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的推拿疗法

[复制链接]
查看614 | 回复3 | 2015-11-26 12: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惊风又称“惊厥”,民间亦称“抽风”。是一个证候,以肢体抽搐、两目上视和意识不清为其特征,在任何季节、许多疾病中都可发生,一般以1~5岁婴幼儿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临床上分为急惊与慢惊两种,急惊来势凶急,处理不当可使脑组织和面部机体缺氧,遗留后遗症状,严重的可引起窒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因此要及时治疗。慢惊风多因急惊失治或突受惊吓,或久痢久泻、大病后正气亏损,津血耗伤,筋脉失于滋养而致。
    惊风可受多种原因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每当高热或炎症刺激时容易发生惊风。祖国医学认为外感时邪,内蕴痰热,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虚肝旺、肝肾阴亏为其主要发病因素。临床上急惊风者,高热往往39℃以上,面红唇赤,气急鼻扇,烦躁不安,啼无泪涕,继而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症状;慢惊风者面色苍白,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休,有时在睡眠之中突然痉挛,四肢厥冷。
    按摩能疏风清热,开窍豁痰,平肝熄风,安神镇惊治疗急惊风;还能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熄风治疗慢惊风。
    【按摩疗法】
    1.开窍
    (1)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人中穴5次或醒后即止。
    (2)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O.1寸,左右共十穴,图16-2)5次或醒后即止。
    (3)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威灵穴5次或醒后即止。
    (4)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小天心5次或醒后即止。
    (5)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老龙5次或醒后即止。
    (6)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端正5次或醒后即止。
    2.止抽搐
    (1)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提拿百虫1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提拿肩井穴10次;再用拇指甲掐山根5次。
    (3)取俯卧位,用拇指、示(食)指端提拿钩拔委中穴10次。
    (4)取俯卧位,用拇、示(食)指提拿承山穴10次。
    3.解痉挛
    (1)取俯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提拿风池、肩井、承山穴各10次。
    (2)取俯卧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端自上而下直推天柱骨,至皮下有轻度淤血为度。
    (3)取俯卧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端自上而下直推脊柱100次。
    4.清热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心经、清肝经、清肾经、清肺经各100次,推三关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退六腑各100次。
    (2)取仰卧位,家人用中指指腹端揉内劳宫、二扇门、一窝风、膊阳池各1分钟。
    5.慢惊风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百会穴2分钟;再用拇指甲掐人中、十宣、斛肘、甘载、五指节、皮罢等穴各5次。
    (2)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肾经各150次,清肝经100次,推三关100次;再用中指指端揉小天心、二人上马各100次。
    (3)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5分钟,重点在中脘、气海、关元穴;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2分钟。
    (4)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自上而下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命门穴各2分钟。
尖爱情渗 | 2017-3-8 04: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这里!
cfnct | 2018-5-7 17: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佬说:今天是端午节,我请你们吃粽子,人肉馅儿的,来人呐,上木乃伊…
rgoj7938 | 2019-3-26 08: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