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53条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这个大汗出,主要是由于发汗大汗出,不是汗出不止,要是汗出不止这个,这一段啊就是个死症。你们看看头前就知道了,伤寒六七日不利,再发热而利 ...
分类:    2015-12-11 21:16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血虚劳损(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虚劳损(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因脾肾虚寒,中气不健,化源不足,肝脾不升,肺胃不降,阳浮于上,阴沉于下,气血生化匮乏所致。 【脉证机理】 黄元御日:血源于肾,统于脾,藏于肝,注于心。气源于胃,藏于肺,纳于 ...
分类:    2015-12-11 21:16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清瘟败毒散(《疫疹一得》)
生石膏30~90克(先煎)、细生地10~30克、乌犀角6~12克(磨服)、真川连5~12克、栀子9克、桔梗9克、黄芩9克、知母12克、赤芍9克、元参12克、连翘9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甘草6克,先煮石膏数十沸,量药兑入冷水 ...
分类:    2015-12-11 21: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54条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大下利,就是津液虚脱,则一定要厥冷,此时只有四逆汤这一法,只有津液虚而有热时才可用生地、麦冬等滋阴,
分类:    2015-12-11 21:16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肌衄(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因脾虚胃逆,肺不降敛,表卫不固,脾失统摄之权,营血外溢,血不归经所致。 【脉证机理】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均源于中焦脾胃。中气健旺,则肝稗温升而营血不郁,肺胃清降而卫气 ...
分类:    2015-12-11 21:16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化斑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生甘草9克、玄参9克、犀角6克、粳米1合,用水八杯,者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煎一杯,夜一服。犀角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替,量要加大。 本方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功用,主治温病邪入 ...
分类:    2015-12-11 21:16
第二章 手部腧穴——附:手部刺激线
附:手部刺激线  手背刺激线(又称八邪线)  部位:从手背腕横纹上分别沿手背指筋间隙至各手指根部之间的联线。每手四条刺激线,双手共八条。  主治病症:发热,小儿急惊风,高热惊厥,脐风,手背麻木。  〔 ...
分类:    2015-12-11 21:16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55条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有实有虚,有寒有热,这里指胸中实也能使手足厥冷,脉乍紧者,紧脉是实脉,如太阳伤寒脉紧,有宿食脉沉紧 ...
分类:    2015-12-11 21:16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 ...
黄连12克、栀子14枚(约9~1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用量是按古方比例酌定而成)。 本方名曰解毒,中医学认为热极则称火毒或毒火,解毒即清泻极热之火邪。方中用黄连直泻心经毒火为主药,黄芩泻肺火为辅药,黄柏泻 ...
分类:    2015-12-11 21:15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怔忡
怔忡,系因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心肾不交,上下表里不调,五脏六腑升降失序所致。 【脉证机理】 平人中气健旺,清阳左升,浊阴右降,上清下温,心肾交泰,所以不病惊悸、怔忡。 、素本中气虚弱之人,脾家 ...
分类:    2015-12-11 21:15
名老中医之路-汪逢春
【汪逢春小传】汪逢春(1884~1949),江苏苏州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毕生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一九三八年曾任国医职业公会会长,并筹办《北京医药月刊》;一九四二年在北京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 ...
分类:    2015-12-11 21:15
第二章 手部腧穴——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第四节 手穴感应点  某些疾病可以通过经络的感传现象反映到手上,当感传行进时,不是匀速行走,而是一个个的停顿点,这些停顿点多在穴位(感应点)处。本节专门介绍手感传停顿点--感应点  感冒点  定位:位于 ...
分类:    2015-12-11 21:15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56条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也指太阳伤寒,厥是四肢厥冷,心下悸是有水的证候,金匮上有,人饮水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胃要停饮呀,水在 ...
分类:    2015-12-11 21:15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阳痿
阳痿,系因肾寒脾湿,肝木郁陷,不能升发所致。 【脉证机理】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平人水土温暖,故肝木条达,而不郁陷,生气畅旺,所以不病阳痿。 纵欲无度及手淫,或因思虑过度,或因恐惧不释而伤肾,致使肾寒脾虚 ...
分类:    2015-12-11 21:15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龙胆草1克、柴胡3克、泽泻3克、车前子15克、木通1.5克、生地1克、当归1克,水煎服。 以上为李东垣原方,目前在临床处方时,多根据原方精神加大其用量。由于后世方书中所列的剂量,各有出入,并且还有加入黄芩、栀子 ...
分类:    2015-12-11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