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麦门冬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人身水下有火,则水中生气。火上有金,则火中生液,水气上升,全赖肝木之疏泄。火液下降,全赖肺金之收敛。肺金收敛,全赖津液。津燥液枯,收令不行,升的气多,降得气少,遂成干咳上气咽喉不利之病。麦冬性极清降,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青蒿
青蒿味苦。性寒,并有清凉芳香的气味。主用为清热药,并能清凉解暑。 1.清虚热:温热病恢复期,因邪热伤阴,阴分余邪未清,症见暮热早凉、口干舌红等,可用本品清除阴分伏热。常配合知母、鳖甲、丹皮、生地等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2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6条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胃中虚冷,当然就不能吃东西了,这不头前也有吗。阳明病不能食者名中寒。那么胃虚它就要停水,停水他就不能吃东西。咱们现在治关于胃病不愿意吃东西大家都是脾虚,有停食停水了,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小建中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此方重用芍药名建中者,中气生于相火,相火降于甲木故也。相火降则中气运,中气运则相火降,交相为用,其机甚速。 芍药专降甲木而敛相火。性寒味苦,如不与饴糖姜枣桂枝甘温之味同用,将苦寒之性化合,必伤土气而败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7条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衄。 脉浮发热时外有热,属于表热,口干鼻燥也可以说是津液枯燥,热伤了津液口干鼻燥,也可以说是少阳病,少阳病都是一种官窍发热,口苦咽干,耳聋目赤都属于少阳病。也可说是半表半里的也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白头翁
白头翁味苦,性寒。能泻胃与大肠邪热,常用于治疗痢疾。 由于肠胃热毒积滞而致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里急后重,腹痛便频等症。可用本品清大肠邪热,通利大肠积滞。常与黄连、黄柏、秦皮,木香,槟榔、白芍等同用。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疝病有寒者,有热者,有木气积聚者。腹痛有寒者,有热者,有水气滞者,有积聚者。胁痛有寒者,有热者,有木气滞者,有淤血者,有水停者。 此方所治疝病、乃因于肝经寒者。如因肝经热者、其脉右大左细,沉而有力。或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8条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那么下之后外还有热手足还有温,手足温说明有内热,手足厥冷,咱们说胃虚多寒吗。那手足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秦皮
秦皮味苦微涩,性寒。主要有两大作用: 1.清热治痢:对于湿热痢疾(大便带脓血、里急后重、舌苔黄腻、口干不欲多饮,脉滑,夏秋之交为多),可用本晶配黄连、黄柏、白头翁、木香,槟榔,白芍、当归,厚朴,枳实,茯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29条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段很好,与我们治痢疾上,对应用柴胡有些启示。它这个阳明病发潮热,这个潮热是热得相当凶了,同时这个大便溏指的就是稀,那么痢疾的,他古人的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肾气丸证治描论的意义
经方于五行皆有直接治法,惟肾水无道直接治法。治肾水之法,薯蓣补肺地黄滋肝之法。补肺金以益生水之源,滋肝水以杜耗水之路也。其实凡润肺滋肝之药,皆能补益肾水。 此方既治小便过多,又治小便不利。可见木气之动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30条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阳明病,胁下硬满就是胸胁苦满,胸胁满不去就是那个,不大便而呕那么虽说是阳明病其实是少阳病,少阳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下篇-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肾水足则上升以交心火,心火足则下降以交肾水。肾水上升者,阴中阳足也。心火下降者,阳中阴足也。肾水不升则化寒,故肾气丸,用附子以温下寒。心火不降则化热,故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以泻上热。渍少顷者,泡出味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41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六讲 寒凉药-白藓皮
白藓皮味苦,性寒。主要功用是祛湿、利关节。本品最常用于治疗湿热郁滞所致的皮肤痒疮、湿疹、阴囊湿疹,疥癣、风疮等。常配合银花、连翘,荆芥,黄柏、苍术、苦参、红花、赤芍、炙山甲,茯苓等同用。我常以白藓皮一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41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 阳明中风,即太阳中风转属阳明。弦为少阳脉,浮为太阳脉,大为阳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41
1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