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伤寒愈后气逆方
竹叶石膏汤 人参 粳米 炙草 石膏 麦冬 半夏 竹叶 伤寒愈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此伤寒阳明病后津伤燥起。参草粳米补气生津,石膏麦冬清燥,竹叶半夏降逆也。
分类:    2015-12-11 21:4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2条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戢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初欲食者,就是开始由太阳转属阳明,能吃,能吃说明里头有热,有热者小便应该自利, ...
分类: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扼子
栀子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常用于以下情况: 1.各种热性病:凡一切由于火热所致的头痛,目赤,牙痛,咽喉痛,口舌生疮,火毒疖肿,发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皆可用 ...
分类:    2015-12-11 21:4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大病愈后肺热积水方
牡蛎泽泻散 牡蛎 泽泻 葶苈 商陆 海藻 蜀漆 栝蒌根 大病已愈之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此肺热不能收水。泽泻葶苈商陆海藻蜀漆以逐水,牡蛎栝蒌以清肺热也。
分类:    2015-12-11 21:4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3条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这个要不得,它是根据天干地支运气学说,前面太阳病说过了。这是照例,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也没人考据此事,已至未是太阳最旺之时,火生土,火之后再申酉戊是阳明旺时,故好时在旺时好, ...
分类: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黄柏
黄柏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坚肾益阴。配黄连,木香、马齿苋,白头翁等,可用于湿热痢,配木香、藿香,茯苓、白术等,可用于湿热泄泻;配木通,生地,竹叶、滑石,篇蓄、猪苓等,可用于湿热淋,配茵陈、栀子、车前 ...
分类:    2015-12-11 21:49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大病愈后气热方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 栀子 香豉 大病愈后因劳病复,此中气热窒。栀子清热,枳实香豉理滞也。有宿食加大黄。
分类:    2015-12-11 21:4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生地黄
生地黄味甘微苦,性寒。主要有凉血清热和滋阴补肾的作用。 1.凉血清热:生地黄甘苦而寒,能凉血而清热,并能凉血止血。最常用于温热病,热邪侵入营分(高热.甚或神志恍惚,口反不渴,舌质红或绛、斑疹隐隐欲现、脉 ...
分类:    2015-12-11 21:48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类伤寒篇-阴阳易方
烧裈散 裈裆即裤裆 阴阳易之为病,忽然体重,少腹痛,少气,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华,膝胫拘急,阴中筋挛。烧裈散已通阴阳之气也。男病用女裈裆,女病用男裈裆,男女伤寒交合之传染病。肝肾虚而又热之病也。
分类:    2015-12-11 21:4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4条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如果不能吃,是胃虚停饮,不能再撤热,故攻其热必哕,即哕逆,这是因为有胃中虚有冷饮的关系,胃中虚不能攻伐,有冷饮用 ...
分类:    2015-12-11 21:4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羚羊角
羚羊角味咸,性寒。主要作用有三: 1.清热解毒:对温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等症,可以本品配合生地、元参,生石膏、寒水石、银花、连翘、黄连,大青叶,郁金,天竺黄,远志、葛蒲等同用。 2.平肝 ...
分类:    2015-12-11 21:4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5条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脉迟为有寒,胃虚有饮,也有寒,脉也迟,食难用饱,胃虚有饮不能吃,勉强吃,要是饱的话,就微烦头眩,里头 ...
分类:    2015-12-11 21:4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知母
知母味苦,性寒。主要有清热和滋阴降火的作用,知母苦寒清热,对由热邪盛所致的高热、出汗、口渴、心烦、面红等症,可用本晶配生石膏、生甘草,天花粉、芦根、黄芩等同用。由肺热而致的咳嗽、痰黄、口渴、便秘等症, ...
分类:    2015-12-11 21:4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6条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其原因有很多的,这条说的是虚,津气虚,也要出汗,但没有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热也往来?但没有津液 ...
分类:    2015-12-11 21:48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大青叶
大青叶味苦,性大寒。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本品最常用于温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热神昏,咽喉肿痛、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出疹发斑,吐血衄血以及丹毒,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等.可配合元参,生地、生石 ...
分类:    2015-12-11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