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七-脱肛
2015-12-10 22:08| 发布者: 黑巧克力| 查看: 16| 评论: 0
翁(六五) 湿热皆主伤气,气下陷坠肛而痛,溲溺后,阴囊筋牵着于肛,其痛为甚,夫厥阴肝脉绕阴,按脉濡弱,决非疏泄主治,议进陷者举之,从东垣补中益气汤。(湿热气虚下陷) 孙 面色痿黄,腹痛下血,都因饮食重伤脾胃,气下陷为脱肛,经月不愈,正气已虚,宜甘温益气,少佐酸苦,务使中焦生旺,而稚年易亏之阴自坚,冀有向安之理。(气虚下陷) 人参 川连 炒归身 炒白芍 炙草 广皮 石莲肉 乌梅 又 肛翻纯血,不但脾弱气陷,下焦之阴亦不摄固,面色唇爪,已无华色,此益气乃一定成法,摄阴亦不可少,然幼稚补药,须佐宣通,以易虚易实之体也。 人参 焦术 广皮 白芍 炙草 归身 五味 升麻(醋炒) 柴胡(醋炒) 某 便后,少腹痛肛坠,溺则便滑,肾虚不摄。(肾气不摄) 熟地炭 五味 萸肉炭 茯苓 炒远志 炒菟丝子 某 肛坠尻痛,利多伤阴。 熟地炭 五味 茯神 炒山药 炒楂肉 炒菟丝子 煎送禹粮石脂丸。 王(六二) 阳气下陷,肾真不摄,肛坠气泄如风,向老下元阳惫,非升柴能举其陷。 人参 鹿茸 补骨脂 炒大茴香 茯苓 调入阳起石三分。 吴(五六) 脱肛漏血,遇劳即发,病经十六载,色萎黄,背脊痛,诊脉尺中下垂,法当升阳摄阴,兼理奇脉。 斑龙丸加五味子,蜜丸。 徐评 脱肛多由浊气下降,湿痰毒火合并为害,故肿痛异常此实症也,必清其大肠之火,而用外治之药以收之,无不立愈,其有虚人病后清气下陷,则用补中益气之法以提之,十不得一者也,乃不论何因,俱用升提收敛之法,肛门之痰火浊气,将升提而置之何地耶,又脱肛之疾属热多,又用温燥,更非所宜。 |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痿下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七-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