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邪正盛衰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邪正盛衰
[复制链接]
325
|
1
|
2015-11-21 2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FS:CONTENT_START]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邪气侵犯人体后,人体的正气即与其相互斗争,一方面是致病邪气对机体的正气产生损害作用,另一方面是人体正气对致病邪气产生相应的对抗,并消除其不良损伤的作用。邪正斗争的消长盛衰,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同时还决定着病证的虚实变化。因此,邪正斗争是疾病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疾病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变化,形成了患病机体或实或虚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决定了疾病的虚实性质。其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性或实性病理,而且在病程长、病情复杂的情况下还会形成多种复杂的虚实病理变化。因此,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包括虚实病机和虚实变化两个方面。
1.虚实病机
(1)实:实,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即所谓“邪气盛则实”(《素问.通评虚实论》)。邪实的形成原因,一是六淫、疫气、毒邪等外邪的入侵;二是体内有病理产物及有形之邪的滞留,如水湿痰饮、瘀血、结石、食积、虫积、燥屎等;三是由于情志内伤等原因导致的滞气,或内生之火热、寒湿等。实证,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亢盛,机体正气尚未虚衰,正邪相争剧烈,病理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亢奋、有余、不通为主要特征的实性病理变化的证候。常见的有邪热内蕴、痰浊壅盛、食积不化、水湿阻滞、瘀血内阻、腑实不通等病证,表现出壮热、狂躁、声高气粗、痰涎壅盛、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状。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疫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湿、水饮、食积、结石、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
(2)虚: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即所谓“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正气不足,包括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亏损及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衰退和抗病能力低下等。正虚的形成原因,一是先天亏虚,禀赋不足;二是后天饮食失宜或过度劳伤等;三是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疾病,日久耗伤人体的正气。虚证,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机体正气衰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减退,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应,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不固为主要特征的虚性病理变化的证候。常表现出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容憔悴、心悸气短、动则气喘、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状。虚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后期或恢复期和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过程中,以及先天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迈体虚之人。
2.虚实变化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复杂的疾病过程中,还会出现虚实病机的错杂、虚实证候的转化以及虚实本质与表象之间的真假等变化。
(1)虚实错杂:又称“虚实夹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特点是虚性征象与实性征象错杂兼见。由于正虚和邪盛的主次不同,又有实中夹虚、虚中夹实和虚实并重三种情况:
①实中夹虚:是指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实性病变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而形成。例如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伤津耗气,从而形成热盛而气津两伤之证。临床表现既有外感病实热炽盛的壮热、面赤、便秘、舌红、脉数有力的邪实见症;又兼见口干舌燥、大渴引饮及乏力等津伤气虚的表现。
[FS
AGE]; ②虚中夹实:是指以正虚为主,兼夹实邪结滞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正虚而致体内某些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瘀血等积聚而形成。如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所致的水肿,既有脾虚不运的神疲纳差、食后腹胀、四肢不温等症状,又有水湿内停,发为浮肿等表现。
③虚实并重:是指正虚和邪盛难分主次的病理状态。如久病咳喘之人,既有肺脾气虚之咳喘无力、纳少倦怠症状,又有胸闷、咯痰量多之邪实表现。虚实错杂总是在疾病的虚实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故必须明确正虚与邪实的因果关系,区别虚实之孰多孰少,以确定虚实之主次。另外,由于病邪所在部位与正气受损部位的差异,尚有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的不同病理变化。
(2)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等所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的过程,主要有由实转虚和因虚致实两种情况。由于虚实转化属于疾病传变中“病性转化”的范围,故其内容详见下节病性转化部分,这里不再重复。
(3)虚实真假:指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其临床表现出现了一些与其病机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的病理状态。可分为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①真实假虚:古称“大实有羸状”,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临床表现出某些类似虚羸的假象。此多由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或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致使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邪结聚于肠道的里热炽盛证,一方面可见到腹胀满硬、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潮热、谵语等实性症状;同时又有因阳气被郁滞,不能布达肌表的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等类似虚寒的假象。
②真虚假实:古称“至虚有盛候”,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临床表现出某些类似实证的假象。此多因正气虚损至极,脏腑功能衰退,推动、气化、激发无力所致。如脾虚运化无力,可见脘腹胀满、疼痛等假实征象。又如阳气极度衰绝,以致虚阳外越时,可见精神兴奋,面红如妆,烦躁不宁的假实之象。
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与实不是单纯的、静止的、绝对的,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虚与实也常互为因果而相互转化,并在转化过程中呈现出虚实错杂的局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尚可出现病证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虚实真假的病理变化。因此,临床分析病机时,应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认识疾病,分析病机的虚实,透过现象准确地把握邪正盛衰的情况,从而正确地确定病机的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使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不断地发生盛衰消长的变化。这种邪正盛衰变化,对疾病发展的趋势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积极抗御邪气,正气战胜邪气,而邪气日益衰减或被驱除,疾病趋于好转和痊愈的一种转归,也是许多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结局。此多由于患者的正气比较旺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或两者兼而有之所致。邪气受到遏制或被驱除,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即告终止或消失,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津液等被耗伤的物质逐渐得到补充,机体的阴阳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能力
相关帖子
•
血癌和白血病的区别是什么呢
•
白血病的传播有什么途径吗 患者应怎样饮食
•
血癌跟白血病的区别是什么
•
白血病要治多久才可以治愈 治愈时间和什么有关
•
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贫血会不会得白血病
•
白血病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
牙龈出血和白血病有联系吗
•
急性淋巴白血病分类有哪些呢
•
急性白血病m4是什么 怎么治疗
•
恶性淋巴瘤出现腹水怎么办 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ziqjyhSTR
|
2017-5-16 19: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美容之声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针道天下
亮黑亮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