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依法当发汗,发汗汗出,伤寒在表之证已解了,可是里面出问题了,但这并非发汗造成的。此人可能胃根本就不好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6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诃子
诃子又名诃黎勒。味苦、酸,涩,性温。主要功用为涩肠,敛肺,下气、调中、化痰,开音。本晶有收涩大肠的作用,对久泻,久痢,可配合肉豆蔻,吴茱萸,芡实,木香、肉桂.五味子、补骨脂,茯苓、白术。赤石脂等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8条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这一段不仅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6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肉豆蔻
肉豆蔻味辛性温。主要功用是燥脾。暖胃、涩肠。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温脾止泄: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久泄、久痢,本品有温脾燥湿、涩肠止泄的作用。常配合党参、白术,茯苓,诃子、木香,芡实、砂仁等同用.本晶对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9条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本来是太阳伤寒,治错了,当汗,反服下药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厥阴肝脏本病方
乌梅丸 乌梅 干姜 附子 人参 细辛 蜀椒 黄连 黄柏 当归 桂枝 此厥阴肝脏之本气病也。肝脏病则下寒上热,中虚风动。上热者,因下寒木失温养,化风上冲,风冲化热,热伤津液,故消渴心中热痛而饥。下寒蚘不能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桑螵蛸
桑螵蛸味甘咸,性平。主要功效为补肾、固精、缩小便。对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早泄,可配龙骨,莲须,山药,地黄、金樱子等同用;本品最常用于治疗因肾虚,收摄无权所致的遗尿或小便频数(尿道不疼的)。可与益智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0条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这段是承上面67节,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阳明胃腑本病方
调胃承气汤 大黄 炙草 芒硝 恶寒发热之荣卫表病,已经三日,已经发汗,却汗发不透澈,而发热更加,蒸蒸然手足出汗,脉现实大之象。此平日胃热阳实之人,荣卫的表病不解,脏腑的里气偏郁,腑热自现本气之病。若由蒸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1条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太阳伤寒,经过发汗吐下,病好了,可是出现里虚的情况,心下痞硬胃虚了,这也由于吐下之后,大病之后胃气虚,气逆而为嗳气不除,旋覆代赭汤主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复盆子
复盆子味甘酸,性温。主要功用是补旰肾,固精,缩小便。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目昏:由于肝肾不足而致的两目昏花,视力减弱等症,可用本品配枸杞子,车前子、菟丝子、五味子、地黄,沉香,磁石,夜明砂等同用。 2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太阳膀胱腑本病方
桃核承气汤 桃仁 桂枝 炙草 大黄 芒硝 十二脏腑之经,公共组织行于躯体,称曰荣卫。荣卫脏腑,虽有表里之分,仍一整个。荣卫为脏腑之表,脏腑为荣卫之里也。故荣卫之气不和,脏腑之气即郁,三阴脏病之干姜附子证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2条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下之后表不解,一般说应该用桂枝汤,但有些例外,尤其在此与桂枝汤有些相反,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也治汗出而喘,喘也是气上冲的反应,但这里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5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补益药-五味子
五味于味酸咸、其皮味甘、其核辛苦,五味俱全。性温。主要功用有四: 1.敛肺:本昌能收敛肺气,并能益肾纳气,对久嗽不愈、肺张叶举,肺气浮散而产生的干咳失音,气短喘息、身倦无力,面色少华等症,可用五味于配百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5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上篇-少阳胆经本病方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枣 人参 炙草 如荣卫表病不得汗解,脏腑里气又不偏郁,则少阳胆经被迫于表里之间,而成少阳经病。少阳经病,三焦经下陷,胆经上逆而现口苦耳聋诸证。用柴胡升三焦经以解少阳结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55
1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