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复制链接]
查看2254 | 回复13 | 2003-8-6 08: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年前,每2000人中也许会发现一个久卧不起,或是一瘸一拐的中老年人在街上溜跶,他们见人还很不好意思,好象会怕别人说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
    如今,社会进步了,生活提高了,观念增强了,医学发展了,可躺在床上不得起卧,拄着拐杖,满街摇摆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老年、中年,男的女的,胖的瘦的,血压高的,血压低的,条件好的,营养差的,城市的,农村的,官员、百姓,无其不有,甚至不少青少年也患了半身不遂,活动障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忌烟忌酒则避免发生脑血栓,可那些根本就不沾烟酒的人又为什么发病呢?有人说是现在的化学药物用于种植作物的原故,可人人都是吃的这些粮食,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发病呢?还有人认为与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等等有关。
    不管什么因素,总的说是发病率越来越高,反复率也越加增多了,相对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也随之增多,但无计事,根治的却很少,在某些地区,甚至几十人中,或是在一家人中就有一个或几个不能自理或活动障碍的半身不遂病人;预防、预防、再预防,就在医务人员里面,也不少这样的人物。那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中风的增多,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呢?请看下面的论述:
    一、先说“中风”,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无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与“风”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以中风命名。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等疾病,可属“中风”范畴。
    二、中风的发生:中医学认为,多由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湿痰内盛,复因情志、饮食、劳累、外感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经脉失于濡养,或痰浊蒙蔽清窍,横窜经脉;或阴亏于下,肝阳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蒙清窍,横窜经隧而卒然发病;其病机虽然复杂,但可用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加以概括。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极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血逆乱。
    据上所述,不难看出“中风”的产生原因,也可找出中风的发病因素了。也就是说,长期的心神焦虑、心急心烦等等可致心血不宁,心气不足,心脏的气血两亏;长期的气恼、气怒、闷闷不乐、争强好胜等等可致肝火过盛,肝风内动,血失收藏,肝阴不足等等;长期的劳累,紧张的甚至是经常性的超时工作,造成肾脏虚损,肾阴亏损,肾阴不足等等,此时则造成肾水上泛、下心下移,水火不相容,在体内交争,更有肝风内动、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于肾水交织在一起。风水火相搏,体内多生湿热,湿热生痰,痰多粘滞,滞留于经络、脏腑、筋脉之间,其病已成,只是还未发病而已。复因情志、饮食、劳累、外感等因素的诱发而突然发作,则见一发不可收拾;这时,痰火已随逆行之气上浮于清窍,气行则血行,所以痰湿随之混杂于血液之中,其粘滞造成了血液流通不畅,筋脉不舒,肢体伸缩不利。
    根据上述致病因素,请看一看下面的比较:
    二十年前,人们在吃着大锅饭,甚至是铁饭碗,每天除了按时上班下班,干多干少都是到月拿钱,赖汉也不会饿死的环境下生活;尽管生活不富裕,且你也这样,他也如此,天塌有大家,没急可着,你有我有,你无我无,无气可生,无急可着,很少脑怒、心烦燥急,因人而宜,能者铝合金劳,体虚一点也累不着,所以不易发病。
    如今,在经济管理一切的浪潮中,人们争先赌气,起早贪黑,东奔西跑,紧张地工作,为了生活得比别人好,拼命地工作,加班加点,稍有不如意则心烦、气恼、闷气,火冒三丈,久久不泻,一天、两天不住地紧张工作,也就遇到更多的不顺心之事,这样就应了气大伤身那句话;所以,如今是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要争口气,往上冲,一个坎坷,突然跌倒,跌倒的人多了,不顺利的事多了,发病的人也就多了。治愈后不接受教训,继续争这口气,不小心又反复发作了。所以说,中风的产生,可由六个字概括,那就是:“心急、气脑、紧张”,其发作则由于压力、冲击而致崩溃、瘫痪。
    从上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中风病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越来越不好治了


--------------------------------------------------------------------------------
志一 | 2003-8-6 1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四时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心无所住 | 2003-8-6 1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还有一条是不治之治。
现代西医治疗本病,通其血络,除其血块,复其功能皆是治标之举。气血不和,阳阴不平,虽不致于死,可也未得命本,故中风者一而再、再而三。是治也,欲本病之不多者可乎?
千金子 | 2003-8-8 1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以上议论全错。
第一,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
第二,以前的人均寿命是30余岁,现在是七、八十岁;
第三,以前发生卒中死亡率可能要高,现在死亡率可能要低。
心无所住 | 2003-8-8 19: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下面引用由千金子2003/08/08 11:18am 发表的内容:
以上议论全错。
第一,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
第二,以前的人均寿命是30余岁,现在是七、八十岁;
第三,以前发生卒中死亡率可能要高,现在死亡率可能要低。
搞理论的出身?没上过临床??
千金子 | 2003-8-10 10: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这是中医的致命之处。
千金子 | 2003-8-13 1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中医和逻辑学 
我知道中医的课程设置里有大量的西医课程,但我不知道中医学院里有没有那个专业设有逻辑学课程。
但我要说,从网上师哥们的贴子(有些贴子专业水平可能是很高的)来看,这些中医学院出来的人,逻辑学水平实在是十分欠缺。当然,我要先说sory!
比如川耗子挑战中医权威的贴子:他所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烧裤裆散,一个是人肉做药。这两个例子,就与“权威”与否,毫无关系。前者也许可以用来论证中医不讲卫生,而后者可能用来论证的,就只能是伦理问题了。因为张仲景和李时珍可以说是权威,但并不能推出他们写的任何东西都是权威性的。孔孟圣人也放屁,我们不能说他们放的屁也神圣;张仲景和李时珍也放了一点屁,我们是不是要对他们放的屁也进行挑战呢?或者,医圣就没有资格放屁呢?何况,烧裤衩治病并非毫无道理,割肉疗亲也是始于孔孟之徒,《本草纲目》是辞书性质,求全求齐,收录人肉无可厚非。
再如说现在中风多了,我跟一贴发表一点不同意见,心无所往便说是我不懂临床。其实《论:“中风”的增多(转贴)》本身只能说是科普性质的理论文章,依据的是大街上起眼一看,与临床没有一点关系,心无所往大虾也没有举出临床的例证。我不知道怎么能从中医的临床实践中推出上述“中风”的增多的结论。
看来中医里是分派的,一是理论派,一是临床派。我不知道实际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分法,但我在网上看到的这些临床派,逻辑学知识实在只能说是小学生水平,有时文理边都不通,实在是不敢恭维。偏要来探讨理论问题,岂不贻笑大方。不过只要自我感觉好,别人不来揭痛,倒也没什么?你治好了很多病例?同样也可以说你治坏了很多人的病。有些病,就是医生治出来的。我就看见有中医治死人的,焉知不是你?
当时,谁叫我们的中医的祖辈就不讲逻辑呢?徒子徒孙岂能不肖。
不过我还是劝大家找一本形式逻辑看一看,不然,开口闭口色白入肺,草茎中空象人的筒筒骨,气轻上天,如何会有中医药现代化来。
心无所住 | 2003-8-13 2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下面引用由千金子2003/08/13 10:27am 发表的内容:
看来中医里是分派的,一是理论派,一是临床派。我不知道实际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分法,但我在网上看到的这些临床派,逻辑学知识实在只能说是小学生水平,有时文理边都不通,实在是不敢恭维。偏要来探讨理论问题,岂不贻笑大方。不过只要自我感觉好,别人不来揭痛,倒也没什么?你治好了很多病例?同样也可以说你治坏了很多人的病。有些病,就是医生治出来的。我就看见有中医治死人的,焉知不是你?
这些话我是同意的。
别的却未必。
千金子 | 2003-8-14 1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金子在 2003/08/14 10:56am 第 1 次编辑]

今天早晨看中央台健康之路,是北京安贞医院的,说脑卒中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40--55岁的发病率为近十万分之十。说原因有三,高血压、烟、酒。
yy9903132 | 2003-8-14 2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中风”的增多(转贴)

我国上亿人有“高血压”


   新华社南宁10月7日电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在威胁人们生命的急症中,最可怕的是脑卒中和急性冠心病。这种急症死亡率极高,然而您是否知道,高血压正是它们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高血压还会引起严重的中风、肾功能衰竭、左心室肥大、心率失常、动脉硬化、猝死等。它是破坏心、脑、肾器官的“无形杀手”。
  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65%有高血压病史。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教授朱立光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尽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但人们对其危害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
  在不久前结束的亚太地区药物控制高血压病研讨会上,英国皇家医学院一位院士在报告中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的高血压病人没有诊断出来,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者中,血压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仅占半数。我国更低,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足5%。
  高血压根据致病因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如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父母有高血压病史、缺少运动、摄入过多食盐、烟酒过度等,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失调,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血管舒张作用发生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或血液循环容量增加,久而久之形成了高血压。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平稳降血压最好办法:运动和节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