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复制链接]
643
|
0
|
2015-11-26 1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蚕沙
其他名称:原蚕沙 原蚕屎 晚蚕沙 马鸣肝 晚蚕矢 二蚕沙
主要成分:
性状:呈短圆柱莆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枫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祛湿消肿。
生地黄
其他名称:地髓 原生地 干生地 苄 芑 牛奶子 婆婆奶 狗奶子 山烟 山白莱 酒壶花 甜酒棵 蜜罐棵
主要成分:地黄根茎主要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与0.0053%的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苏糖、4.2%精氨酸与3.O%r-丁氨酸。怀庆地黄的根茎也含甘露醇、水苏糖、0.11%的梓醇、蔗糖、4.2%精氨酸、3.O%r-丁氨酸。干地黄中分得糸列脂肪酸、β-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胡萝卜甙及S8环状化合物。地上部分含桃叶珊瑚甙、梓醇甙、二氢梓醇甙。
性状: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园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直径3-6cm,细小者则稍扁而扭曲,多为长条状,表面灰黑或棕灰色,极皱宿,具浅棕色半月形的节痕,质常柔软,干则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的呈乌黑色,微有光泽,显油润,具粘性,有时呈放射状裂隙,无臭,味微甜。
功能主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1.清热凉血 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2.养阴生津 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鲜生地打碎煎服10-30克,或打汁冲服;大生地煎服10-15克。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使用。该药使用安全,极少数病人服用生地后出现腹痛、腹泻、疲乏、心悸等反应,数日后可自行消失。生地性寒多液而腻滞,易伤脾阳而困脾气,凡脾虚有湿、大便溏稀以及阳气虚弱者不宜服用。
生地黄
,
制作
,
牛奶
相关帖子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九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八
•
验方助睡眠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三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
治咽炎秘方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一
•
桃李清胃汤
•
白血病吃什么食物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肿瘤治疗中心
亦夕醉知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