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复制链接]
查看2468 | 回复10 | 2006-6-10 2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作者: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杨鸿智博客
网址: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anghz70.index.html
邮箱:yhz968@sohu.com

《说明》
近日来,朋友叫我对一份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正在起草的中医发展规划提点修改意见。现在,我把自己的意见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讨论。因为只有一份文字稿,没有电子版,所以不能把规划的原文发在这里。其实,有电子版也不能发,因为没有定稿,没有受权,不能犯纪律。大家只对我的意见进行讨论就是了。谢谢大家!

一  中医是现在世界医学整体中的一部分。中医的发展规划离不开世界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们中医现在的危机情况主要是在与西医的对立和竞争中出现的,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说明笔者对这方面的情况不重视,不清楚。这是规划的一个大漏洞,应该补上。
二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中医的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规划中没有关于中医历史,现在,和将来学术水平发展变化的讨论的内容。这样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将要用许多资金来进行“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中医主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是把2000年前的中医“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还是制造一个能够让西医批准通过的“现代中医”来进行“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规划中没有明确界定,实际上是在笔者的思想中不存在这个问题。而这就是一种默认。因为在规划中一方面有保持发扬名老中医特色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有按现代科学标准化的内容,所以,我们理解,这个默认有两个内容,一个是“2000年前的中医”,另一个是西医批准通过的“现代中医”。我认为,“2000年前的中医”,肯定是不能产业化,国际化的,而西医批准通过的“现代中医”,是能够产业化,国际化。但是,就像我们国内已经基本共识的意见,这样的中医,是全盘西化的中医,其实,已经不是中医。这样的规划已经不是发展中医的规划,而是用西医消灭中医的规划了。
三  规划没有涉及到系统医学问题。系统医学是继中医、现代西医以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医学阶段。现在,欧美国家已经成立多家系统医学研究所,中国在上海也成立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在北京还成立了“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这些事情表明,系统医学已经不是空头的理论讨论,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系统医学的出现说明,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医学也已经承认,现代医学的机械论还原论思想是错误的,应该用系统论思想建设新的医学体系。这是现在国际医学界的最新形势。我们现在做中医的发展规划是不应该忽略这个最新的发展事实,忽略了这个问题,就使这个规划失去了科学性和先进性。按现在的形势,我们已经知道,现代机械论的西医已经是落后和将被淘汰的技术,我们如果还用它作为中医发展的“标准”,其结果又要落在系统医学的后面。如果已经知道是这样,为什么不从现在就用系统医学作为中医发展的目标呢?
四  西医的困境和系统医学的出现,给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使中医可以摆脱被西医打压的状态,甚至可能以系统医学的新的形态,走到西医的前面去。因为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虽然与现代系统论这个科学的辩证法不同,但是,毕竟是同一个思想范畴。中医比西医更容易接受系统论思想。所以,把中医从朴素辩证法提高到科学辩证法,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非常可能的。
五  系统医学是中医的提高后的形态,当然,一旦这个目标实现,现在这样的,已经继续了2000年的古老中医形态就没有了。这是中医的“凤凰涅磐”。当我们把系统医学作为中医的发展目标的时候,实际是在促进中医形态的改变。这也正是“创新”的含意。对于这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这需要做工作。而这个工作也是我们中医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


附:中医备忘录(请到我的博客中的《讨论中医》栏目去看)

杨鸿智 | 2006-6-13 0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论坛反应与交流》
天益社区 » 健康生活
刮大风
版主
2006-6-11 01:08 PM
两点看法:
1、中医和中药是连结在一起的;无论撇开哪一个谈另一个都不完整。
2、中药早已经国际化了。中国的中药产业目前大概只占国际中药市场的3%,另外我们这里的 反白草,黄蒿,据说都是由日本收购的。

中国思维 → 思维学术区 → 科学无界
太阳风0001
2006-6-11 14:49:18
我以为,如果中医的发展失去了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中医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医最可宝贵的财富,才是能与西医并驾齐驱甚至略胜一畴的工具。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中医专业讨论版
医界凡人
斑竹
2006-6-11 14:54
杨老师提到的“系统医学”的定义和概念我还不知道,但上面写的是事实,我们的中医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医了,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要提倡“新医学”,发展中医,吸取西医的长处,创立新医学。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切入点。我想到时候会不会搞的中不中、西不西。中医会不会成为“四不象”?那才自掘中医的坟墓。中医要发展,这是必然的,其实中医一直在发展着,要不然,几千年的中医早就不存在了。

德修
2006-6-11 15:37
參與討論。
基本同意二樓的意見。現代的中醫研究生很多是從實驗室里產生的。很多人可能都不去看黃帝內經。因為不能很快得到名利。即使去看,也當成了哲學去研究。名利之徒,貫之于朴素辨証法。不符合自己觀念的一概示為迷信。中醫是科學,是更高的科學。一些人不承認,是因為這些人太固執。知識面太狹窄造成的。呵呵,楊老師莫生气,我針對的可不是您。

菊花 (团长)
2006-6-11 16:09
同意医界凡人的观点。

天益社区 » 中医探知
碧水
2006-6-12 09:02 AM
中医院纯靠中医连吃饭都成问题
杨鸿智 | 2006-6-13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凤凰论坛首页 -> 世纪大讲堂
心宁
2006-6-13 周二, 09:57   
中医学毁在谁人手里? 我们这一代将成为千古的罪人! “西医批准通过的“现代中医””,西医仅仅发展了俩百年,有资格批准中医学吗?这不是戏文吧。 西医学在生命的认识上恐怕连院门都不得而入,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

2097
2006-6-13 周二, 15:57   
中医衰在崇洋媚外的领导思想下,由于拜金,导致心盲,不能正确了解认识祖国医学...

红军长征自由共享 -> 医学专版
yangdongyu
2006-06-11 14:53
后现代理论医学?现代理论医学是啥?有没有前现代啊?

啄木鸟健康论坛 → 特邀论坛 → 后现代理论医学
扪心无愧
2006-6-11 7:41:49 
要珍惜我国几千的中医理论和实践,勿忘中院治本!

捌号楼医学论坛 → 学术争论 → 『批判旧医(中医)』
了之一笑
2006-06-11 22:20
自己不是中医,而却要来规划什么中医,请问,您这样的规划的目的是什么?真的为了中医?哈哈,先去学习一下中医,倒是像你这样的年龄人经常去做的。

杨鸿智 | 2006-6-14 13: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佛山市中医院论坛
主题: 系统通知:您的帖子已经被删除!
杨鸿智,您好!
您的帖子--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由于某些原因被版主 影子 从版块 [医学人文] 删除! 以下是版主 影子 记录的原因: 没有新意,过多的、无谓的炫耀个人。如果您对删贴有任何疑问请发送论坛短消息给该版主询问。



凯迪社区 → 凯迪BBS互动区 → 开心科普

6212011
2006-6-13 22:07:29
请楼主先摆正心态!
1,医学>西医
2,医学>中医
3,医学>西医+中医
4,研究目的是为了完善医学,不是为了中医本身。打一场中医与西医的名誉、地位之争是一场无聊且狭隘的游戏。若你对我提出的这几点赞同,那么下次我会提出一些看法的。


杨鸿智
2006-6-14 12:42:07
我所谓的"后现代医学",或者叫"系统医学"的东西,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而是"医学".因此,这这个问题上,我不知道与你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有什么观点,我当然是非常想听的.这里的文章,是中医的同志在听我的意见,我是直接面对中医在说话,为了叫中医的同志能够听明白,我是站在中医的角度说的,大家如果知道我一贯的思想,应该知道我不会"为了中医本身。打一场中医与西医的名誉、地位之争"的。

杨鸿智 | 2006-6-15 1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中医专业讨论版
ymg2000
2006-6-14 00:05
睡不着找杨先生聊聊.首先承认我不是个爱看书的人.杨先生的文章我是看不完的.因为太长了.又枯燥乏味.请见谅.不过今天却看完了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不知道什么味道.个人感觉完全停留在侃大山的阶段.对中医理论未触及分毫.
一.中西医争论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产物.问题是学者是姓中还是姓西.吸取对自己理论体系有帮助的经验是好事.喧宾夺主却是大忌.很遗憾很多人都犯了大忌,至少我的感觉是如此.
二.基本同意.但如何解决?靠政策救济?天方夜谈.只有真正理解中医的人才会运用中医珍惜中医.感觉这句话很别扭.不过也没办法.别扭的社会造成了别扭的状态.要解决中医国际化首先要体现中医的价值.由谁去体现?靠一帮连中药也不认识几味的实验室精英?
三.西医认识到自己理论体系的缺陷.这是件非常值得敬佩的事情.但不关中医什么事情.唯一有关系的是.一.中医应该有生存的危机.中医的部分价值能否在西医之上.否则中医就没有生存的机会.二.向敢于指出缺点的精神学习.
四.西医的系统论绝对不是以中医为核心.否则很多西医就不会否认中医了.所以不要把事情想象的这么理所当然.
五.中医理论的走向不是你我说了算.要改变也不是几年的事情.“凤凰涅磐”杨先生又在开玩笑了.佛祖涅磐非一日所成.从放弃功名利碌,修行.最后水到渠成.得道成佛.没有修行何来得道?中医的价值还没有充分继承发挥出来.哪来质的转变?如果说古时候的中医已经达到质变的标准.那么在那个时候中医理论体系的转变时机是最成熟的.何况现在连以前的中医水准都达不到.就谈涅磐.后现代不是空想.就象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一样.先不说共产主义是否能达到.在那个时候无论从什么方面都无法进入的一个时期.你谈共产主义不就是空想吗?导致的结局就是大跃进.会误人子弟的.
杨鸿智 | 2006-6-15 13: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论坛 -> 短消息
flycell
2006-06-14 16:56
您发表的文章被 flycell 执行 删除 操作
对您的影响:威望:-0,积分:-5
文章: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发表日期:2006-06-10 23:38
所在版块:求医问药&学术交流
操作时间:2006-06-14 16:56
操作理由:广告帖

医天地--北京中医药大学论坛 → 学习交流 → 〖医理真传〗
nianlun
2006-6-14 19:30:51
我以为,如果中医的发展失去了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中医的思维方式才是中医最可宝贵的财富,才是能与西医并驾齐驱甚至略胜一畴的工具。

陕西中医校园论坛 » 医学论坛
sufferring
2006-6-13 15:12
我知识就第一点说一下,首先中医的危机不仅体现在在与蓄意的竞争中,而且还表现在中医的内在问题上.希望老师你在这些点 上说一说啊

杨鸿智:
2006-6-15 13:00
中医的问题,就其自己的原因来讲可能有下面这些吧:
一  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后。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2000年,在2000年以后的现在,仍旧继续做2000年前的事情。不知道2000年社会生活发生了多少变化,特别是不知道500年来自然科学,医学有了什么发展变化,不知道现在世界医学的主流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与主流的差距是什么。总之,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如果不说是痴呆,也许还可以说是天真,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法,把他们不知道的知识告诉他们,我想,这样的中医如果真的不是痴呆的话,是应该能够从不知道变成知道的。一旦知道了这些知识,他们一定会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为中医的发展选择一条自己认为合适的道路。
二  偏见:可能是因为爱国,凡是自己国家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也许是对于朴素辩证法的过度喜欢,对于机械论的过度厌恶,把自己这个古老的自然哲学,看得比许多机械论要先进。其实,这样的偏见也是某种类型的无知。应该对这些人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朴素辩证法与科学辩证法的区别,知道机械论与系统论的区别,知道整体论与系统论的区别。我想,具有偏见的人,也都是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人,只要把这些科学知识和道理与他们讲清楚,他们倒是容易接受的。到那个时候,他们自然会对自己的中医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办法。
三  利益。现在有一些人是靠中医吃饭的,如果没有中医了,他们吃什么呢?他们不想改变自己,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还想继续维持现在的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在的中医不变。什么时代都有这样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也许方法最简单。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管这些人说什么。时代总是前进的,科学总是前进的,变化总是要发生的。变化一旦发生,他们这些人就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了,再想找都找不到他们了。
中医的朋友是否可以联系一下自己,与自己的情况对一下号,看自己是哪一种人?
崇尚科学 | 2006-6-15 15: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參與討論
杨鸿智 | 2006-6-16 02: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Tom论坛 >> 科学在线
wrqfbba
2006/06/14 12:11:20
好贴子哦

凯迪社区 → 凯迪BBS互动区 → 开心科普
abcws
2006-6-14 21:46:45
每个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如果任为中医是东亚病夫人的话应该住院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反之应该放他一把自由自在的生存发展,如果当局任为自己的行政手段和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历史上统治者,有能力把中医管理成为有口皆碑的卫生机构,那么就管好了,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自己也为他人不如放虎归山。

八方论坛 → 生活空间 → 健康地带
南池子
版主
2006-6-12 9:43:00
标准化是对中医现化化,对中医西化的一个翻版。我个人认为,中医的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后两个化我认可,标准化我不认可。中医还有哪里不标准?标准化就是对中医的歧视没有消除。看来,我们这次不提”科学化“了,却套上一个标准化,以后要为中医的标准化经常辩论了。中医发展至今,没有什么不标准的东西。若只是有什么个别补充,也不能用标准化的口号来改造中医。请立法的同志们慎重考虑。还要实行标准化?难道中医还有什么不标准?看来,新条例对中医的歧视政策还没有消除。

爱爱医-中国医学论坛 » 中医专业讨论版
tongling
2006-6-14 15:30
规划没有计划快。说的好听,能作到吗?我不相形能做到。
杨鸿智 | 2006-6-16 02: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杨鸿智博客
年论重生
2006-6-15 21:58:00
给杨老的回复
杨老您好:拜读了您的《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颇有感想,在此与您磋商,不吝赐教。
         中医向何处去?
 
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底韵和坚实的基础。它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它历经沧桑,千锤百炼,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和健康走到了今天。在历史上有着颠峰和辉煌的鼎胜历史时期。无数的奇迹与不争的事实证实着它强有力的生命力------。然而在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些人却开始置疑甚至诋毁我们的民族医学,这难道不是新形式下民族文化悲剧的序幕么?--------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民乐在某个历史时期被西洋乐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的时候,而我们的民乐却低迷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民族文化界的仁人志士奋起民族文化辉煌的利剑直指维也纳金色音乐殿堂时,一炮打响,在世界上掀起了中国文化的狂潮。我们的民族文化终于征服了西方人。他们接受了,承认了,学习了,热爱了,并且深深地坠入中国文化的宝库吸吮着无穷的知识并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愉悦,从此民乐又步入了高雅殿堂。被捧为国宝,国萃,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说到民族医学,它厉经几千年的历史验证,积累了无穷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然而,事实上我们即没有很好的发掘,更没有努力的学习,如何谈的上提高???作为一个伟人能够高瞻远瞩地指出,可见意义上的深远和重要性!祖国医学是一部厚重而精深的特殊学科,它集自然与生物,生理与病理,诊断与治疗,脉理与辩症------于一身,并且充份体现了它朴实的唯物变症法和哲学思想。他是远古和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部完美瑰宝!
     至于在中西医的学术分歧方面,我们没有必要互相指责,即不要崇拜西医,也不要迷信中医,各有所长所短,例如:在器质性病变方面,急救方面,疾病定位方面,病理化验等等方面西医有着其强大,科学,先进的手段。而中医也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中医基本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它不孤立的看待某种疾病,因为任何一种疾病都有他内在的联系。一脏有病累及他脏,往往形成复杂的症侯群,而这些慢性的,功能性的,疑难的,以及在西医长期得不到治愈的疾病而中医却是强项。在我们的临床中西医医生得了病求助于中医的也 不乏其人,他们也为中医的神奇而折服。因此,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我们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血脉,一条根,相煎何太急!!!
------说到底,一个民族不能把承认自我放在首位,那将是民族的悲哀,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更对不起国家。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过要搞好中西医结合,为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扬自己的优势,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医学将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巅峰!造福于全人类。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业内中西医界的朋友们,为振兴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事业协起手来而为之奋斗!!!民族当自强,自立,自尊。
           中医目前的现状:
我们的民族医学能否在现实中得到正常、平等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中医本身,而取决于医疗体制本身。这是一个政策和路线的问题。在现行的体制中,对中医高设门槛、政策压制、教学西化,无数学子苦读数年,耗废大量资金和大好时光,只是得到了一纸毕业证书。不会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没有临床经验----。于是他们面对患者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开始反思、怀疑、懊悔、甚至改行另择它路-----。这难道是学子们没有很好的学习吗?是他们的智商低么?还是其它什么-----?想来想去只想到一句话——《误人子弟千古罪人约》!!!!!!
于是乎,我们不得不又说到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体制问题,美其名约中医学院,事实上是完全被西医化的教学模式。完全脱离了中医原有的教学体系。甚至有一些教师本身就不能很好的临床,又怎么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呢?试问,照这样发展下去,是否有一天我们要派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中医?到那时将是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褥!!!
 另外,使我们更加不解的是,哪怕是在坟墓里得到一片瓷片都可视为国宝,而我们民族医学的活文化瑰宝却得不到自己民族的认可,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独有的优势,有我们自己的标准,难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以外国人的认可为标准么?例如:我们的民乐,京剧,武术等等,都曾有过险遭扼杀的经历。但当我们的民族文化再一次振兴走出国门而被西方接受后,我们却又把他们视为国粹。那么反言之,如果西方人不接受的话,那他们就不是国粹了么???这究竟是什么逻辑?难道这些人他们的骨子里流的还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么???
      在自然界,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他特定的靶向性及源生态.而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生长,发展,壮大乃至消亡都超越不了自然规律,那这个规律就是<阴阳>.
那什麽是阴阳?说到底,阴阳是相对属性的分类.阴阳乃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此畏之阴阳------.
 何为天地之道?--<大自然的规律>.何为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即: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并且是不可逾越的自然法则和规律.>…..因此,古人依着这个自然态的原始理论载体产生了阴阳学说-----.
而这一学说的产生为古人的医学家奠定了理论基础.既:中医阴阳学说----.因此说,古代医学家是站在自然的,唯物的,超越时空的高度创造,研究,实践,总结,编著了一整套完美而独具民族特色的医疗,保健,养生等理论体系.而这个医学理论体系的靶向即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而要认知这个体系,就必须从他的原生态开始追根求原,否则就不能正确而全面的了解他的真实内涵.因此,我们学习和了解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他的历史背景和他的理论载体<即源生态>
为什么要谈这么多好象与题目脱节的话呢?这就不得不联想到我们目前中医高校的教学体制的问题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国家的兴衰,事业的发展,民族的存亡,科技的发展-----都依靠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亡.目前我们高校的中医教学体制是被西化的教学模式,学子们学不到纯中医的真实内涵,因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论导向.这是一个路线性的错误.学习别人的长处本无可厚非,而学习别人是学为我用,而不是嫁接和改变原有的体系.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他自身的规律就会发生错误,这是自然法则.而西医与中医之间在学术上为什麽发生着这麽大的分歧,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是两个理论体系完全不同的医种.西医是以解剖学为理论基础的,而中医学是以病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他们不是产生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同一体系,他们之间在文化沟通上有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就中医的理论来说,对本民族如不加以专门的传授,民族本身都搞不懂,更何况西方人?????
 
        为我们的民族医学正名:
  我们的宗旨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战.民族当自尊,自立,自强.一个民族不能把承认自我放在首位,那将是民族的悲哀.不能传承,承认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那将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都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母体之上.如果放弃这一基本原则,任何发展都将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学习走路的弱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别人没有的,才是我们的优势,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而不是替代自我,更不是嫁接.在科学的领域中是多元化的,是多学科的,他们都应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不能以任何一门学科作为衡量其它学科的标准.都应按照它们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发展.只有这样,世界才是多彩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自身的优势,都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特性。我们不能把科学本身人为的简单化,抽象化,机械化。科学本身的发展过程也是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求发展的。我们今天认为科学的东西随着科学的发展,明天他可能就不可学了。我们今天认为不可学的东西,随着科学的发展明天他可能就是科学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科学手段还不能完全认知自然界中的所有未知领域,尤其是人体生命科学。一切科学技术的产生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人为万物之灵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就目前所具备的科学手段还远远不能认知生命本身所存在的一切生命现象。就中医本身来讲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医学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悠悠五千年沧桑,为民族的发展和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无数不争的事实和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走到了今天。然而,令我们痛心的是,他的子孙们对她却是那样的陌生和不解。在不断的诋毁和践踏祖先所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吗???任何一门科学,都不属于大众化,只有那些勇于攀登的人们有希望到达科学的顶峰。音乐学院的学生不能都成为音乐家,医学院的学生同样也不能都成为合格医生。纵观历史名医几何?数载寒窗岂能通千年医道?我们自身没有教好学好先人的学术,岂能归罪于先人???我们越是难以掌握的,就越是说明他的精深。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更不能以现代的思维模式去套取和认识它的内涵。我们应当回归自然回归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她学习她,因为它来源于历史。我们认识任何事物如果脱离它的历史和背景将无从认知他的本来面目。更无法学习和使用它。
   
    科学--什么是科学?要讲科学首先就要懂科学。科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自然科学。目前人们所认可的科学不过是在不断探索和发现,证实某些事物存在的一种手段而已------。然而,在自然科学和人体科学的领域中,有多少课题是现在科学手段还望尘莫急的?那么我们能因为它还没有能力去证实它就说它不科学么?没有.因此,衡量科学本身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科学是一种解放生产力的手段,是发明,是创造,是推动社会发展得动力,但它不是证实所有科学领域事物的唯一标准。 
    以上就科学问题小作了一点浅识。那么就人体科学来说,祖国医学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了明确的经络学说,历经数千年后的今天,以所谓的科学手段才证实它的存在-----如此说来中医认识经络的手段要比现代科学先进的多了,并且先进了几千年,难道不是这样么????
    西医的理论基础是以解剖学为载体的,是力求直观的,可触的,可视的,可计算的----。但是有一点特别重要的问题请大家不要忘记,那就是在一个僵尸层面上是解剖不出生命现象的。那么生命现象又是什么呢?生命来自自然,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为万物之灵,是智慧的象征,一切科学都是人类所创造发明的,因此,要想仅以目前的手段来证实生命现象岂不是管中规天么???
     功能以结构为基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西医学的世界观。你是否认为结构、功能物质的存在,就形成了生命现象。那么生命体与尸体有什么区别?
        生命体与尸体的区别是——生命体内的物质在进行功能活动。西医学理论在论述生命活动规律时进行了越级处理,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生命现象是体内物质进行功能活动形成的。西医理论只看到了物质功能的存在性,把物质功能活动中的制约,代偿,反馈看作物质的属性,没有看作是整体的需要、协调、控制。使众多的中医学家转圈子。请研究中医理论的中医学家们别在围绕现在的西医理论结构形式转圈子了。
      微观的原子、分子,宏观的物体都是物体个体,个体有特殊的形态、性质、功能,它是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实现某种事物现象,所形成的个体与环境相适应,是阴阳平衡的形成原理。船可在水面上航行,但不可能在水蒸气上航行。版主说的对,阴阳平衡就是和谐,我在古书中没有看到过平衡二字,在《内经》中有个“阴平阳秘”,如果用阴阳平衡来解释“阴平阳秘”,等于用对立统一论来解释阴阳学说。不知阴阳的内涵,不知阴阳还有定向所指。 
     话归正转,在修改草案中您提到了中医标准化问题,怎样标准,中医讲的是辨证施治,灵活变通,同病异治,这样以什么为标准呢?以西医的量化为标准么???
    中医是为13亿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我们的民族医学为什么非要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呢???中国是中医的老祖宗,这个标准应当由我们中国的中医来制定。


杨鸿智
感谢“年论重生”网友,这么认真地写了这么长的帖子。我已经把文章全部看过了。我认为,中医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人自己选择的结果,是中医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真的有一天中医灭亡了,那是中医自杀的结果,用不到找别人。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希望中医人能够知道这个情况,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什么后果。当然,只是讨论而已,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吧,我不是中医人,只是为中医的朋友提点意见。如果有什么人,是中医,但是,不是我的朋友,不愿意听我的话,就算了 。大可不必计较。有许多人对我进行封杀,这说明是动了真感情,这样会伤害身体的。我是退休老人,我把这些讨论作为自我实现的乐趣,以愤怒对乐趣,谁能够坚持得更久些还真的说不定。顺便说到这些,我对“年论重生”网友的态度是尊重和赞赏的。
高祥 | 2006-6-23 18: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规划修改意见

jghjghjhgjhgjhgj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