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休闲天地
›
杏林杂谈
›
“心有灵犀 ”话犀牛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心有灵犀 ”话犀牛
[复制链接]
295
|
0
|
2015-11-21 2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其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最为著名,广为传颂,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此处暂不论诗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何“心有灵犀”会“一点通”呢?这就要从“犀”说起。
诗中“犀”,指犀牛角,犀牛是一种形状像牛,颈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个、两个或三个角,生活在亚洲或非洲的热带森林中的哺乳动物。《汉书》曾记载:“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又如《战国策.楚策》中称: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由此可见,在古代犀角的身价已十分昂贵。《山海经》中也有记载有一种犀牛就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既指心中若有灵犀角中的那条白线似的的纹理,我们的心灵便能默契相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角中有贯通两端的白色纹理线是犀所特有的,普通的牛角是没有的。可见,“犀牛角”的灵异。中医也取类比象,将犀角归为一种特殊的治疗药物。《神农本草经》记载该药“气味苦、酸、咸、寒,无毒。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解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久服轻身”。《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中对犀及犀角来源功效等有详细论述,指出“犀入药有黑白两种,以黑者为胜,角尖又胜”,犀角入药是因为“通天犀角,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本草纲目》亦载:“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除了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外,犀角性味酸咸,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之功效。因其很好的药用价值,犀角在中医方剂中应用广泛,比如《温病条辨》中的“安宫牛黄丸”、“清营汤”、“化斑汤”;《外台秘要》中的“紫雪丹”、“犀角地黄汤”、“犀角汤”;《伤寒活人书括》中的“犀角大青汤”;还有“清瘟败毒饮”(《疫疹本得》),“至宝丹”(《苏沈良方》),“犀角散”(《奇效良方》),“犀角紫河车丸”(《卫生宝鉴》)等等,犀牛角均在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荀子》:“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谓‘天君’”,“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中医认为,在人体的各个脏腑之中,心是处于最高级的地位,称之为“君主”,也就是相当于古代的皇帝。《黄帝内经》当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就是说,心,是人身体当中的君主,具有主宰全身的生命活动的作用,在同一篇当中,还说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这里的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行令受过,居于胸膜之中。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的“宫”就是指膻中而言,清宫汤主治温病液伤,邪陷心包证,方中犀角取心,余者用心,意取同类相投,心能用心,以清心包之热,补肾中之水;安宫牛黄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温热邪毒内闭心包证,用犀牛角和牛黄共同清心凉血解毒辟秽开窍,使邪去“宫”安,神明得主。中医的另外两宝——紫雪丹和至宝丹,皆用犀牛角无不取其清心凉血解毒之功,临床疗效确切。
李时珍言:“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陈修园曰∶“犀角气寒,禀水之气也。味苦酸咸无毒,得木火水之味也,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者,以犀为灵异之兽,借其灵气以辟邪也”。可见,心有灵犀一点通有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只要正确利用犀角的功效,找准位点,虽有再多“阻难”,心心相通并非遥不可盼。中医的学习亦是如此。
爱情故事
,
昨夜星辰
,
李商隐
,
一点通
相关帖子
•
揭秘《红楼梦》中医药方与药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科技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杏林杂谈
传统文化
会员之家
新闻中心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