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同赴国难 共承时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同赴国难 共承时艰
[复制链接]
317
|
0
|
2015-11-21 1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同赴国难 共承时艰——纪念爱国志士上海妇科名医蔡香荪先生
时间:2015-08-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素英
蔡香荪(1888年-1943年),名章,字耀璋,是上海蔡氏妇科的第六代传人。他秉承祖业,学贯中西,肄业于同济大学第一期。早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任上海市国医公会委员、上海中国医学院副院长等职。蔡香荪医术高明,一生行善,不仅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名医,更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抗战志士。
安置灾民,救护伤痛
1932年1月28日,日寇侵华,烧杀淫掠,哀鸿遍野。狂轰滥炸,生灵涂炭。十九路军及第五军等,奋起反抗,日寇多次受挫,战况惨烈。位于上海东北角的江湾首当其冲,全镇的房屋十之八九化为焦土,著名的蔡家花园和故宅亦毁于战火,所藏文物丧失殆尽。蔡香荪不顾自己身家的安危,唯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积极筹办难民收容所,安置灾民,每日供应稀饭两餐,以缓解饥寒。并及时组织江湾爱国青年成立救护队,迅速筹措器材药品,夜以继日地出入枪林弹雨之间,冒死抢救伤员。设立临时救护所于江湾保宁寺内(今上海市公安街保宁路口),精心救治护理伤员,以保存抗战的有生力量。
在战事结束以后,又迅速组织掩埋队,多方筹款,安葬殉难军民尸骨一千三百余具,同时在江湾镇北长沟湾崇善堂附近(今场中路忠烈桥西堍),建立起“一·二八忠烈墓”,亦即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及友军的长眠之所。二年以后,又增建纪念碑及石坊。碑文由沈鸣时所撰,坊额为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忠烈千秋”四字。中间坊柱上的挽联为蔡香荪所撰:“蓦地撼波涛,七尺残躯,至死不忘汤誓。连江黯风雨,一坯封土,招魂忍读楚辞”。这一为袁希濂书写的挽联登载于1936年1月29日的《申报》上。该碑及忠烈墓后于1937年八·一三之役被日寇炸毁,原有照相留影及拓片,亦毁于日军清乡时期。(据传碑文铜牌现存于上海徐家汇图书馆)。
有感于蔡香荪爱国爱民。见义勇为的壮举,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及军长蔡廷锴十分钦佩,特制金丝锦匾相赠,该匾深蓝色,真丝手工制成,以金线精绣“急公好义”四字,上款“蔡君香荪惠存”,下款为二位将军题识。此匾历经浩劫,珍藏至今已近70年,今天视之仍然金光灿烂,鲜艳夺目。当年军民群情激昂,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情景,似犹历历在目。蔡香荪之子即蔡氏妇科第七代传人蔡小荪教授将其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以资永久保存展出,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防疫挖井,接济药品
1933年,即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二年,江湾疫病流行,不少人死于非命,蔡香荪意识到大兵之后必有大疫,为及时控制疫病流行,他捐资创办江湾时疫医院,并亲任董事长,免费为百姓急救治病。后又增立多科,并设病房,救人无数,善举大义为乡里称道嘉许。为此,国民政府内政部也为他颁发了“热心捐资兴办卫生事业”一等金质奖章。
1930年左右,有洋商在江湾设威士制革厂,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河水,影响居民生活,蔡香荪委托同学黄胜白延请同济大学德人化学师巴尔德检验水样,以商团名义向洋商交涉,迫使其几经改善,但最终仍不堪饮用,乃自己捐资并筹款在江湾营造了两口大型自流井,为老百姓解决了饮用水问题。此外蔡香荪还创办江湾救火会并亲任会长,获得过沪上的消防奖章。蔡香荪可谓守望了江湾平安,造福于一方人民。
1937年夏,日寇再次于华北宛平挑起事端,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不久在八月十三日籍上海虹桥机场挑衅,发动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忍无可忍,奋起抗战,屡挫敌寇。蔡香荪继一·二八之后,又积极筹办难民收容所,安置灾民。并及时组织江湾爱国青年,成立救护队,自任队长。捐资添置医药用品及救护器材,并购置了一辆旧卡车,由副队长谈益民率领,驶赴前线,废寝忘食,在枪林弹雨间,冒死抢救伤员共约四千余人,为上海红十字会各救护队之冠,由此获得红十字会的救护奖章,当年的红十字会年刊均有记载。上海沦陷后,红十字救护队随军撤至浙江省德清县,蔡香荪继续接济医药用品,始终不辍。
营救志士,拒辞任职
日伪时期,蔡香荪不顾诊务繁忙,凭借自己的声望,营救了不少革命志士与中共党员。如江湾同乡刁庆恩与江湾士绅均参与抗敌,后来转入地下,继续宣传抗日,印发《明灯》半月刊小册子,对敌伪口诛笔伐。后因叛徒告密被日寇逮捕关押于日军宪兵司令部,严刑拷问仍坚贞不屈。蔡香荪闻讯后,忧急如焚,多方营救,并求助于老友赵厚生(赵在汪伪时曾任教育部长、上海大学校长),将刁营救出狱。他不顾个人安危,把遍体鳞伤的刁庆恩藏在家中,为他治疗。伤愈后又资助其与妻儿避走尚未沦陷的安徽屯溪。蔡香荪还营救过中共地下某电台台长和多名地下党员。
1943年夏,蔡香荪因忧国忧民,积劳成疾,尝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幸于8月28日与世长辞,未能目睹敌寇败降与国土回归,遗恨绵绵。蔡香荪谢世后,常有病家痛哭灵前。当时宝山同乡会挽联云:“生佛崇乡闾,合境万民齐下泪;良医传世业,弱龄令子克承家。”避居皖南的刁庆恩闻耗恸哭,寄诗“哭亡友蔡香荪先生”云:“欲觅桃源学避秦,流亡千里逐风尘,故乡久矣无消息,何意惊传噩耗频。坚贞诚笃式乡邦,义粟仁浆洒不遑,寿世神方欣继武,人琴俱寂剧堪伤。记曾食客就高门,二十余年无闲言,最是难忘风雨夕,殷殷慰我酒盈尊。世运方新曙色开,缘何辞别赴泉台,梓桑物望晨星似,不尽他年挂剑哀。”
在日伪时期,上海国医公会举行会员大会实行改选,经过全体会员一致通过,蔡香荪被选举为公会主席。但他素来爱国,对日伪同仇敌忾,岂肯为虎作伥,立辞。
蔡香荪在淞沪抗战中救死扶伤的爱国义举表现出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所具有的担当,作为上海的中医名家,他爱国爱民的善举大义堪称是沪上医界的楷模。(作者单位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同济大学
,
同盟会
,
孙中山
,
爱国志士
,
上海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相关帖子
•
民国政府要人与中医
•
近代名医--陈莲舫
•
近代名医--徐右丞
•
清代名医--张山雷
•
近代名医--秦伯未
•
近代名医--董建华
•
补肾强身片
•
高血压患者应怎样练气功(1)
•
皮肤癌会不会死人 患者放疗时饮食要注意什么
•
皮肤癌会不会死 怎么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中药方剂
肝病治疗中心
肿瘤治疗中心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临床经验
上古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