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再答刘方柏同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再答刘方柏同志
[复制链接]
352
|
0
|
2015-11-20 22: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再答刘方柏同志
时间:2015-08-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效霞
?“方证相对”学说是在彻底否定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20世纪初,当时中医学界绝大部分学者都明白:“方证相对”其实就是“废医存药”的代名词,所以几乎无人响应与赞同。
?“方证相对”学说否定病机理论,从某种程度说,即回到中医学还未形成理论医学之前的“经验医学”,是中医学的倒退。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刘方柏同志读罢笔者于2015年6月26日在《中国中医药报》“学术与临床版”发表的《病皆与方相应与方证对应无关》一文后,于7月15日同版发表《仲景之方 因证而设》提出商榷。7月22日,笔者在同版以《方与证之间的基础是病机》一文回应之;8月6日,刘方柏同志又发表《方对应的是已包含病机的证》与笔者再次商榷(以下简称《刘文》),细阅之后,令笔者如鲠在喉,不得不再次撰文以作答。
“方证相对”否定中医基本理论
《刘文》写道:“‘方证相对’在当今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便早已不可动摇地确立了,这是对千百年来无数医家践行奉信这一法则的彰显”“‘方证相对’早已成为中医积千年历史厚度,融今人研究心血的一大成果。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已成为了中医学的表征。”
笔者认为,这一由“方证相对”提倡者发明的“高论”,实属大谬不然。
笔者早已指出:1911以前的中国医家,没人提及“方证相对”,故“方证相对”绝对不可能是“中医学的表征”。
事实上,第一个提出“方证相对”的医家系日本汉方医学家吉益东洞。他在1764年刊行的《方极?序》中说:“仲景之为方也有法,方证相对也,不论因也。”之所以认为仲景《伤寒论》制方用药之法是“方证相对”,乃因吉益氏认为“医之学也,方焉耳”(《类聚方自序》)“《伤寒论》唯方与证耳”“医之处方也,随证以移,唯其于同也,万病一方;唯其于变也,一毒万方”(《类聚方?凡例》)。这种根据疾病外在表现的症候与方剂直接对应,不必审其病机的所谓“方随证转”“定证定方”,即吉益氏提出的“方证相对”说的真实内涵。
截至目前,国内学者在介绍吉益东洞及其“方证相对”学说时,均未明确指出其是在将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都彻底否定的基础上,才提出“方证相对”的。这些观点与论述,集中体现在吉益东洞的门人鹤冲元逸于延享四年(1747)编集东洞医说而撰就的《医断》一书中。
如其论“经络”:“十二经、十五络者,言人身气脉通行之道路,医家之所重也。然无用乎治矣,是以不取也。如针灸法,无一不可灸之穴,无一不可刺之经。所谓‘所生’‘是动’‘井荥俞经合’等,亦妄说耳,不可从也。”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有心者可自查之。
当我们知道和了解了吉益东洞把中医基本理论都斥为“空谈虚论”、皆属“虚妄无用”,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批判之后才提出“方证相对”时,中医学人还会不明就里、盲目跟风般地崇拜、追随所谓的“方证相对”么?
“方证相对”最初响应者寥寥
20世纪初,以研究《伤寒论》为特色的“古方派”开始崛起,这一点给近代中医学界以很大启发,特别是在“改进中国医学,假道日本较欧美便捷”的思想指导下,“古方派”“方证相对”说得到了占据中医学界主流位置医家的赞同和认可,代表人物便是“中医科学化的干将”——陆渊雷。
陆氏对日本江户医学的几位名家颇为推崇,尤其服膺吉益东洞,在其所著《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中,大量引用吉益东洞的观点与治验。由于二书最初作为上海中国医学院的教材使用,遂使得“方证相对”说逐渐在中国得以宣扬,并影响了一大批中医学人。
然而,当时中医学界绝大部分学者都明白:“方证相对”其实就是“废医存药”的代名词,所以几乎无人响应与赞同。
事实上,日本学者早就指出,明治维新后勃兴的汉方医学,“临床行使治疗与处方权的只限于取得西医执照的医师”,当代的汉方医家已然“不可能从头学起,《伤寒论》符合快、实用的要求”——换言之,“古方”之所以走俏,是被当成了“快餐食品”(《再介绍日本汉方古方派的学术观点》廖云龙译)。
了解这些实情后,我们还会赞同“日本汉方大有超过中国发展之势”的说法吗?
“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
进入21世纪后,“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成为名老中医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看法。在此情况下,一些“经方”研究者错误地认为将《伤寒论》的“方”与“证”一一对应,就是“辨证论治”特色的体现,并利用网络或傍附师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方证相对”热潮。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年轻学者李宇铭在《伤寒治内方证原意》一书中说:“日本古方派的吉益东洞认为‘《伤寒论》唯方与证耳’,亦即是认为《伤寒论》的方剂理论,没有病机,而只有方药以及证候的对应关系。这种否定《伤寒论》具有病机理论的思想,至今在中医界仍十分流行,甚至提倡‘抓主证’,即是每一首经方抓住最主要的一个症状即可使用,抑或提倡‘药证’,即见某一症状即可用某一药物。这种思想,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中医的倒退,即回到几千年前中医还未形成理论医学之前的‘经验医学’,只凭经验针对症状用药,而不考虑疾病原因。”(责任编辑:
高继明
)
中医学
,
中医药
,
代名词
,
医学界
,
五行
相关帖子
•
白血病的中医药如何诊治 如何预防白血病
•
白血病治疗药物有哪些 有效吗
•
白血病中晚期还能治好吗 白血病有什么食疗方法
•
治疗白血病的药物有哪些 疗效如何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多少类型 有哪些治疗方法
•
淋巴瘤化疗能治好吗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医疗方法吗
•
非霍奇金淋巴瘤iv期严重吗 怎么对淋巴肿瘤患者进行护理
•
淋巴瘤哪里治的好 淋巴瘤患者在治愈后会不会复发
•
沈志祥对淋巴瘤有什么认识 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
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是不是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尊生保健
【小渔夫】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