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针灸类
订阅
针灸类
下级分类:
金针秘传
|
刺灸心法要诀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神书
|
针灸素难要旨
|
针灸问对
|
针灸易学
|
针灸资生经
|
普济方·针灸
|
子午流注说难
|
宋本备急灸法
|
推拿抉微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炙膏肓腧穴法
普济方·针灸-卷三-补泻法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荣 之处。弹而弩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薄。灸之不欲过多。须根据经数也过谓余病。则宜根据之。若脚气。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根据此经数。则卒难愈疾。小品论灸有八木火。明堂论灸之补泻法。若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迎随补泻法
经云。东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而补北方。何谓也。此实母泻子之法。非只刺一经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实。泻心火之子。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其平矣。五脏皆根据此而行之。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真言补泻手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针至分寸。待针头沉紧。时转针头。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头沉紧。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谓一手急捻孔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6
普济方·针灸-卷三-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法
夫泻必用方。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及复候其方吸而转。及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夫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谓行不宜之气。移未复之脉。故刺必中其荣。又复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5
普济方·针灸-卷三-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内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 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5
普济方·针灸-卷三-生成数法
冷补之时。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出。自觉热矣。当热泻之时。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5
普济方·针灸-卷三-手指补泻法
经云。凡补泻。非必呼吸出内。而在乎手指何谓也。故摇、动、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是也。略备于后。 动 动者。如足不能行。将针伸提而已。 退 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4
普济方·针灸-卷三-呼吸补泻法
补泻者。言呼吸出内以为其法。补之时。从卫取气也。取者。言其有也。素问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4
普济方·针灸-卷三-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然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4
普济方·针灸-卷三-经络取原法
本经原穴者。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作来应手而纳针。吸则得气。无令出针。停而久留。气尽乃出。此拔原之法也。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4
普济方·针灸-卷三-王海藏拔原法
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针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手太阴之原出于太渊。手少阴之原出于神门。手厥阴之原出于大陵。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3
普济方·针灸-卷三-经络俞穴配合法
五脏六腑。各有井荣俞经合。腑为阳。脏为阴。阳主表。阴主里。故为阴阳荣卫相合。 其中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阴荣丁火。阳荣壬水。阴俞己土。阳俞甲木。阴经辛金。阳经丙火。 阴合癸水。阳合戊土。故阴阳俞荣而各不同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3
普济方·针灸-卷三-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
手太阴肺之经 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 所生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 ...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3
普济方·针灸-卷三-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能知迎随。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别阴阳。阴阳者。知荣卫之流行逆顺。经脉往来终始。 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取之。安得无实。此谓迎随补泻之法。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2:13
1
2
3
4
5
6
7
8
9
10
... 109
/ 10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