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针灸类
订阅

针灸类

普济方·针灸-卷二-六节藏象论
夫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响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 ...
分类: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诸经贯舌并取廉泉辨
黄帝针经曰。手少阴之别。名通理。系舌本。是少阴之正系舌本。是太阴之正贯舌本。足太阴之脉散舌下。足少阴之脉侠舌本。针经云。足阳明之脉。根于厉兑结于廉泉。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退场门 ...
分类: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辨陷下则灸
针经云。陷下则灸之。天地间无他。惟阴与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异法方宜论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为冬寒大王 ...
分类: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论五脏六腑治证
假令胆病。善洁。面青。善怒。得弦脉。人病心下满。当刺胆井。如见善洁。面青。善怒。 脉又弦。人病身热。当刺肝荣。如根据前色脉。人病体重节痛。当刺胆俞。如见善洁。面青。 善怒。脉又弦。人病喘咳寒热。当刺胆经 ...
分类: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灸刺禁忌论
凡用灸刺。当先别其所宜。有偏宜刺者。若天柱、素 、禾 、肩贞、乳中、周荣、腹哀、中冲、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殷门、承扶等三十一穴是也。有偏宜灸者。若络却、玉枕、承灵、角孙、神道、膏肓、会阴、横 ...
分类:    2015-12-9 22:22
普济方·针灸-卷二-奇经八脉论
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曰之奇经。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 夹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 ...
分类:    2015-12-9 22:21
普济方·针灸-卷二-热病灸刺法论
黄帝治热之穴。五十九 。头上五行。行五。谓督脉所过者。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共五穴。为一行。两旁各一行。谓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各二。共十穴。又次两旁各一行。谓临泣、目HT 、正营、承灵、脑 ...
分类:    2015-12-9 22:21
普济方·针灸-卷二-针经直说
踝中(腕骨是也) 肩解(背后缝是也) 手阳明大肠经。 上柱骨(缺盆外横骨是也) (颧外是也颧谓项骨) 足厥阴肝经。 足跗(足面是也) 胁(膝下是也) (屈心是也) 巅(顶心是也) 人迎(气颡上两旁动脉是也) 股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二-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邪。果是血邪。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 龠。此说特未契理。 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主。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尝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邪。答曰。气血经历之路也。故曰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九针式
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者宜此。圆针。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气满宜此。 针。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眇宜此。锋针。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煮针法
危氏方云。用乌头一两。去尖。巴豆一两。硫黄麻黄各半两。木鳖子十个。同入瓷石器内。水煮一日。洗泽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折量取穴法
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病患男左女右。取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为一寸以薄竹片点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长身短。或身长手短。或人长胸腹短。或人短胸腹长。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离分肉之间。动脉之中。是溪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点穴法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毋令拳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坐点则坐针灸。立点则立针灸。反此,则不得其穴耳。 又云。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虚忍痛楚之苦。若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孔穴相去法
甲乙经云。自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穴。或云。第一椎上。更有大椎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虚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 二十一椎长三尺法校之。则止节云椎。每椎节长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于膂 ...
分类:    2015-12-9 22:20
普济方·针灸-卷三-点灸法
千金方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解节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决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许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长。或手短而身长。或胸腹短。或胸腹长 ...
分类:    2015-12-9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