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拔罐治肩部疼痛

[复制链接]
查看929 | 回复3 | 2015-11-26 13: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法
    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前、阿是穴。
    阳明少阳经证: 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处痛,外展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臂臑、肩髃、阿是穴。
    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井、肩贞、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伏坐位,曲肘关节于桌上,充分暴露肩部疼痛部位,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后用中号火罐在大椎、肩髃及循经取穴位处拔火罐,留罐10~2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夏季有寒邪,易袭阳位,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致经脉和经筋的气血阻滞,故肩部有拘紧感,疼痛酸胀。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作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类经图翼》指出肩髃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针灸甲乙经》指出肩髃主治肩中热,指、臂痛。本病属筋经病变,以临近和局部穴位取穴,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加强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有较好的舒筋活血止疼之效。故针刺拔罐取大椎、肩髃及循经穴位,能疏通手三阳经之经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疏散风寒于体表,缓解肩部疼痛。
朝业宇公 | 2017-3-22 09: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mcngnmjf | 2018-5-29 1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電,李四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小李飞刀 | 2019-4-14 10: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3_41:}默认的表情好少啊。楼主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