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针灸类
订阅
针灸类
下级分类:
金针秘传
|
刺灸心法要诀
|
针灸大全
|
针灸甲乙经
|
针灸神书
|
针灸素难要旨
|
针灸问对
|
针灸易学
|
针灸资生经
|
普济方·针灸
|
子午流注说难
|
宋本备急灸法
|
推拿抉微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炙膏肓腧穴法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中蛊
桔梗(微温) 鬼臼(温。微寒) 犀角(寒。微寒) 斑蝥(寒) 芫青(微温) 射罔(温。 大热)鬼督邮(平) 葛上亭长(微温) 白 荷(微温) 败鼓皮(平) 蓝子(寒) 羊角(温。微寒)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2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二十六、哕
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连,复出于胃故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阳。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2
子午流注说难-下卷-调和营卫手法
补泻寒热升降。正手法用毕时。针下轻松。病患痛苦轻减。将出针时。先用调和营卫手法。先和营(一)气。后再调卫(一)气。和营气针在地部。不分阴日阳日。和营皆用六数。调卫皆用九数。和营用口呼吸。调卫用鼻呼吸。 ...
分类:
子午流注说难
2015-12-9 20:52
针灸甲乙经-卷五-针灸禁忌第一(下)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及,反为大贼,内伤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2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出汗
麻黄(温。微温) 葱白(平) 干姜(温。大热) 葛根(平) 石膏(微寒。大寒) 贝母(平。 微寒) 吴茱萸(温。微温) 桂心(大热) 附子(温。大热) 豉(寒) 生姜(微温) 薄荷(温)蜀椒(温。大热)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一-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图缺) 本神二穴。在曲差旁寸半。一云、直耳上入发际四分。针二分。灸七壮。(二说相去远矣。可疑。千云。耳正直上入发际二分。) 丝竹空二穴。一名目 。在眉后陷中。针三分。留二呼。宜泻不宜补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0:52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二十七、唏噫
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补足太阳,泻足少阴。 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2
子午流注说难-下卷-用针脉法
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见经文。不 ...
分类:
子午流注说难
2015-12-9 20:52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止汗
麻黄根(微寒) 半夏(生。微寒。熟。温) 牡蛎(平。微寒) 杜仲(平。温) 枳实(寒微寒) 菘萝(平)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2
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黄帝问曰:九针安生?岐伯对曰:九针者天地之数也。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故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四时,五以法五音,六以法六律,七以法七星,八以法八风,九以法九野。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2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一-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图缺) 上关二穴。一名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动脉宛宛中。灸七壮。艾炷不用大。箸头作炷。若针、必须侧卧张口取之。乃得。禁针深。问曰、何以不得针深。岐伯曰、上关若刺 ...
分类:
针灸资生经
2015-12-9 20:51
针灸素难要旨-卷二下-二十八、振寒
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分类:
针灸素难要旨
2015-12-9 20:51
子午流注说难-下卷-针效
用针大要。诊脉后先辨其表里虚实寒热。久病暴病。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或病六腑。或病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大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诸原穴(本名俞穴)。针以出病。藉用谷气托邪外出。故灵枢法天篇称九针十二原也。五脏 ...
分类:
子午流注说难
2015-12-9 20:51
针灸甲乙经-卷五-缪刺第三
黄帝问曰: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乃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 ...
分类:
针灸甲乙经
2015-12-9 20:51
普济方·针灸-卷十七-吐药
恒山(寒。微寒) 菘萝(平) 乌梅(平) 盐(寒) 砒霜(平)
分类:
普济方·针灸
2015-12-9 20:51
1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 109
/ 109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