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现代类
订阅

现代类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通幽汤(《兰室秘藏》)
当归3克、桃仁3克(打碎)、升麻3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槟榔1.5克(研末冲服)、红花0.3克、炙甘草0.3克,水煎服。 近人常把各药用量适当加大,可参照原方精神及具体证候,灵活运用。 本方主治幽门不通,胃 ...
分类:    2015-12-11 21:14
名老中医之路-李斯炽教授治学纪要
李克淦 【李斯炽小传】李斯炽(1892~1979),成都市人,生前系成都中医学院教授、院长。二十三岁在四川高等师范作理化助教时,便立志献身于中医事业。通过刻苦自学,终于夙愿得偿。毕生矢志振兴祖国医学事业,曾对 ...
分类:    2015-12-11 21:14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系因风伤卫气,遏闭营血,营热内郁,发于肌表所致。 【脉证机理】 本病起于内有湿蕴,外感风邪。风伤卫气,卫气敛闭,遏逼营阴,营郁化热。营热外发,透出肌表,而现红色斑点,形似丘疹之状,高起顽硬, ...
分类:    2015-12-11 21:14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21 讲太阳蓄血证(1)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课。 上节课谈了太阳蓄水证,也谈了太阳蓄血证的第一个证候,桃核承气汤证候。对太阳蓄血证来说,我们不妨作一下回忆,它的成因可以是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影响了膀胱的气化机能,也可以是在患太阳 ...
分类:    2015-12-11 21:14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手与经络的关系
第二节 手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在人手有六条经脉循行贯穿。即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当手臂下垂,手心向内的方位时,它们依次分布在手背的前、中、后。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 ...
分类:    2015-12-11 21:14
名老中医之路-忆肖龙友先生
肖承悰 【肖龙友小传】肖龙友(1870~1960),名方骏,以字行。四川省三台县人,为前清拔贡,名中医师。精通文史,医文并茂,自学成医。一生精研历代中医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疗效甚高。历任第一 ...
分类:    2015-12-11 21:14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活血润燥生津汤(《成方切用》引 ...
当归6克、白芍6克、熟地6克、天冬5克、麦冬5克、全瓜蒌5克、桃仁3克、红花3克,水煎服。 用量比原方加重了1倍,需要时还可再加些。 本方主用于治疗内燥之证。内燥则血液枯少,火炎则津液不足,故见口唇干燥,皮肤皲 ...
分类:    2015-12-11 21:14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风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
风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系因营卫不和,郁于腠理,发于肌表所致。 【脉证机理】 肺主卫气,肝主营血,平人肺气肃降,肝血升发,营卫调和,卫气敛固,实肌表而固腠理,营血畅达,充脉络而温分肉,表气和调而不郁 ...
分类:    2015-12-11 21:14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手的解剖
第一节 手的解剖  手是由手骨、手肌、手的深浅筋膜、韧带以及手的血管、淋巴、神经和皮肤等组成。即皮、脉、肉、筋、骨。手的营养靠动、静脉的血液循环。手有意识的活动是受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支配。手的各个部 ...
分类:    2015-12-11 21:14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22 讲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讲到了太阳病腑证的血分证候——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的成因是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里化热,热邪和血结于下焦所造成的。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蓄血的病位,谈到了下焦,也 ...
分类:    2015-12-11 21:14
名老中医之路-忆龙友先伯
肖珙 先伯肖龙友前清拔贡,后在山东任过淄川知县和济阳知县(济阳一说枣阳,查山东并无枣阳县,系济阳县之误)。现在还有人记得他的政声,主要指的是先伯当年在办教案中,与外国神甫做斗争,颇得民心。传闻先伯在山 ...
分类:    2015-12-11 21:14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滋燥养营汤(《成方切用》)
酒当归6克、生地3克、熟地3克、白芍3克、黄芩3克、秦艽3克、防风1.5克、甘草1.5克、水煎服。 主治火热伤肺,血虚外燥,皮肤皲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风秘。 方中以当归养血润燥为主药;二地滋肾阴而补肝血,白芍泻肝火 ...
分类:    2015-12-11 21:14
第一章 手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基础
“手”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怎样强调它的作用都不会过份。人类正是靠手改造了自身,发展了自身。用手创造了今天这样辉煌的世界。  手不仅通过皮、脉、肉、筋、骨与肢体连接,更重要的是通过经络和五脏六腑 ...
分类:    2015-12-11 21:14
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面瘫(颜面神经麻痹)
面瘫(颜面神经麻痹),系因素秉肝气燥盛,外被风邪感袭所致。 【脉证机理】 平人中气健旺,肝木不郁,气血充盈,卫外秘固,风邪无由侵入,所以不患颜面神经麻痹。 素秉肝气燥盛之人,疏泄过旺,汗溺伤津,营郁外发 ...
分类:    2015-12-11 21:14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23 讲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节课的最后谈到了辩证的概念,那么谈到了辩证的治疗原则,也谈到了“病有寒热”的真假。那么今天呢,我们接着往下谈,就是对一些病证来说,它有表证和里证,表、里、先、后,把握什么样 ...
分类:    2015-12-11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