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内科
订阅

内科

裴正学:“四二平”方治肺胀
  阻塞性肺气肿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并发症。中医无肺气肿病名,但按其临床表现,当属 “肺胀”范畴。  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教授在治疗阻塞性肺气肿方面有独到见解,总结出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经验方“四二平” ...
分类:    2015-12-4 05:07
针药并用止频繁呕吐
 呕吐为临床常见症候之一。中医常责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金匮要略》专设“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一篇,阐述了呕吐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近日, ...
分类:    2015-12-4 05:07
叶天士妙用萝卜籽
清朝年间,苏州府有位姓杨的富家公子,年已三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一次,这个杨公子为了嫖妓,偷着花了家里一千两银子,被父亲发觉后挨了一顿骂。他本来就身体虚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开始 ...
分类:    2015-12-4 05:07
雷昌林解表清里活血消冠心病气喘
  郭某,女,76岁,1990年5月25日初诊。  主诉:胸部憋闷气喘20余日。在综合医院一直诊断为冠心病,查心电图: 1.低电压;2.心肌供血不足。胸透:1.慢支,2.肺气肿。用消炎、强心、扩张血管等药治疗但疗效不著, ...
分类:    2015-12-4 05:07
二陈汤加味治支气管炎
  哈某,男,68岁,于2012年10月19日初诊。  主诉:慢性咳、痰、喘2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短1周。患者咳嗽、咯白痰20余年,以清晨起床后为主,多发于冬春季节,严重时一年四季均有症状。1周前,患者晨练受凉后, ...
分类:    2015-12-4 05:06
凭脉辨证除寒积腹痛
  李某,男,47岁。  主诉:腹胀、腹痛1周。伴见大便偏稀,1日2~3次,量少不畅;排气少,自觉有气上攻胃脘、两胁。腹部怕凉,喜暖;语音重浊,神色不衰。查体:腹壁软,弥漫性压痛,无固定压痛和反跳痛。舌根苔 ...
分类:    2015-12-4 05:06
解郁清心安神治失眠
  随着社会环境、工作竞争、生活起居及饮食习惯等的改变,失眠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以青中年脑力劳动者居多,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早醒,甚者彻夜难眠,因睡眠质量差 ...
分类:    2015-12-4 05:06
熊继柏治疗急症身如虫行案、高热并发斑疹、黑汗案
  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课题组的组长,笔者与熊继柏教授交往多年。他的言传身教加深了笔者对中医的理解。本文试图以熊继柏临证的诸多医案为依据,展示真实确切的中医疗效。   ...
分类:    2015-12-4 05:06
肝病多攻伐 气虚不可忘
  患者刘某,女,42岁。自诉:肋痛肋胀3月余,口苦心烦,夜寐多梦,易惊,疲乏无力,但食欲及消化均正常。笔者思之再三,认为患者病位在肝,疑有肝气虚弱之象。但中医有“肝无补气”之说,症虽有虚,仍当以舒肝养 ...
分类:    2015-12-4 05:06
张德英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医案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张德英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近40年,提出了“脾实”理论,并认为“脾实”乃当今疾病流行新趋势之原因。张德英说,中医理论认为:膏粱厚味,酿生痰浊。可见,痰浊为水谷之乖变,而生于中土,为土家 ...
分类:    2015-12-4 05:06
胡椒作药引 治好胃寒证
明代温补派大医家张景岳老来得子,50岁时第一个儿子才出生,两年后有了第二个儿子,到小三儿出生时,他已经54岁了。 小三儿是正月出生的,那年秋天白露时节,刚刚半岁的他不慎外感风寒,又吐又泻,张景岳开了些温脾 ...
分类:    2015-12-4 05:05
张介眉巧思治脑鸣
 张介眉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巧思治疗心脑血管、脾胃等科疑难杂症。笔者在此整理1则他巧思治怪病的案例,以飨同道。  周某,女,46岁。  诉受风后突发脑鸣,声 ...
分类:    2015-12-4 05:05
泻子法除病毒性肝炎二案
  治疗病毒性肝炎,不可囿于见肝治肝、见肝治脾的常规思路。笔者运用清代医家王旭高的“泻子法”,并选用吴鞠通之清宫汤来治疗,效果显著。  病案一  张某,男,20岁,2008年11月23日初诊。  患者毕业体检时发 ...
分类:    2015-12-4 05:05
升降散调理气机愈肝病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但是运用发挥最大的却是清代的杨栗山,后世医家对此方的推崇是与杨栗山的发挥分不开的。  升降散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 ...
分类:    2015-12-4 05:05
裴正学治疗再障经验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形成三系细胞减少,引起出血、发热、感染、贫血等症状的疾病。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控制感染,输血纠正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措施。裴正学 ...
分类:    2015-12-4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