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故事1—7

[复制链接]
冥昧 | 2003-7-8 16: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这个贴子最后由冥昧在 2003/07/19 11:14am 第 2 次编辑]


 6、单位的一家下属连锁店(独立的)新换了一位店长——崔哥,一次我们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儿子十四岁上初一。崔哥知道了这种读经教育,想让我来教他儿子(收费的),并希望我能给予他孩子以调教、指导。我也想增加些接触稍大孩子的体验。定下了,周末两天的早上我就去他店里,给他的儿子和他的十五岁的外甥一起上课。我从《大学》开始,领他俩读。其间讲一点道理。
  崔哥的儿子属于不大爱学习那种孩子,喜欢体育运动,很憨厚,总是憨憨地笑,没什么心眼、朴实的孩子。在现在这时代就算是我认为的好孩子了。外甥则较现代,不够单纯,心眼多,学习要好一些,喜欢上网,不愿意上我这莫名其妙的课。
  崔哥店离我家近,他家离这却不近,他的儿子每次上课需要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过来,上完一小时的课立刻再骑一小时车回去。其毅力令我惊叹。这孩子心实、较听话,读书不象他表哥灵敏。每次留作业我只强调多读的好处,让自订遍数,但要求一定说到做到。他订的基本都比表哥多五六倍,有次当天未作,隔天能读上两个多小时补上。也令我惊叹。当然这是听他自己讲的,然我信他的话。一次我留给两个孩子作文的作业,要他们写出“自己未来的样子”。要求写出自己真切的心思来。千字左右,但不必需。并强调我最重视真实心理,不欣赏美丽的空话假话。待下周看到两孩子的作文,外甥的作文字数不少,从开始就顺着自己看过的一篇科幻小说一路不着边际的幻想(比我可不切实际多了),到最后梦醒了什么的。看来他比较习惯这种写作套路。我事先的提示在他这没太起作用。而崔哥的儿子写得则较少,很简洁,但有明确坚定务实的目标、意思在里。我认为这孩子以后能不错,能活得踏实、真实些。我问外甥,作文在班里算不错的吧,他矜持自得的表示是。
  一个多月之后,才读完《大学》不久。一次课初,我郑重的问他俩,读这书到现在感觉自己有什么变化没有。外甥不单纯的微笑着摇头。我再问他憨厚的表弟,他则首肯,说有,但表示说不好。我知道决定会有变化,尤其象他有着这么质朴笃实的心灵的人、那么实惠的读过。我鼓励他说。他属于不擅表达的孩子,他憨厚的笑着:“我感到我比他们(同学朋友们)高了!”我很高兴。我明白他的意思。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他的心境变了,思想观念被智慧的文字拔高了……是的,他不同了,因为他交到了别人没有的“酷毙了”的朋友,这“朋友”不占地方的搬进了他的腔子里,从此将一直陪他面对他将面对的一切,在这其他无论是父母妻子都不能永久奉陪到底的孤独人生之旅上一定程度的助其告别了孤独并其它一些阴霍。
  这也算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吧。
  没几天,非典降临,暂停。后则未来。我们一共相处了十二小时。之前,崔哥说孩子和他妈说过他要好好学学这东西。
  
    不过我还是能不时想起他,那是一幅越来越稀有了的朴诚、淳厚的大孩子的笑脸……
冥昧 | 2003-8-2 16: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7、   “愚公移山”
    上午上课时,我表扬了八岁的纪同学的好的精神——它写字时显得很沉稳、很坚韧。尽管他的写字基础不好,可我很满意他的这种精神。这也正是现在大多孩子欠缺的关键所在。就说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来相证明与发挥。五个孩子三个会说,我还是最后再闪亮登场——也再补充讲了这老故事(我这几天是挺好讲点什么)。并以一串词语来终结:至诚通天、心想事成、有求必应、志在必得、有志者事竟成、思之思之又复思之不得之鬼神必将通之……
    午间,正组织孩子们做饭呢,吉林省偏远小镇的杨大姐来了。她是做水产生意的,经常来这边上货。当初看了王教授VCD,很受震动,便有心推广这件事。有半年多了吧。大姐有四十多岁的模样,农村妇女的土实面貌,淳朴;尽管做生意,却未失其“人之初”的本善之性。她有个六岁的小孩子,请个退休了的老师来教孩子读经。她自己按照社会习惯应算是缺少文化的人。初时她的精神已感动我,可也未大在意,很多城市里的有文化有档次的人做这推广也大不易,何况她了。精神可佳罢了。那次她又来感动我们的是她肯切、肺腑的感伤、忧挂现在这个社会、现在的孩子们。她的话我已学不来了(我的记忆力很不好),只记得当时她挚切的言语令我与妻顿时于心底滚动起一股暖流并油然生起深深的敬意来。象书中见过的那种描述:她的形象陡然高大了。
    大姐讲自己走了不少学校和幼儿园,不容易。这确实不是容易事。可是这么长时间了,她一直在做。也有了一定的成绩。这次来又要不少书,好象是为一所学校要的。讨价还价。
    送大姐出来,她雇的小三轮车车夫已等着急了。挥手告辞。
    回屋里,与妻再感叹一番。虽然我们较保守,接触这方面人并不算多,但这位杨大姐还是能算是当中最令我们钦佩的一位。土实的她竟有着那样一颗至诚广大仁厚的心灵!
    ——杨大姐,“愚公”?在“移山”?!
匿名| 2003-8-3 17:39:22

读经故事1—7

移山,沉重而执着。
没有退路,无法选择的一条路。
沐天翔 | 2003-12-29 1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一个晚上躲在山洞里,烤着火,吃着白天打来的食物的原始古人,和一个躺在舒适而温馨的现代化公寓里看电视,吃爆米花的现代人,哪个心里会觉得更幸福?是可比,还是不可比的?我们的社会发展这么快,物质条件改善这么迅速,那么我们比前人是否更幸福和快乐?
冥昧 | 2003-12-29 1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是个问题。答案属于自己
沐天翔 | 2003-12-30 23: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先生答案是什么?
三教小虫 | 2004-2-16 18: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每读过,则悚然。心向往之。
牛道士 | 2004-2-17 11: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下面引用由沐天翔2003/12/29 02:05pm 发表的内容:
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一个晚上躲在山洞里,烤着火,吃着白天打来的食物的原始古人,和一个躺在舒适而温馨的现代化公寓里看电视,吃爆米花的现代人,哪个心里会觉得更幸福?是可比,还是不可比的?我们的社会 ...
神智不清了?
1、当然是可比。
2、你愿意去当原始古人?有谁愿意?
行路一凡人 | 2004-3-12 2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故事1—7

还有《道德经》,现在国人就是缺乏道德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