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偏方]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复制链接]
769
|
0
|
2015-11-26 1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用法用量:煎服: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后醋调敷。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蒸熟泻下力缓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可化瘀止血。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中成药:
大承气汤、温脾汤、大黄牡丹皮汤、八正散
柴胡
其他名称:软柴胡 硬柴胡 酒柴胡 醋柴胡 北柴胡 南柴胡 炒柴胡 竹叶柴胡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柴胡醇、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甙等。
性状: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枝,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cm,直径0.6-1.5cm,外皮灰褐或紫棕色,有皱纹和支根痕、皮孔,顶部有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有少数不明显环纹及芽痕;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平整的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1,和解退热:主治邪犯少阳,寒热往来;感冒发热及疟疾寒热。2,疏肝解郁: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满,妇女月经不调。3,升举阳气:适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常配补气药。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醋炒减低升发之性,鳖血炒可防其劫肝阴之弊。
不良反应和注意:1.用量过大 柴胡毒性很小,柴胡粗皂甙有较强的溶血作用,过量服用有致呕作用,并可导致少尿、水肿、大汗而虚脱。2.品种有误有用大叶柴胡代替柴胡而入丸药发生中毒死亡事故。3.过敏反应 服柴胡煎剂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身热、烦躁。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报道较多。
制作
,
植物
相关帖子
•
心律不齐女贞子验方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十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九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八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五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四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三
•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一
•
菟丝子能治淋巴瘤吗 中医治疗淋巴瘤的方法有哪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会员之家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中医内科
尊生保健
肿瘤治疗中心
亮黑亮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