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什么是练养结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什么是练养结合
[复制链接]
141
|
0
|
2015-11-25 2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气功锻炼中既要重视“练”,更要重视“养”。
“练”,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摆好姿势,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等一系列的过程。
“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上述一系列有意识地锻炼以后,所出现的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注意集中的静养状态,气功界称此为“入静”。练功人在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调整,使之能深入发展。有关研究发现,在这种状态中,机体的功能渐趋协调,免疫功能也会有所增强。这种静养状态,有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有时往往一会儿就过去了。练功人可以在这方面积累经验,不断改善。“养”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在进行一系列锻炼后,还不能达到上述的静养状态,但如继续坚持下去,反而是一种消耗,会造成疲劳,引起紧张,因此这时可休息一下,准备再练,或结束练功。气功锻炼过程中“练”和“养”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若练功不认真,不注意调身、调息、调心,当然不可能取得效果。但若一味地“练”,而不考虑“养”,功效也不佳。临床上常见到许多练功人,由于心情过分急切,往往在一次练功中从头至尾不间断地进行“意”和“形”的调整控制,结果与主观愿望相反,造成不适和疲劳,体力无法支持。
每一次练功过程常常是“练”和“养”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在练功10分钟到20分钟后一般进入了松静状态,这时如感到有些疲劳或呼吸不畅就可以不再去注意“三调”,充分体会和享受松静带来的轻松舒适感,稍过一会儿可以再采用一些方法进一步调整,使气功状态进一步深化。这样“练”中有“养”,可以使火候恰到好处,不致带来不适;“养”中有“练”,可以使养的时间延长和质量提高。如此做对练功人体力的调节和功效的提高则大有益处。
动功与静功都有内养作用,但从功效上来讲主要是依靠静功。对于身体虚弱和身患多种疾病者,尤要多以养为主。
“养”也需要情绪平稳、思想乐观、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等的配合。练功人应特别注意平时的情志修养,情绪波动往往会引起气血紊乱。临床上常可见到这种情况,病人练功很认真,功法掌握的也不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一时情绪波动,往往干扰练功的顺利进行,病情也会出现反复。因此,练功人一定要在练功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对年老多病者尤显重要。
注意力
相关帖子
•
长期趴睡对男性的生育有危害
•
自我治疗耳鸣的中医方法(1)
•
判断耳鸣是否为肾虚引起
•
“肚皮舞”招式塑造细腰美臀
•
气功减肥好吗
•
怎样对待男性更年期
•
痴呆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什么是意感相依
•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练习气功(1)
•
皮肤癌初期怎么治疗 饮食要注意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