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为何要阴阳平衡

[复制链接]
查看182 | 回复0 | 2015-11-22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养生为何要阴阳平衡?现在会有比较多的人想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养生,“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论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为何要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从阳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生存。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无论精神、饮食、起居的调摄,还是自我保健或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阴阳协调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人体生命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内的多种多样的新陈代谢,都是通过阴阳协调完成的。体内的各种矛盾,诸如吸收与排泄、同化与异化、酶的生成与灭活、酸碱的产生和排泄等,都在对立统一的运动中保持相对协调平衡,而且贯穿生命运动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体温、血糖、血脂、pH值等内环境因素都相对稳定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保持人体本身阴阳动态平衡。



        阳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在协调机体功能时,要特别注意情志平衡,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激,都可影响脏腑,造成脏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疾病又可反馈人的情志,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随时调整机体生理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才能维护其协调平衡的状态。



        中医养生为何要阴阳平衡?如果这种“供销”关系不协调,就会产生“生命危机”,引起过度疲劳、疾病甚至死亡。大量的生活实践已证明,不适当的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损害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疾病,最终缩短人的生命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