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走近中医-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痰饮”的概念。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 ...
分类:
走近中医
2015-12-11 21:2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二讲 发散药-紫苏
紫苏气味芳香,主要用于解表散寒,但兼有芳香理气、和胃止呕的作用。常用它治疗兼有胸闷,呕吐、胃部不适的风寒感冒(即俗话说的‘停食着凉”)。常同藿香,荆芥,防风、陈皮,神曲等配合应用,例如藿香正气散。从近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4条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释】里有寒则口中和,胃中有饮,则背恶寒。少阴病一二日即见此候,急当温中逐饮,缓则必并于太阴而吐利也,故当灸之,并以附子汤主之。 【按】《金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5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系因中土阳衰,不能行气于四肢,四肢失秉,外感风邪而病中风。 四肢秉气于脾胃,为诸阳之本,经络之起止。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血藏于肝,气统于肺。在经在络,名曰营卫;在脏在腑,名曰气血。平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生命宇宙篇-内经的学说
四气调神论 所以中医《内经》有曰:“春三月此为发陈……,逆之则奉长着少,夏为寒变。夏三月此为蕃秀……,逆之则奉收者少。秋三月则为容平……,逆之则奉藏着少,冬至病重。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奉生者少。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25
p嵮?N;S-,{AS孨鄗 遊娐塺傒?g蕥
(W 0騍皨" AbJ炗NlQR O0-N皨}廆wsQ嶯b齎鰁g T;SAbJ瀯vN*NEe婲
分类:
走近中医
2015-12-11 21:25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麻黄汤
麻黄(去节)6~9克、桂枝5~6克、杏仁(去皮尖)5~9克、炙甘草3克,上药麻黄另包,用水600毫升,先煮麻黄。煎至400毫升时,再加其它三药共煎,取药汁150毫升为第一煎;然后再加水250毫升如上法煎取药汁15o毫升为第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5条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释】中气内虚则手足寒,有水气则脉沉。身体疼,关节痛,知为湿痹而无关外邪,当属太阴虚寒证,故以附子汤主之。 【注】①身体痛、骨节疼属表证,形似外邪,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5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多因阳衰土湿,血郁气滞,三焦通调失司,水液泛滥所致。 平人脾土健运,肝木升达,肺金清降,肾水蛰藏,清阳上升而神旺,浊阴下降而精盈。饮水于胃,蒸腾气化,其清者,濡脏腑而润关窍,其浊者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25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生命宇宙篇-现代科学的证明
法医学的证明 法医学检验婴儿尸体,以通大气者,为已有生命。未通大气者,为无生命。未通大气者,肺脏肉质,未成海绵体,是紧小的。云云。 婴儿身体,当未通大气,肺脏肉质,未成海绵体之前。呼吸器官不起呼吸作用。 ...
分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015-12-11 21:2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二讲 发散药-羌活
羌活的主要功用有三:1.辛温解表;2.祛风胜湿,3.升太阳经和督脉经的阳气。 羌活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表证,对身冷无汗,头痛明显的有显效。由于羌活兼有胜湿的作用,所以对夹有湿邪的感冒(恶寒、发热,身体沉重,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5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枚,以上五味,用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第二煎用水350毫升,煎取200毫升,两次共煎取药汁约400毫升,分为两次温服。服药后约半小时,喝热稀粥一小碗,盖被令全身微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5
走近中医-第十三章 舌上的秘密
将舌与疾病密切地联系起来,并通过舌的不同外观来判断体内的疾病情况,这是中医学独一无二的一种诊断方法。中医学之所以这么重视对舌的观察,要从舌与脏腑的关系说起。 我们前面曾讲过,“心开窍于舌”,也就是说, ...
分类:
走近中医
2015-12-11 21:2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6条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释】少阴病转属太阴,下利便脓血久不止者,宜温中止利,桃花汤主之。 【按】下利便脓血,即今之痢疾的黏液脓血便。若脉微乳沉细而无里急后重,滑泄不止者,可与本方止之。若脉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25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二讲 发散药-独活
独活也有辛温发散的作用,可用千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腰腿酸痛等症。但由于独活祛风胜湿的作用较为明显,故临床上,常把它用为祛风湿,治痹痛的药。可与威灵仙、防风,秦艽、稀莶草、松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25
1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