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下级分类: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
方剂心得十讲
|
郝万山讲伤寒论
|
胡希恕讲伤寒论
|
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
|
麻瑞亭治验集
|
名老中医之路
|
思考中医
|
手穴手纹诊治
|
医林五十年
|
用药心得十讲
|
走近中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体使用手册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38条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9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系因脾湿肝郁,瘀久化热,结于大腹所致。 【脉证机理】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平人水土温暖,生长之令畅,所以木气不郁,肝木温升,故腹痛不作。 素患痨虫所致腹部其它疾之人,脾家湿旺,致使肝木郁而不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9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小建中汤
桂枝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擘)、白芍18克、生姜9克、饴糖40克(约3汤匙)。 取前五味药加冷水七茶杯,煮取三茶杯,去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煮二、三沸。每次服一茶杯,一日服三次。 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9
名老中医之路-医海春秋(孙允中)
辽宁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允中 【作者简介】孙允中(1902~),辽宁省沈阳市人,现年七十九岁,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午。对于胸痹、贫血、肝病、肾病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着有《儿科病中药疗法》、《孙允中临证实 ...
分类:
名老中医之路
2015-12-11 21:19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癫狂
癫狂,多因土湿木郁,湿旺生痰,痰迷心窍使然。 平人阴平阳秘,脏气不偏,神清志涵,所以癫狂不作。 由于情志抑郁,忧思伤脾,而致脾湿肝郁,湿旺生痰,痰阻气滞,肺胃不降。复因愤怒伤肝,肝气愈郁。肝胆同气,肝郁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9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十讲 谈谈组织药方
医生组织药方,俗称‘开药方’或‘开方’。药方又名‘处方”或‘方剂’。它是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辨证,立法以后,根据立法的要求,结合具体病情,选择适用的药物,按照组织药方的原则和药物配伍变化,酌定用量轻重大小 ...
分类:
用药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9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39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这一条他就说的这个热厥,所以这个热甚者厥亦甚,热微呢厥也微,所以这个厥呀,不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9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胸痹心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痹心痛,多因脾湿胃逆,气血瘀滞,宗气不固所致。 【脉证机理】 平人脾升胃降,心肾交泰,中下温暖,上焦清肃,肝血温暖而升发,肺气清凉而降敛,精血充盈而下温,神气虚灵而上清,神宇泰定,故胸痹心痛不作。 由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8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四逆汤(《伤寒论》)
制附子9~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剂量参考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 此汤为回阳救逆之要剂。主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逆冰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口不渴,或兼见干呕、咽痛,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8
名老中医之路-我是怎样学习中医的(沈仲圭)
中医研究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沈仲圭 【作者简介】沈仲圭(1901~),浙江杭州人。早年受业于王香岩先生。一九二八年任教于上海南市中医专门学校,一九三。年任教予上海固医学院,一九三二年又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 ...
分类:
名老中医之路
2015-12-11 21:18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风湿历节
历节,系因风寒湿邪伤于筋骨肌肉使然。 平人正气充旺,气血调畅,卫固于外,营守于内,表里不虚,风寒湿邪无由侵入,故历节弗作。 由于劳伤中气,脾湿增而胃气滞,纳食减而运化迟,化源不足,气血虚弱,腠理空疏,卫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8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四讲 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6克、炙甘草6克、通草(古亦称木通)6克、大枣8枚,水煎服。(原方中细辛用量同桂枝) 主治厥阴伤寒,风寒中于血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此为阴血内虚,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 ...
分类:
方剂心得十讲
2015-12-11 21:18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七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40条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所以这个厥证,是各式各样的。他上边说的是这个热厥,不过热轻而厥亦微,那么这一段呢说的是沉寒客冷积于下焦,那么也可以致厥的。他开始就说了 ...
分类:
胡希恕讲伤寒论
2015-12-11 21:18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心悸咳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咳喘心悸(肺心病),系因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失降敛,心阳浮动,宗气不固所致。 【脉证机理】 平人中气健旺,肝脾温升,肺胃清降,胆火蛰藏,心肾交泰,所以咳喘、心悸弗作。 脾家湿旺之人,肝脾郁陷,胆胃上逆 ...
分类:
麻瑞亭治验集
2015-12-11 21:18
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系因风伤卫气,遏闭营血,营热内郁,发于肌表所致。 本病起于内有湿蕴,外感风邪,风伤卫气卫气敛闭,遏逼营阴,营郁化热,营热外发,透出肌表,而现红色斑点,形似丘疹之状,高起顽硬,大小不等,压之 ...
分类:
医林五十年
2015-12-11 21:18
1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103
/ 103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