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砂仁
砂仁味辛,性温。主要有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助消化的作用。并能引气归肾,兼有温肾,化湿的作用。对因气滞及脾胃湿冷而引致的脘腹胀满、痰湿积滞,呕吐,泄泻、腹痛、消化不好等症,可用本品行气散寒、化湿和胃,助 ...
分类: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8条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这里解释结脉 ...
分类:    2015-12-11 21:5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温。是常用的行气,化湿,健胃,止呕药。能宣散肺中滞气,温行胃中寒气,燥化脾经湿气。适用于脾胃虚寒、湿郁或气滞而导致的消化不良,呕吐反胃,胸脘满闷,腹部胀痛等症。常配合藿香、半夏、陈皮、生 ...
分类: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79条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头一节讲太阳病转属阳明病,就是由表证传里而 ...
分类:    2015-12-11 21:5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荔枝核
荔枝核味甘,性温。有行散滞气的作用,适用各种气滞作痛, 本品能入肝经,最常用于治疗疝气疼痛、睾丸坠胀疼痛等症。常配合小茴香,橘核、青皮、乌药、川楝子等同用。荔枝核(烧存性)配炒香附,可用于妇女腹部血气 ...
分类:    2015-12-11 21:5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病中寒肺燥肝热方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当归 芍药 黄芩 知母 葳蕤 天冬 石膏 炙草 干姜 白术 茯苓 桂枝 大下之后,泄利不止,咽喉不利而吐脓血,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脉沉而迟。咽喉不利,吐脓血,金气上逆生燥也。泄 ...
分类:    2015-12-11 21:5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0条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研究阳明病就是里阳证了,就是病邪充斥于胃的这么一种病,实与热都为阳,所以叫阳明病。阳明病就是胃家实,太阳阳明也好,少阳阳明也好,都得有胃家实。要是胃家不实呢?实要活看,刚才按 ...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川楝子
川楝子味苦,性寒。亦名金铃子。本品能入肝经舒肝气。故常用于治疗肝气痛、肝气胀。胁痛,疝痛,胸脘满闷疼痛等症。常配合元胡、木香、青皮、厚朴,香附等同用。 前人经验认为川楝子“为疝气要药”,但其性寒凉,须 ...
分类:    2015-12-11 21:5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病结胸方
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表未解而误下,荣卫经气下陷不升,则成协热下利。陷而复升,将水与热结于胸间,心下硬痛,脉沉热实,短气烦燥,心中懊憹,则成结胸。硝黄攻结热,甘遂攻结水也。 大陷胸丸 大黄 芒硝 葶 ...
分类:    2015-12-11 21:5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1条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为什么发生阳病呢?底下也作一个问答解释,答曰:太阳病那个阶段,病之初作发作太 ...
分类:    2015-12-11 21:5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荣卫坏病痞证方
桂枝人参汤 桂枝 干姜 人参 白术 炙草 表未解而数次下之,当经气下陷,而病协热下利。今不病热利,而病下利不止之寒利,以至心下痞硬,宜人参汤以温寒止利,桂枝以解表。人参汤即理中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香附
香附味辛微苦,性子。是最常用的理气开郁药。其性宣畅,能通行十二经,八脉的气分,前人称它能‘主一切气’,解六郁(气郁、血郁,痰郁,食郁,火郁、湿郁),调月经。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舒肝解郁,香附芳香辛 ...
分类:    2015-12-11 21:5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82条
问曰:阳明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但热不实也有,如白虎汤,也是热结于里,但不实,刚才说的心下满硬,按之痛,这都是胃家实的主证,要是只热不实就没有这种主证,故又提出一 ...
分类:    2015-12-11 21:5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伤寒论方解下篇-太阴脾脏热证方
黄连汤 黄连 干姜 人参 炙草 大枣 半夏 桂枝 腹中痛,欲呕吐。欲呕吐为胸中有热,腹中痛为胃中有寒。上热中寒中气之虚。黄连清热,干姜温寒,参枣炙草补中气,半夏降胃阴以收热,桂枝达肝阳以散寒,寒热不调, ...
分类:    2015-12-11 21:5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理气药-木香
木香味辛,苦,性温。能行肠胃滞气,疏肝开郁,和胃健脾。是常用的行气药。气行则痛定,故可治一切冷气滞塞疼痛。 木香偏于行肠胃系统的滞气。常用于肠胃气滞而引致的胃脘痛,胃脘胀闷,脘膈间胀闷多嗳、腹胀等症。 ...
分类:    2015-12-11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