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拔罐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748 | 回复3 | 2015-11-26 1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屈侧、手、面、肛门、阴囊等处。本病常因接触过敏原而引发,如化学粉尘、丝毛织物、油漆、药物等。此外,强烈日晒、风寒、潮湿等也会引发。湿疹在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可出现皮肤潮红、皮疹、水泡、脓疱,有渗出、结痂和瘙痒;慢性期可出现鳞屑、苔藓等皮损,皮疹有渗出和融合倾向。无论是急性湿疹还是慢性湿疹,常呈对称分布,且会反复发作和相互转化,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一般分为脾虚、血虚、湿热3型。
    一、脾虚
    (一)症状
    皮肤黯淡不红,湿疹如水泡,隐在皮肤内,只有搔痒才见渗水,后期干燥脱屑;多见面色差,饮食不香,胃口差,大便次数多且质地清稀,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2-1]。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2-1]。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4)。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见图5-4-3)。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血虚
    (一)症状
    症见身起红丘疹为主,搔破出血,渗水不多,剧烈搔痒可见搔痕累累,尤以夜间为主。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血海。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6-3-1)。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3-1]。
    图 6-3-大椎、风门、肺俞、膈俞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3-1]。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6-3-1]。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3)。
ipdjb | 2017-1-18 0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一抖,钱钱到手!
cbfkq | 2018-3-18 0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zxcfmv | 2019-2-7 00: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