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落枕的拔罐疗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落枕的拔罐疗法
[复制链接]
744
|
3
|
2015-11-25 22: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落枕是指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头颈转动障碍等,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迁延数周。可因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静力性损伤或痉挛;也可因风寒湿邪侵袭,或因外力袭击,或因肩扛重物等导致。一般分为风寒阻络和气滞血瘀2型。
一、风寒阻络
(一)症状
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外关、后溪。
(2)定位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2-1]。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见图3-2-1)。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3-2-1)。
图 3-2-1 风池、大椎、风门 图 3-2-2 外关、后溪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3-2-2)。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褶突起,其尖端为取穴部位,见图3-2-2)。
(3)拔罐方法 走罐、留罐、艾灸法。先在疼痛部位采用走罐的方法,走罐前在局部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罐以皮肤红晕为度,之后再在风门、风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所有穴位10分钟,每日1次,2次为l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肩外俞、风门、合谷。
(2)定位 大椎:见前。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1个椎骨之棘突下即是陶道穴,由这一穴向双侧各旁开4横指处,当肩胛骨内侧缘处为取穴部位,见图3-2-3)。
图 3-2-3 大椎、肩外俞、风门
风门:见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1-2)。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针沿颈背部轻叩罐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至皮肤潮红为止。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10分钟,每日1次,2次为1疗程。
二、气滞血瘀
(一)症状
症状反复发作,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部位固定,转动不利,肌肉痉挛酸胀,多在劳累、睡眠姿势不当后发作。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风池、大椎、膈俞、后溪、血海。
(2)定位 风池:见前。
大椎:见前。
拔罐疗法
,
枕头
相关帖子
•
肺气肿的拔罐疗法
•
拔罐的定义和作用机理
•
拔罐的介质
•
咳嗽的拔罐疗法
•
拔罐疗法的中西医机理
•
落枕的推拿疗法
•
指压法治疗落枕
•
适合拔罐治疗慢性疾病有哪些(1)
•
关于拔罐治疗的注意事项(1)
•
家庭拔罐应注意什么(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mbld3820
|
2016-12-15 1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德鲁伊,他喜欢大自然,他喜欢一切花草树木…他最后因为车祸,成了一名植物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wsyp
|
2017-12-3 00: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像猪一样的生活,但你永远都不能像猪那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mkg5674
|
2018-12-25 03: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Google去百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喀喀喀2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