伤寒分经论证。蹊径了然。非若杂病之门类繁赜。博综为难也。不思仲景氏祖经方而集其大成。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故无不可以治杂病。其专治杂病之方。则惟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证九条、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鉴〕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喻氏法律云。消渴之证。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 ...
分类:    2015-12-7 18:22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七 第二十五门-治壁镜咬
《酉阳杂俎》。 桑柴灰汁三度沸,取汁调白矾末为膏,涂疮口即瘥,兼治蛇毒。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眩晕
(火动其痰。) 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或用防风行湿之剂可也。 昔有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用治赤白带除之,其眩自安矣。
分类:    2015-12-7 18:22
景岳全书-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温病暑病(三十三)
温病暑病之作,本由冬时寒毒内藏,故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此以寒毒所化,故总谓之伤寒。仲景曰:发热,不恶寒而渴者,温病也。暑病则尤甚矣。盖暑病者,即热病也,是虽与寒证不同,然亦因时而名,非谓其病必 ...
分类:    2015-12-7 18:22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眼目门-五脏风热眼
论曰凡人目中泪孔属肝,白睛属肺,赤脉属心,四 属脾,瞳仁属肾,盖目者五脏六腑,皆相连属,若风热毒气,攻搏脏腑,壅滞经络,悉致目疾,其候不一,要当审其疾之所由起,不可拘于肝也。 治五脏风热气壅,眼干涩痛赤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经二注-陈序
汉、张仲景医理最精。以伤寒一门。为病中最要。既为伤寒论以明治法。复为金匮玉函经以为治杂症之矩 。岐伯、秦越人后一人而已。后之注者。以宋赵君以德衍义为最精。国朝周扬后又为之补注于本书。益加融贯仲景之书。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 ...
分类:    2015-12-7 18:22
金匮钩玄-卷第一-眉棱痛
风热痰,作风痰治,类痛风。白术,酒黄芩末,茶调服。 又方:川乌头、草乌,二味为君,童便浸洗,炒,去毒,细辛、黄芩、羌活、甘草,佐之。
分类:    2015-12-7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