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45条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下利至甚,也当急当救里了,不管它热不热,,那么厥不止,而且又是四肢厥冷不止,这个下利至甚,这个下脱之象,那非死不可。那么在那个,也就是开端,所以当大夫,必须知道这个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7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梅核气
梅核气,系因脾湿肝郁,中气不运,胆胃上逆,浊阴壅塞咽喉所致。 咽喉为清升浊降之道路,咽通六腑,喉通五脏。六腑为阳而主气分,五脏为阴而主血分。咽病者,病在气分而偏于上;喉病者,病在血分而偏于下。梅核气为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7
名老中医之路-从医回忆录(周筱斋)
南京中医学院 周筱斋 【作者简介】周倜生(1889~)字筱斋,江苏如东县入。家世业医,继承祖业,攻内科,兼事妇科,着重临证实践。开业六十年来,历经故乡疾病流行,经治痊愈者众,得病家赞许。迨江苏省中医医院,中 ...
分类:
名老中医之路
2015-12-11 21:17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茵陈蒿汤
茵陈20~50克(先煎)、栀子6枚(劈)、大黄6克,水煎分3次服。 主治湿热黄疸(也称阳黄)。症见全身发黄如橘子色,目睛发黄,其黄色鲜明,身热(或不热),口渴,腹部微满,小便不利而短赤,舌苔黄腻,脉数。本汤也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7
醼^U`矉$O襕簨-,{N鄗 ◤\4柵u 伭媣^籰-,{346ag
$O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7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系因中土湿寒,木气郁滞,蛔不得安,上窜胆道,动扰不宁所致。 木生于水,长于土,而化火,为水火之中气。乙木生于癸水,长于己土,而生君火,其性升发,升则水亦随之上二升而化清阳,因而火不上热;甲木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7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砂石淋
砂石淋,系因脾湿肝郁,陷而不升,而生下热,三焦火陷所致。 【脉证机理】 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嗜好饮酒,致使脾湿肝郁,化生湿热,陷于下焦,引动三焦相火,泄于膀胱,熬炼尿液,日积月累,结成“砂”“石”,杂于尿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7
名老中医之路-学无止境锲而不舍(哈荔目)
天津卫生局长天津市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哈荔目 【作者筒介】哈荔目(1912~),回族,河北保定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以成绩优异,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诸名家赏识。 毕 ...
分类:
名老中医之路
2015-12-11 21:17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简介
本讲谈清火方剂,而不谈泻火,是因为在第六讲中另有攻下、泻火的方剂。但火之为邪,常为热之渐积极而化火,所以火热属性实同,火轻者常称热,《内经》说「热者清之」;热重者即化火,火热盛时要清泻之。故后一讲所谈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7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淋浊
淋浊,系因土湿木郁,肝气郁陷,冲动相火,相火泄露,陷于膀胱所致。 【脉证机理】 三焦相火,随太阳之经下行,以温肾水。三焦之经,络膀胱而约下焦。三焦相火,逢水则藏,遇木则泄。肾之能藏,赖胃土之降,降则气聚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7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47条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这个“亡血”当“无”字讲,这也是太阳伤寒。那么到五六天呢,就是病要是去表传半表半里,和里的时间啊,尤其是五六日,大概都传半表半里。不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7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肠痈
肠痈,系因饮食不节,肝郁化热,内陷肠腑,蒸腐血肉所致。 因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或因劳累,或因急行奔走,或因寒温不适.内伤脾胃,肝气郁陷肠腑,郁而化热,热盛蒸腐血肉,症见右少腹肿痞,按之痛,是病肠痈,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7
名老中医之路-满目青山夕照明湖(洪子云)
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 洪子云 【作者简介】洪子云(1916~),湖北鄂城人。医学得自家传,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长于内科,尤长于伤寒、温病。一九六三年参与审订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伤寒论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 ...
分类:
名老中医之路
2015-12-11 21:17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肾痨(肾结核)
肾痨(肾结核),多因脾湿肝郁,肾虚不藏,相火泄露,化生湿热,陷于膀胱所致。 【脉证机理】 肾与膀胱,同主水而司蛰藏,肾温则藏,寒则不藏,膀胱寒则藏,热则不藏。平人君相二火下潜,秘藏于肾,以温癸水,藏令得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7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颓疝
颓疝,系因中下虚寒,致使肝木郁陷,下冲少腹,结于阴囊所致。 此病多因情志不舒,加之外感寒湿之邪,致使肝脾郁陷,盘瘀少腹,结于阴囊而成。症见阴囊或左或右坚硬坠痛,牵引少腹,拘急疼痛,因疼痛而致步履艰难,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7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