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jackypun:由于你多次发表好文章,特奖励你5个威望!谢谢你,希望你能够继续提供更多的文章。
football20002(中国生命科学论坛区长):尊敬的朋友:值此圣诞节来临之际,衷心祝愿您圣诞快乐,万事如意。衷心感谢您对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的支持和厚爱。
《中国科技论坛> 科技争鸣》www111444:好文章阿。
《精品文化论坛>博客.杂文.学术.随笔》橄榄叶:混沌大世界,几时混沌开。昼间云飞过,夜雨轻声来。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高手大作还须静时细品。
《生命网论坛→ 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刘医生(超级版主):好。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Pet:佩服啊!
《博客网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万山红遍:收藏了
《生命网论坛→ 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刘医生(超级版主):值得学习!
《丁香园>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pengding3(丁香园主任):认真聆听中——
《生命网论坛→ 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刘医生(超级版主):还!顶!
《佛山市一健康论坛 → 健康讲座、医学交流》雪来(版主):感谢楼主深厚的文化关怀, 现代科学其实并没有脱离传统的园锥曲线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不争论:这个帖子,(作为“精华帖子”)实至名归。
《丁香园> 《健康报》在线投稿 》无用的阿吉:首先,很感激楼主一直坚持不断地提供类似内容的帖子,辛苦了。然后,也为楼主可惜了,这么多帖子,都是应者寥寥,可怜可叹。第三,文章之所以不受重视,可能是因为其中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我们这些医科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完全理解。所以如果楼主能用更简单、大众的语言表达就好了。第四,文中有个无法忍受的错误:题目的人物名称和文中不同呀,不知道哪个是准确和默认的叫法。第五,后面关于“哭信息化的“哥白尼”之死”写得太过勉强,尤其是论述目前国内的现象时客观证据太少,感慨太多。对于我这样了解IT不多的人来讲,似乎在听天书,比前面部分还难理解。第六,个人对这套耗散结构理论有些兴趣了,楼主可否介绍本普及本给我慢慢研究呢?以上,再次感谢!值得期待的下一篇……
《丁香园> 《健康报》在线投稿》无用的阿吉:看了,感受:1、简单就是美丽;2、难怪爱因斯坦晚年会去寻找决定宇宙运行规律的“上帝”。3、幸亏之前看过关于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论的介绍。感谢!4、有很深的哲学意义吧?比如“量变到质变”。
《丁香圆»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Liutcy:杨鸿智教授的专业精神令人敬佩,建议进一步尝试研究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比较研究。下面的附件是本人的初步尝试,请指教。liutcyhumanistics.doc (38.0k)其实有很多著名人事对中医津津乐道,下面的附件是进一步发挥,请指教。liutcy cellular TCM.doc (45.5k)
《丁香园> 生命科学总版》bluerye:对其他方面的看得少,但是关于复杂的还是看了一些,个人认为做science的人,必须要看看这个复杂,这对认识世界,形成世界观很有帮助。学习复杂不是要看那些产生复杂的数学原理,而是简单知道复杂的几个基本理论,以及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输入复杂的问题。简单举个例子,一个星系大爆炸之后,由于各微粒之间都存在微小作用力,产生自组织现象,于是很快就可以在整体上形成能级最小状态,而当人们研究蛋白质多级结果形成(显然也是属于复杂的范畴)的时候一直搞不清楚,多个氨基酸是怎么形成能级最小构象的,于是就有了莱文索疑题(后面这句是沈同生化里面的)。我想如果知道复杂以及其他一些非线性的基本理论,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一些我们以前不容易想象的问题。
zhengjie73:建议做成一本电子书
《中国中医药论坛> 医学哲学》东方医学(版主):感谢先生的辛勤劳作并使论坛增辉!
《湘雅园论坛 » 医学交流》Evolution:不管内容是否认同 不过还是关注你的帖子 毕竟 医学交流里有质量的帖子也不多了。
《丁香园>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Yukilsh:杨老师的观点不错。我们实验室曾研究过猪,给予一定药物作为猪的饲料添加剂,结果猪脂肪减少了,肌肉增加了。这叫作营养分配。我的设想是通过研究脂肪向肌肉转化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细胞建设,来给予一定药物调控这些细胞建设,使脂肪向肌肉转化,结果不仅达到减肥目的,还可增加肌肉,使人更强壮。请大家讨论,多多批评指正。
《丁香园>健康报在线投稿 》huxiumin1981:是挺不错的,分析的很透彻,希望想减肥的人要慎重考虑。
《华声在线 → 38℃生活区 → 医疗保健》tudou1125:你是人才!!无语。。。。。。
《杭州网论坛 » 医疗健康》方方可儿:不错的帖子.哈哈.
《同济医学论坛>『 临床技能 』 → 内科学》 qinyou2005:透彻啊!
《中国中医药论坛> 漫步西医》一品梅(论坛版主):有意思,也有道理。支持一票。
《佛山中医院> 学术论坛》守梦者 (总版主):楼主杨老师是位真正的学者,希望能指导我们的学术论坛,提高我们网站的学术氛围。您的不少大作还未认真研读,不敢妄加评论。好贴子,从事中医综合减肥临床实践五六年,一直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肥胖者体重一般发展较缓慢,或已维持一定平衡,通过饥饿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在短时间内打破这种平衡格局,亦可以说是减掉部分体重后,新的平衡状态未建立未稳定,然后用中医药方法设法稳定并保持这新的平衡,此时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同时中医药通过辨证症施治以达阴阳平衡,减轻或消除在减肥过程中的付作用或不良反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健康减肥的目的。这是我对中医综合减肥原理及好处的初步认识。请指正。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鸣远:偶真要学习一两招。
《神经科学论坛 →新思路,新方法》
Nameask:谢谢分享。
mwt1688:再顶一下,让更多人看到!
Zzhhr:网际金典
《神经科学论坛 → 学术天地 → 新思路,新方法》Iami(管 理 员):杨老师真乃中国第一奇人也!虽然我对杨老师的大作还看不懂一个大概,但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不折不挠的锐意进取,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操,实在是可敬可佩.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i 服了u!". 希望杨老师能参加论坛中其它一些论题的讨论,杨老师的理论一定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为我们带来勃勃生机的春天!先谢了,我坚顶,顶,顶,顶\\\\\
《丁香园>健康报在线投稿 》Suhelen:我觉得楼主提出的关于肥胖的研究很有道理,但是楼主肯定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公司——仙妮蕾德,这家公司的老总所提出的人为什么会肥胖的理论及怎样通过均衡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理论非常好,与你所提出的观点相同,而且已经有显著的成效,其理论基础就是我们中医五千年的精华。如果楼主感兴趣,我们可以再交流。我的邮箱:suhelen@qq.com
《佛山中医院> 学术论坛》守梦者 (总版主):欣赏杨老师,佩服杨老师.前段时间很忙, 还来不及拜读及理解完杨老师的大作及思想,一定会仔细研读的,希望继续发来好贴子。
《神经科学论坛 →新思路,新方法》Nameask:支持一下,希望有更多精彩的文章。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梅山鹤:新理论!!!!!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迟阿鲁:谢谢
路久:别辟蹊径。
《神经科学论坛 → 学术天地 → 新思路,新方法》Zzhhr:网际金典
《迈博论坛>医学论坛》坐怀不乱:杨先生的长篇大论颇有见地,期待新的文章~~~
《同济医学论坛> 内科学》jjj5164504:支持楼主一个
《漳州卫生信息网>医生之家》Wsjzlq管理员:支持
《医学大联盟 → 内 科 》changhexiaoyu:深有同感。不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士很少对全息论的关注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生命科学争鸣区》Pinko:最后那段话正是我的心声呀!真正的科学领域不需要方舟子这样的人,真正的科学只需要争鸣,不需要批判!!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系统医学》HUABAOLU:张颖清《全息生物学》对人类觉有卓绝的贡献,它是当经克隆技术的理论先导。没有他的见解的支持,就不能开启人们有关体细胞也能繁衍后代的视野。张教授的离世,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内学术争论问题。同类案例多得是。事出有因,空中盗贼。大家以忍耐为好,以多为人类作出和平贡献为好。
《漳州卫生信息网>医生之家》Wsjzlq管理员:支持
《佛山中医院>学术论坛》守梦者(总版主):听闻张颖清老师去世感到很震惊和惋惜,80、90年代在大学学医时,因为张颖清的全息论使我对耳穴疗法、第二掌骨侧诊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全息生物学是架接中西医学的一道桥梁。很可惜,但在这条路上我们会继续走下去的。对于不认识的及未接触的,我的态度是:接受地批判,而非批判地接受。对任何新鲜事物,我们都应抱着一颗归零的心态。全息论给我的感觉,见一叶而知春秋。对中医而言,虽是学西医,从学生时代接触中医,就接受了中医的系统论思维方式。古人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希望我们就找准我们的位置和路向。
《丁香园>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Biologyinsect:非常同意楼主的见解,创新性的成果就是系统性地提出与前人或同行不同的个人观点,若能一下子就能被所有的人理解,那也就谈不上是什么创新性成果了。
《迈博论坛 » 学术交流 》银灰:很不错的。
《凤凰论坛首页 -> 世纪大讲堂》爽冰:本文置顶,不代表同意该文观点,仅表示对一种思想的尊重。作者已经执着地在若干论坛发表了此系列文章,如果能精辟出一个较短的文章就更利于讨论了。从更广泛的意义说,对于“测不准问题”的科学研究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来开展,个人感觉涉及目前中国研究领域的管理体制问题,此类问题不仅仅是中医问题,而且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的某些方面。现有体制似乎让这些“测不准学科”或者陷入“宗教或准宗教语境”难以脱离义气之争,或者陷入被官方排斥挤压的境地(比如在资金投入上,政策准入上)。在我看来,中医学科与如上所说几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基本相同,不过是因为较少有外国背景,和近些年来一些特殊原因,地位更为尴尬罢了。
金刚石:支持。
《医学大联盟 → ◇ 内 科 ◇》wanglin102:说的好啊
《大医精诚中医在线>现代求索》王不留行:热烈欢迎杨老师造访,对您的鼓励表示诚挚的感谢!后现代医学或者说系统医学目前只能说是处于启蒙阶段,很多还停留于哲学的讨论,所以我说它不过是一颗刚刚播上的种子,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我想这是新事物刚刚开始的必然阶段,十分高兴通过网络我们聚到一起来,杨老师您已经从干细胞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系统论的专家、四川大学的陈老师也开始关注这方面,写了很有价值的《论系统医学的核心》一文,探讨在系统医学研究中借鉴同态学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非常有意义,还有本栏目的另一位斑竹飞龙兄从全息胚的角度来探讨中医理论,其实走的也是系统的路子,很多文章都非常有价值,我的切入点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和中医的营卫学说,大家经历不一样,学识的水平也不相同,各自的用词颇不一致,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在为着新医学添砖加瓦,这应该是个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希望我们能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多多讨论,多多批评,我们现在人虽然不多,但我觉得杨老师、陈老师和飞龙兄都是真正的学者,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孤单,而是已经有了很多盟友了!!
《同济医学论坛> 内科学》胆碱脂:有望
《漳州卫生信息网>医生之家》Wsjzlq管理员:支持
《丁香园>生命科学总版》Ddandgg: 感谢主任委员杨鸿智的详尽论述!强烈要求斑竹加分!
《中国脑病网 → 临床学术》Tanker:杨先生很厉害
《东风襄樊医院论坛 → 在线门诊》鼕淳(版主):病毒是有生命的吗?我同意这个说法:病毒是生命世界的一分子,病毒是基因层次的生命。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是说在病毒周围有它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当病毒离开这个环境条件,就没有了生命,就不是生命物质。
《中国中医药论坛> 医学哲学》四川黄连:长了见识!!
《精品文化论坛>我的博客》Guojun:这篇我很感兴趣,病毒有生命吗?以前没有认真想过,这次我得仔细读读。
《中国健康网健康社区 → 医生频道 → 自由讨论》Gigglegirl:这个 。。。。为了妞妞也得仔细看看 她老是问我病毒是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如何告诉她
《丁香园»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 》Yunxiang:那个高手先生真垃圾
《生命网论坛 → 生命科学论坛 → 『 生命科学基础理论 』》刘医生:杨教授文章精辟
《神经科学论坛 → 学术天地 → 新思路,新方法》Dfcgood:很好!好好学习,我认为很有道理
《丁香园>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cypress1975:有道理,有时间讨论一下
《生命网论坛 → 生命科学基础理论 》七色草:老大,文章不错。只是能不能把字写大点。
《博客网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
吾思一族:观点不错,但要上升到理论体系,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中国的学究们缺乏对新事物起码的包容精神,不过,这不能怪他们.认定了你的新事物的价值,就威胁到他们赖以生存的权威地位.因此,在中国要做出成果来,耐心 机会 门派都是重要的因素。
morebps:想集大成,自立门户?其实对现代科学,Karl Popper、I.Lakatos、H.Putnan、M.Bunge和D.Shapere 等等都有研究。只是,他们的诸多成果,也没最后解决问题。当然,要想划分科学与伪科学还是数 Karl Popper 最经典。M.Bunge 大概最不喜欢你的辩证唯物主义论观。他老先生终身致力于精确形而上学,这精确二字,是企图彻底埋葬市场上横飞的各色各样的辩证法的。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医药自由论坛》kitty7676:文章写的很好呀,学习中
《精品文化论坛 -> 博客.杂文.学术.随笔 》梵梵:(牛凤岐教授说:“从科学角度说,只有三维,根本不存在什么四维。)还生活在牛顿的16~17世纪而已!杨先生介绍的霍金《时间简史》。牛凤岐教授看起来可能有点难度,不如看看 基普.S.索恩《黑洞和时间的弯曲》的第一章 空间和时间的相对论。
《佛山中医院> 学术论坛》守梦者 (总版主):读书不多,知识有限。胡思乱想间有这样的感觉: 这世界应存在比光(时间)还要快的物质,所以可以时光倒流,所以可知未来,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奇异的现象,这样也可以解释算命大师的灵验;因为有多维空间,因此经络客观存在,但我们却视而不见,无法用现代技术所证明,但有些人却可以感知;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道可道非常道,研究者众,有人说只有进入非常态的人才可真正领略其精髓,我虽非此类人,但我相信。所有这些我信其存在,因为我找不出证明它们不存在的理由。请杨老师指教了。
《医天地论坛 → 专业讨论区 → 〖医理真传〗》YF_SZZX:杨兄真能写,不过总感觉简单的问题被你复杂化了。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一般交流区 → 『医药自由论坛』 》kitty7676:楼主很历害呀,就是有点长呀。
《丁香园>健康报在线投稿 》Heifo;期待下文……
《中国中医药论坛> 医学哲学》xww:我多次浏览了扬先生的文章,感觉扬先生所言大多是对的,而且比较有说服力,这是因为他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和科学知识作支撑。而一些(但不是全部)文科出身的秀才,由于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往往要说外行话。2005-7-31
附:读扬鸿智先生有关<后现代理论医学>文章有感:拜读扬鸿智先生十多篇有关<后现代理论医学>文章,感到中国安排二三十个人来研究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但中国应当把发展医药的重点放到中医中药上来。西医学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它最早和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似乎已达到顶峰.所以,<后现代理论医学>应运而生了。而中医学有三、五千年的历史,却在最近几十年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打压、排挤,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中医学现在有了发展机遇:西方世界对中医药的神奇功效越来越感兴趣了。中医药和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不管国内崇拜西医、西药而轻视中医、中药的人是否警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必然会象西医、西药一样要走遍世界各个角落。但要发展中医药不只是中医药研究人员的事,还需要物理、化学、机械、电子、哲学等学科专家的广泛参与.那种不入中医药的门就说中医学是"伪科学"的人最终是要改变观点的。中国应当执行重视中医中药的正确方针,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只有这样,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才能跟上全世界日益增加的中医药需求。<早期急性白血病论坛>版主峨眉山市济生堂 谢文武。2005.2.13
附注:此文引自<中医五绝网>确实,扬鸿智先生研究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05-7-31
《博客网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万山红遍:楼主的一系列文章很有水平,非常赞同楼主。我觉得很多网友的认识都跟“路遥”网友的一样,有不少局限性。
《科学技术论坛 » 基础科学》Benlinliu:很不错的主题。在现代意义下,传统的科学中心以及研究与交流方法正在失去原来所具有的意义了。探索与研究是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中展开。不过,需要一些新的规范的,这是值得研究的。
《博客网 -> 博客论坛 -> 哲学与心理》ruiaijun:我们在这里,看到一场很有专业水平的争论,如果杨鸿智总是这样进行讨论,就很有可能使自己的理论变得专业一些。有一点建议,如果杨鸿智能够在最后一帖中简单的为路遥解释一下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会更好一些,指挥人家学,给人以一种学霸的作风。你在介绍混沌理论时可是花很大力气的,它确实有启发人们接受新理论的作用。不过简洁一些效果会更佳。虽然我不同意路遥的一些观点,但是对于路遥能够坚持这样水平的争论已经感到很欣慰了!
《精品文化论坛 > 博客.杂文.学术.随笔》朱泉雨:敬佩你的写作态度!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 → 生命科学与新医学》hiwaygao:感谢杨老师,谢谢:生命系统的确认很重要的概念。
《凤凰论坛首页>世纪大讲堂》非洛:期待你的佳作!让我们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认识生命的本质。
《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 → 生命科学与新医学》尊敬的杨老师,谢谢您对俱乐部支持,邀请您做俱乐部【人体生态系统与新医学】 版主,多谢您。
《中国生物论坛社区 →细胞生物学》coolcell:为什么复制的时候,那么多的象乱码的东西啊?网站上看的话字太小了,眼睛痛啊!我想复制后在看啊。
《生物复杂性研究论坛>生物系统模型》X-Bio(管理员):欢迎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生命体是一个系统,生命现象是生命系统的系统特性.很有必要对这个系统进行结构性分析,包括结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功能性性分析(系统行为).很有必要大家认真的讨论下这个问题。
《中国环境生态网-绿韵论坛>生命科学论坛》飘摇(绿韵版主):对该理论不了解,不敢妄加评论.但目前医学的发展是生物+心理.在生物这方面越来越走向微观,大有微观的治疗取代现在模式的趋势.而在微观领域也由当初强调某一单一因素向多因素协同作用发展,整个微观领域就是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微观领域愈来愈强调整体了。
《三叶草生物技术论坛 →基因与基因表达》天马行空:谢谢楼主,ps有正文吗?
《三叶草生物技术论坛 →基因与基因表达》阿发:楼主太强了,多发一点!!最好集中在一个帖子里,方便我打印
《中国医药第一论坛 → 『中国临床医学论坛』》zhmingg:好呀,以后多发表了
《中华龙乡论坛 → 『体育-健康』 》含笑30多:哇,太专业了!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基础医学讨论版 》臻臻(基础医学斑竹):非常感谢您的提供!这倒是比较新的观点啊!
《精品文化论坛>四海搜奇》南郭先生(总版主):真的知识渊博啊!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普通内科讨论版》drchen2004:宏篇巨论!下载了再看吧!
《四川健康社区-医学论坛》Liuhuilong:支持你!!!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杨雪:杨鸿智老师发布的信息,学术性太强,很多内容看不懂,慢慢学习吧!
《中国生物论坛社区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Cellxhm:还有吗?我还想再学习一点知识!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学术争鸣与创新园地 》蛋白艺术:有点意思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生物化学》a123456(论坛版主):确实不错,谢谢!
《凤凰论坛首页>世纪大讲堂》非洛:看见你的大作了,有时间再来认真拜读。现在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
《丁香园—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biozy(丁香园主任):拜读了一下 但就只读了这个帖子。所以不知道整个专集是在写科普文章 还是从哲学高度对现代医学做个评判/预测 还是要说中医的远见性。某些观点确实还是有前瞻性的。所以 我总觉得更有些哲学的味道。哲学总是在前进的道路上等着自然科学。
《丁香园—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讨论版》dehuixu:很好,谢谢!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 医学专版》boying0928: 很好的贴子,好好学习一下。
《丁香园— 生命科学总版》cfms:呵呵,大开眼界,忘记是谁说的了,科学研究(主要指物理学)到一定境界就是一种哲学的思辩(大概是这样)。有时候稍微换一下思维方式对某一个事物会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更多时候是一种柳暗花明的震撼。每天忙着克隆基因,想着怎样验证功能,看来要用一些时间好好看楼主的帖子了。
coco80:哪里有全文呢?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 > 医学专版》qangqang:谢谢,我来看看。
《精品文化论坛—博客.杂文.学术.随笔》荆爱民:我也学习学习。
《华西医院名医坐堂—医师交流 》wulh868:谢谢你,杨主任。拜读了你的文章后本人受益匪浅!希望有机会时多聊聊癌症与基因方面的,关于系统理论方面的高见!谢谢!杨主任:你好!昨晚,拜读了你的文章以后,感到很兴奋,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可是,细细想来,又感到很迷茫!我有一些问题,希望能请教你,更希望你能给我解答!
1对于系统论,拜读了你的文章以后,本人确实是受益匪浅!以前,我们都学习过,研究过它,可是在临床工作中,似乎又回到了“还原论”!尽管如此,我们都没有去认真研究,因为,还原论它能给我们非常非常有用的临床价值,在临床诊治中,总是那么的“屡建奇功”!所以,本人很迷惑,杨主任,请你回答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是否真的要抛弃所谓的“还原论”吗?
2我们知道,我国的中医中药,其实就是一种“系统论”,讲究整体,讲究系统,但是,为何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并不是那么的神奇有效呢?在癌症治疗上,一样的是那么的“束手无策”?
3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说是“整体和局部”的完美结合,但是,为何在人体这样一个生命系统中,很多时候还是一样的“束手无策”呢?
4对于杨主任干细胞疗法,本人也有很高的兴趣!可是,我们知道,干细胞对于组织的缺失修补上,疗效是肯定的。但是,对癌症的治疗上,是否也一样呢?您也谈到在癌症组织中,其实正常细胞的数目常常是占了绝对优势的,反过来说,它的“外环境”可能是正常的!那么您的干细胞疗法还有意义吗?而且,在临床,尤其是在癌症的治疗中,怎样实施,能实施吗?
盼给予解答!谢谢!!!你的新学生wulh868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生物化学》丰城龙剑:我得好好看看,我看的不明白
《网上读书园地论坛>生命科学》Huangnaxu:这些内容好,收录了!看看再说!
《中国飞碟探索论坛 → 科技前沿--科技论文及科技报道》QIANGL:我对你的理论很感兴趣,非常好!看来我来这个论坛真是太晚了!以后我会多关注你的大作的。呵呵。真是网友甚幸!民族甚幸!希望我们不要守旧,要大胆想像,我认为人类目前太急与功利,而忽略了做为人的真真本质!也许我的话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网友多多包含。不过敝人还是很喜欢听不同声音的,只要是对的我通通接受。呵呵, 晚安!
《北大生物医学论坛 » 蛋白质组学专场》Biopromoter (Newbie):文章很不错!看了很有同感,基因治疗是热,但是目前肿瘤免疫学发展更快,说明人们已经将外来的治愈疾病的药物转回头再向自身寻找。而这个方向,早在90年代科幻小说中有读过,感触颇深,当时是想象着有一种刺激免疫系统的药物发明出来, 经骨髓注射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对外来病毒或者细菌的抵抗,达到治愈。现在,我们正在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找到自身的肿瘤抗原,从而制造肿瘤疫苗,注射后产生对肿瘤的强大免疫力记忆,避免肿瘤的发生。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我们对治愈肿瘤的期望不会落空。
《中国医学论坛 → 医学专科 → 内科》老林同志(管理员):好!!!!!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hill-27:大哥,打包再发上来也好啊,还是多谢,真是有心。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gzh8320353:新观点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生物化学》Kuerboy(军区司令员):谢谢兄弟提供啊,现在才发几篇哦,等都发上来的时候一起加分啊!!!
《中国生命科学论坛→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Whoiszhk:非常棒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大内科论坛》路久(版主):回头看看很有必要!
《丁香园—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讨论版》Panto:好内容,我喜欢!
《生命论坛 → 生物浪潮》萍中冰:你好,这基因突变的挺详细的,不错啊!下次能告知一些有关基因转座的内容吗?越详细越好哦!谢谢啦!
《糖尿病患者俱乐部论坛 → 医护聚会厅》杨培英:学一点基础理论好
《凯迪社区 → 凯迪BBS互动区 → 开心科普》danceinfire:1\拉马克挺怨,获得性遗传不是他第一个提出的.背了几百年黑锅。2\中心法则中的三个单元从来也不是平等的.DNA->RNA的流向比RNA->DNA的流向大太多了。还有,PR->RNA这条通道还没有正式打开呢。3\生物进化中获得性遗传肯定存在.比如细胞形成前.或者被射线轰击的细胞。都是获得性遗传。4\分子中型突变基本是错误的,不过这种思想给科学带来了很多,证明错误的东西也是有用的。5\剩下没看完,不过写得很好.向楼主这样研究非达尔文主义进化,而在开篇没有先炮轰达尔文。来作秀的不多了。
《糖尿病患者俱乐部论坛→医护聚会厅》杨培英(版主):一份好的学习资料,论坛也是很需要的。
《丁香园—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wxdscnu:内稳态理论放在二十世纪初期确实是个进步和创举,对于西方当时的机械论而言是个不小的修正和进步,然而正如生命的演化建立在多样化为本的个体和群体一样,对于生理的认识也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内稳态理论的实验证据只是生理认识的部分,甚至是小部分,不代表着生理各种活动以及复杂机制,虽然可以粗略认识生命的活动,但对于以复杂多样为生存要素的细胞或细胞群来说,很多现象还是难以依赖内稳态理论阐述清楚的,组织的分化,活动的节律或近节律,以及小量时间段内内环境的变化特点都不能简单以内稳态解释和认识的,因为现代实验技术在微观和小量时间段诊测能力为认识生理现象提供了许多全新多个角度的思考,这些现代手段认识的生理活动所总结达到的理论体系出现才能促进对生命的更深认识,多样化复杂化的机制和生存要素是难以靠近百年前粗略理论所推动的
《捌号楼医学论坛 → 『临床医学总坛』 》chenws:杨老师的见解很独特,我拜读了你不少文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研究的大致方和科学成果?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