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针道天下
›
灸刺心法 [推荐]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灸刺心法 [推荐]
[复制链接]
czphx
|
2006-5-10 0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灸刺心法 [推荐]
主題:膽腑經文條文:經云: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云:是經少血多氣。又曰: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難經』曰: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長三寸,盛精汁三合。
『中臟經』曰:膽者清淨之腑,號曰將軍,主藏而不 瀉(圖六十八)按:
註:主題:膽經循行經文條文: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圖六十九)。
按:
註:主題:膽經循行歌條文:足脈少陽膽之經,始從兩目銳眥生,抵頭循角下耳後,腦空風池次第行,手少陽前至肩上,交少陽右上缺盆,支者取後貫耳內,出走耳前銳眥循,一支銳眥大迎下,合乎少陽抵項根,下加頰車缺盆合,入胸貫膈絡肝經,屬膽仍從脅裡過,下入氣街毛際縈,橫入髀厭環跳內;直者缺盆下腋膺,過季脅下脾厭內,出膝外廉是陽陵,外輔絕骨踝前過,足跗小指次指分;一支別從大指去,三毛之際接肝經。
按:
註:[1]足少陽膽經之脈,起於目之銳眥瞳子穴,循聽會客主人穴,上抵頭角頷厭穴也。
[2]從頷厭循懸顱、懸釐、曲鬢率谷,折而下行於耳後之天衝、浮白、竅陰、完骨等穴;折外上行至眉頭之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穴;循頸至風池穴,過手少陽經天牖穴之前,至肩上本經之肩井穴:從肩井穴卻交出於手少陽之後,入缺盆處也。
[3]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此一小支之脈,行於頭之無穴處也。
[4]又其支者,別銳眥下手陽明之大迎穴,合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穴,以下入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散佈臟腑,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環跳穴也。
[5]其支者,從缺盆下腋淵液穴;從淵液穴循胸輒筋穴也。
[6]從輒筋、日月穴過季脅至京門穴;從京門循行帶脈、五樞、維道、居,下合髀厭中環跳穴也。
[7]從環跳穴以下循髀陽風市穴;從風市循行瀆、陽關、出膝外廉陽陵泉穴也。
[8]從陽陵泉穴循陽交、外丘、光明等穴,下外輔骨之前陽輔穴也。
[9]從陽輔穴直下抵絕骨之端懸鐘穴;從懸鐘下出外踝之前丘踝之前丘墟穴;從丘墟穴循足跗上臨泣穴也。
[10]從臨泣入小指次指之間俠溪、竅陰穴也。
[11]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出三毛,以交於足厥陰肝經也。
主題:膽經穴歌條文:足少陽經瞳子,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
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
風池肩井淵液長,輒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環跳市中瀆。
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按:
註:主題:膽經分寸歌條文:足少陽兮四十三,頭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風池,積數陳之依次第。
外眥五分瞳子,耳前陷中尋聽會,上行一寸客主人,內斜曲角上頷厭,後行顱中釐下穴,曲鬢耳前上髮際,率谷入髮寸半安,天衝耳後斜二寸,浮白下行一寸間,竅陰穴在枕骨下,完骨耳後入髮際,量得四分須用記,本神神庭旁三寸,入髮四分耳上繫,陽白眉上一寸許,上行五分是臨泣。
臨後寸半目窗穴,正營承靈及腦空,後行相去一寸五,風池耳後髮陷中。
肩井肩上陷中取,大骨之前寸半明,淵液腋下行三寸,輒筋復前一寸行,日月乳下二肋縫,下行五分是穴名。臍上五分傍九五,季肋俠脊是京門,季下寸八尋帶脈,帶下三寸穴五樞,維道章下五三定,維下三寸居名,環跳髀樞宛中陷,風市垂手中指終。膝上五寸中瀆穴,膝上二寸陽關尋,陽陵膝下一寸住,陽交外踝上七寸,外丘外踝七寸同,此係斜屬三陽分,踝上五寸定光明,踝上四寸陽輔穴,踝上三寸是懸鍾,丘虛踝前陷中取,丘下三寸臨泣存,臨下五分地五會,會下一寸俠谿輪,欲覓竅陰穴何在?小指次指外側尋。
按:
註:[1]瞳子,在目銳眥去眥五分,是其穴也。
[2]從瞳子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動脈宛宛中,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口取之,聽會穴也。
[3]從聽會上直行一寸,開口有空,側臥張口取之,客主人穴也。
[4]從客主人上內斜行,兩太陽曲角上廉,頷厭穴也。
[5]從頷厭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之中,懸顱穴也。
[6]從懸顱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下廉,懸顱穴也。
[7]從懸釐後行,耳前入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曲鬢穴也。
[8]從曲鬢後行耳上,入髮際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率谷穴也。
[9]從率谷後行耳後三分許,入髮際二寸,天衝穴也。
[10]從天衝下行耳後,入髮際一寸,浮白穴也。
[11]從浮白下行耳後,高上枕骨下,搖動有空,竅陰穴也。
[12]從竅陰行耳後,入髮際四分,完骨穴也。
[13]從完骨折上行,神庭旁三寸;直耳上入髮際四分,本神穴也。
[14]從本神行眉上一寸,直瞳子,陽白穴也。
[15]從陽白上直行,入髮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臨泣穴也。
[16]從臨泣後行一寸,目窗穴也。
[17]從目窗後行一寸,正營穴也。
[18]從正營後行一寸五分,承靈穴也。
[19]從承靈後行一寸五分,腦空穴也。
[20]從腦空下行耳後,下髮際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風池穴也。
[21]從風池下行肩上,會其支者,令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當中指下陷中,肩井穴也。
[22]從肩井下行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淵液穴也。
[23]從淵液下行,復前一寸三肋端,橫直蔽骨旁七寸五分半,直兩乳,側臥屈上足取之,輒筋穴也。
[24]從輒筋行乳下二肋端縫下五分,日月穴也。
[25]從日月行監骨腰中季肋本,俠脊臍上五分,旁開九寸半,側臥屆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京門穴也。
[26]從京門下行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臍上二分,旁開八寸半,帶脈穴也。
[27]從帶脈下三寸,五樞穴也。
[28]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維道穴也。
[29]從維道下行三寸,監骨上陷中,居穴也。
[30]從居下行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環跳穴也。
[31]從環跳下行膝上外廉兩筋中,以手著腿中按盡處,風市穴也。
[32]從風市下髀骨外,膝上外廉五寸,分肉間陷中,中瀆穴也。
[33]從中瀆下行膝上二寸,犢鼻外陷中,陽關穴也。
[34]從陽關下行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尖骨前筋骨間,蹲坐取之,陽陵泉穴也。
[35]從陽陵泉下行,足外踝上七寸,內斜三陽分肉間,陽交穴也。
[36]從陽交行外踝上七寸外斜,外丘穴也。
[37]從外丘下行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也。
[38]從光明下行一寸,輔骨前絕骨端,內斜三分,陽輔穴也。
[39]從陽輔下行三寸,外踝骨尖內動脈中,尋按取之,懸鍾穴也。
[40]從懸鍾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41]從丘墟下行三寸,在足小指四指本節後,足跗間陷中,臨泣穴也。
[42]從臨泣下行五分,足小指四指本節後間陷中,地五會穴也。
(43.從地五會下行一寸,足小指四指本節前,岐骨間陷中,俠溪穴也。
(44.從俠溪下行足小指四指外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竅陰穴也。
主題:肝臟經文條文:經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又云:肝居膈下,上著脊之九椎下,是經常多血少氣,其合筋也,其榮爪也,主藏魂,開竅於目,其係上絡心肺 ,下亦無竅。『難經』曰: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肝之為臟,其治在左,其藏在左腎之前,並肩著脊之第九椎(圖七十一)按:
註:主題:肝經循行經文條文: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上,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顛;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圖七十二)。
按:
註:主題:肝經循行歌條文:厥陰足脈肝所終,大指之端毛際叢,足跗上廉太衝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陰後,循膕內廉陰股衝,環繞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逢,上貫膈裡布脅肋,俠喉頏顙目系同,脈上顛會督脈出,支者還生目系中,下絡頰裡環唇內,支者便從膈肺通。
按:
註:[1]足厥陰肝經之脈,起於足大指聚毛之際大敦行間穴,從行間上循足跗上廉太衝穴,從太衝穴去內踝一寸,至於中封穴也。
[2]從中封穴循行內踝五寸,入於蠡溝穴也。
[3]從蠡溝上踝七寸中都穴,上內踝八寸,交出於足太陰陰經之後,上踝內廉,膝關曲泉穴也。
[4]從曲泉循股陰陰包五里穴,入於毛中之陰廉穴,過陰器入抵小腹,上行於章門穴,從章門循行期門穴,從期門內行,俠胃,屬肝,絡膽。
上貫膈,布脅肋,散佈於臟腑,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額,與督脈會於顛也。
[5]其有一支者,不上會於顛,但從目下頰裡環唇內。
[6]又一支復從肝別貫膈,上注於肺,以交手太陰肺經也。
主題:肝經穴歌條文:足厥陰經一十四,大敦行間太衝足,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五里陰廉上急脈,章門才過期門至。
按:
註:主題:肝經分寸歌條文:大敦足大端外側,行間兩指縫中間,太衝本節後二寸,中封內踝一寸,蠡溝踝上五寸是,中都上行二寸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曲膝盡橫紋。陰包膝上行四寸,氣衝三寸下五里,陰廉氣衝下二寸,急脈毛際旁二五,厥陰大絡系睪丸,章門臍上二旁六,期門從章斜行乳,直乳二肋端縫已。
按:
註:[1]大敦穴,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後如韭葉許,外側聚毛仲,是其穴也。
[2]從大敦上行足大指次指岐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行間穴也。
[3]從行間上行二寸許,足跗間動脈應手陷中,太衝穴也。
[4]從太衛上行足內踝前一寸,筋裡宛宛中,中封穴也。
[5]從中封上行內踝上五寸,蠡溝穴也。
[6]從蠡溝上行二寸,當胻骨中,中都穴也。
[7]從中都上行,犢鼻下二寸旁陷者中,膝關穴也。
[8]從膝關上行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橫紋頭取之,曲泉穴也。
[9]從曲泉上行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踡足取之,看膝內側有槽中,陰包穴也。
[10]從陰包上行,在足陽明胃經之氣衝穴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應手,五里穴也。
[11]從五里上行羊矢下,斜裡三分,直上氣衝下二寸,動脈陷中,陰廉穴也。
[12]從陰廉上行陰上,中行兩旁相去二寸半,按之隱指而堅,甚按則痛引上下,此厥陰之大絡,為睪之系,急脈穴也。
[13]從急脈上行足太陰脾經之大橫外穴外,季肋直臍軟骨端,臍上二寸,兩旁開六寸,側臥取肘尖盡處,章門穴也。
[14]從章門上行,足陽明胃經之不容穴旁一寸五分,上直乳第二肋端,期門穴也(見圖七十三)。
主題:奇經八脈總歌條文: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任前督於後,衝起會陰腎同行,陽蹻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帶脈圍腰水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
按:
註:[1]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也。
[2]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故名奇經。
[3]奇經有八,曰:任、督、衝、帶、陽蹻、陽維、陰維是也。
[4]任脈任於前,督脈督於後,衝脈為諸脈之海,帶脈猶身之束帶,陽蹻為足太陽之別,陰蹻為足少陰之別,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相維,諸經乃調。
[5]故此八脈,譬猶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有奇經亦若是也。
主題:任脈循行經文條文:『素問‧骨空論』曰: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 ,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見圖七十四)。
『靈樞‧五音五味篇』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口唇。
按:
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中医妇科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