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复制链接]
天涯娘子 | 2003-12-9 0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我没有看全上面的讨论,因为实在太长了,但是我基本上明白意思了。我想问一句就是,其实有没有人不承认中医中药没有疗效?如果承认有效,那么就好办多了,那么我们就不用怀疑她(中医)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了!在21世纪的现在,应该没有人在提巫医之说了吧?那么,好了,没有人否认中医的疗效,也不怀疑她的真实性,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你不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不懂中医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研究中医或者根本就是排斥中医,那么何来研究,没有研究,就算真的有人研究也是研究中医的错误,不会去研究中医的正确,所以到头来就变成了中医太玄了,太神秘了。这些问题就出来了,也就有了我们这个讨论。但是这样也好,让我们这些中医的坚定继承者有了说话的地方。不是中医不行,你不懂中医是你不行,因为中医需要你付出一定的精力和努力去了解的。
还有另一个方面,中医的疗效和中药是息息相关的,但是,现在很多古方开出来,对症下药,症药相符,就是疗效不如古书好,为什么?追究到底原来是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尊古法,那也就知道了真正的原因了,这里这么多药学高手不用我罗嗦了吧。只是作为医生,我确实很恼火,已经因为这个私下发了几次火了,只是不敢去找中药房理论。
匿名| 2003-12-9 15:09:03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谢谢天涯娘子。
讨论的目的不在于结果,不是要争出输赢,而在于讨论中的碰撞与思考。中医要的,就是这么一个说话的地方,反方和中立意见中,不少是很有见地,刺中了中医的要害的。
我之所以不辞辛苦把记录整理出来,就是想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并不是想用口水仗来压倒西医。
一边整理一边看,有不少感想,等讨论完了,写一个评论吧。
匿名| 2003-12-9 17:07:22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2003-12-07 16:40:37 新浪网友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61.159.208.*
个人觉得中医更接近“平民医学”,你可以花很少的钱(相对于西医来说)就看好病(当然,不可否认有些病必须看西医)。但是西医……我妈前几天一个普通的感冒就看了500多大洋。其实药钱不多,关键是检查费。
GDP在增长,我们的收入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只能去看中医——中、西医都可以把病看好,为什么一定要选贵的呢?有时候我妈去看中医,说要开几副药调理调理,医生告诉她:是药三分毒。可西医一般来说你要什么他就给你开什么。感觉中医更有人文关怀。
中医说:悬葫济世——平民百姓也看得起病。
西医说:治病救人——可高昂的医疗费使老百姓说:我病不起
2003-12-07 17:18:07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218.74.213.*
中医药是一位沧桑老者,它无需辩解,人间正道会有表示。感谢那么多支持它的朋友们!只是它需要的是张仲景这样的好学躬行者。上天若愿降生他,我可祭首!
2003-12-07 18:18:34 新浪网友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218.246.127.*
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和很多同学一样,没有干我的本行。倒不是不喜欢,恰恰相反,中医学理论本身很有意思,只不过找工作很困难,取缔中医院校的说法过于偏激了,不过现在招生太多了,很多人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中医的基本理论其实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医学理论,把万事万因都归结到阴和阳,后来复杂一些延伸出了五行,这么简单的观点其实朴素而且实在,但由于把复杂的事物用过于简单的理论概括,难免出现“阴中之阳”“肝木脾土”这样深邃的语句,要理解一两句简单的真理需要长时间的体会,不能象西医那样说的太明白。
我这里没有冒犯任何人的意思,西医现在的理论我认为是很浅薄的,也许现在还不会觉得,再过20年也许根本全部会改变(虽然现在已经算是够用了),研究到分子又怎么样?能研究到百分之几?我们学过30多门西医学科,当然有些科目比如免疫等还是挺有意思的。中医理论是非常优雅的,看到的只是气血津液、神的运行、阻塞。
西医能把人看成看成什么?蛋白质+水+唾沫+细菌?
最喜欢看外科医生边聊天边给人开肚皮的样子,在人家肚子里面翻来翻去,修修剪剪,就象给自己家的花苗修枝。呵呵,其实外科医生多多少少都有点变态的。
有人说中医不是科学。严格从“科学”的概念来说,中医的确算不上,网友已经说过了,不可重复、无法量化...一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面知道搭箱子去摘一个香蕉,我们不必知道搭梯子需要的杠杆原理、重力原理、也不需要理解为什么直接跳就不行,中医就是治病的这个箱子。只要知道这样配药能治的好病,干吗不这样做呢?中医是经验医学,它有大量的医学数据,这些数据如果累计下来并能量化,谁敢说它不是科学??
张仲景没有其人?我还真不知道呢,呵呵,我不相信,如果你相信,你可以看看《伤寒论》的序言,看是不是真的,序言很精彩的。
2003-12-07 19:59:18 网友:hermityinshi22 就 网友评论:中医中药,拿什么来证明你? 发表评论 IP:211.161.81.*
拿什麽证明?那患者的疗效证明。患者的病治好了,他自然说中医好,要不那麽多的患者都找名老中医,而且中医在美国的医药市场占到了百分之十。双盲就一定能说明问题?
市场需要就是证明!
而且有时候西医也是十分无理,而且霸道。自己不能治疗,中医治好了,又以各种口实来否定、贬低中医。
如:某地有某中医师用金钱草为主治疗胆结石300多例,全部治愈(我想着很容易鉴定)。但是,当他要求开成果鉴定会的时候,被告知没有鉴定价值,因为大多数患者排除的结石都是小于直径0.6cm,用西医的标准,所有的病例都可能自动排除,无需治疗。而事实是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在西医治疗毫无效果后,才找到这位中医师。那麽这种被西医否定的疗效就毫无价值吗?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再比如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很多患者都是经西医治疗无效而投奔中医的,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这次非典的治疗,开始北京没用中医,疗效很不好。后来不得不加上中医,开始有效。现在西医的副作用浮现了出来。
好了,不说了。否定一个经几千年证明有效的医药体系,不是什麽好现象,对中国社会没有任何利益,反而有很多害处。为什麽不能1+1=2?真不理解!
当年民革时期,有人要通过立法来取缔中医,但是最后遭到了国人的鄙视与唾弃,难道现在又有某些人要重蹈这种覆辙?
拭目以待!

匿名| 2003-12-9 17:22:31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2003-12-07 20:17:26 网友:jinyugang7980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218.19.49.*
西医的理论是从动物身上来的,不是吗?看看西医研究者的工作吧,多少大白鼠、小白鼠、猴子、猪为人类医学的进步献身了,这样得到的经验再运用在人体身上,然后才有西医的理论,这样的理论被认为是科学的。
中医不会给大白鼠、给猪号脉,中医的理论是在病人身上来的,是千百年来多少医家的经验总结,古今中医对这些可贵经验进行思考与归纳,于是而有中医理论。这样的理论被认为是伪科学。有点学术良心,真正懂点科学的人比较二者后就不会得出西医就是最科学的,中医就是糟粕的错误结论了。中医讲望诊,说从人的面部就可掌握到他的健康情况,甚至可以看到疾病的预后转归,你不相信吗?你一个黑眼圈的谁都知道你昨晚没睡好,一般人都知道的这样的经验就不科学吗?由此深化、升华而成的中医理论就不科学吗?必要找只猪来研究它的面部表现然后用之于人的才叫科学吗?中医理论中有多少这样可贵的经验啊,不去学习去继承,却要叫嚷取缔中医,难道要让人类医学重新在动物身上积累吗?
2003-12-07 20:44:23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61.191.70.*  病人:医生,我耳朵痛——
医生:来,试试吃点儿这种草根,感谢伟大的部落守护神赐与我们神药!(公元前1800年)
医生:别再吃那种草根,简直是野蛮不开化不尊重上帝,这是一篇祈祷词,每天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一次,不久就会治愈你的疾病。(公元900年)
医生:祈祷?!封建迷信!!!来,只要喝下这种药水,什么病都能治好!(公元1650年)
医生:什么药水?早就不用了!别喝那骗人的“万灵药”,还是这种药片的疗效快!(公元1960年)
医生:哪个庸医给你开的处方?那种药片吃半瓶也抵不上这一粒,来来来,试试科技新成果---抗生素(公元1995年)
医生:据最新科学研究,抗生素副作用太强,毕竟是人造的东西呀......来,试试吃点儿这种草根!早在公元前1800年,文献就有记载了。(公元2003年)
2003-12-07 20:27:10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61.191.70.*
真正的老中医可不是什么“专家”,他们应该称为“先生”。也许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通过所谓的“资格考试”,但通过“资格考试”的白大褂们有几个比得上他们?
2003-12-07 23:50:31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61.242.117.*
中医怎么会是伪科学?我们几百代的祖宗都是靠中医治病的,不要忘记了!虽然中医的发展与研究存在误区,但,中医的很多作用是西医不能取代的。两种方法都是为了治病,但方法不同过程不同,各有所长,有些疾病用西医好些,有些疾病用中医会好些。西医比较理论些,直接些,但冶起病来对人机体伤害比较大,就算最终病好了,恢复时间也长得多,中医的副作用没那么大,虽然起效慢,但比较平缓,起到祛邪扶正的作用。举两个明显的例子:1、我们的医生最喜欢用抗生素,有什么问题就先想到抗生素,没错,用抗生素起效快,但容易引起菌群失调,甚至抗药性,有些病人治个感冒用了不少抗生素,结果病未好人就先弄到非常虚弱,甚至因为菌群失调而令到皮肤搔氧等等出现其他症状。2、多数心血管病人都长期服用一些西药,但这些长期服用心血管药的病人多数是治不好也死不了的人,同时精神状态都非常差,因为心血管类药对肝、肾的伤害都非常大,但病人对药物非常依赖,不吃又不行,越吃就越要吃,但越吃状态越差。我父亲就是一个心血管病人,一开始就吃降压药附吃护肝类药又吃降脂药,但精神很差,还经常头晕,后来干脆转吃降压降保健类中药,因为无副作用,可以长期吃,反而精神好了许多。所以中医是不可取代的,而是应该问如何发展得更好。

匿名| 2003-12-9 17:29:58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2003-12-08 08:58:54 网友:zhxh52104 就 新浪时评:该给中药开上一付怎样的“药方” 发表评论 IP:211.157.218.*
“知识之中有愚昧”,所谓现代医学,若干年后很可能被证明有严重缺陷。只不过这种证明是逐步的,是“渐变”。而中医的“模糊”理论,很可能是对人体微观世界的科学解释。我对此有信心是因为近几十年,西医西药节节败退,中医中药正在走向世界。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使我们这个民族昌盛不衰。
一些名人,包括孙中山和鲁迅,对中医的看法是片面的。也因为他们提出这种看法时还年轻,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喊中医是伪科学一样。
中医各派应屏弃门户之见,联合起来,精诚团结,为形成统一的中医理论而合作,为振兴中医而奋斗。
2003-12-08 10:01:36 新浪网友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211.155.240.*
对中医理论要继承、发展
首先,我个人认为祖国传统医学是“科学”。第一,从感性上将,“西医”在我国的出现只是几百年的事,也就是说,我国人民几千年的医疗健康保障全是靠的“中医”,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如果说几千年,我国人民是靠着不科学的医学来维系健康的,可能稍有理智的人都会给出正确评判。第二,中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其中又是百家争鸣。这从“中医”浩瀚的文献中就可看到。
那么,我们今天什么还在这里讨论“中医的出路”、“中医是否是伪科学”?这是因为,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东西,如果不辨清将会影响“中医”这一瑰宝的发展。
首先,“中医”理论不能为,或大部分不能为现代西方医学或科学哲学所解释。这造成了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大呼“中医是伪科学”,“中医落后了”,“中医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这些论断都是错误的。
现代西医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的,比如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学,现代物理学等等。而“中医”理论的建立在缘故,如果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估计是和世界文明同寿。在那时,我们的祖先看到了疾病的表征,就开始建立“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致病”和“治病”的原理。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局限,我们的祖先不可能在细胞和分子层面来解释"人为什么得病?怎么能把病治好?”。但我们得祖先并没有放弃“科学理论”的建立,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解释疾病。他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引入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理论来解释”疾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人体、对疾病做了高度的抽象,这从现代”科学“来看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如“群论”的建立,就是因为大家在细小的问题上研究的很细了,同事也带来了研究的困难,从而”群“来了一个高层次的”抽象“,把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中医“的理论不被一些人理解,我们不必太在意。这是因为很多人的知识局限造成的。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不能理解,不科学。我个人认为,”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是成功的,是科学的。我再次说,”我们的“中医”理论是在一个“抽象”层次上对“病理”的解释,“抽象”并不等于“不科学。如果大家一定要所谓”科学“的解释,那我给”五行学说“一个现代”科学"的解释,大家看看,还有没有人,说“不科学”。
设集合A由6个元素金、木、水、火、土、和空集组成,定义在集合A上的两个运算相生和相克,那么以上构成一个代数系统。有人反对吗?可能还有还有无知小辈高叫到底什么是金、什么是木?好了好了,这都是我的错,我在变一下,设集合A又6个元素a,b,c,d,e,f 构成,定义在集合A上的运算为※,×,我在给出运算表,说着构成一代数系统,有人说这是伪科学吗?
所以所谓的具有现代科学的人说,对“中医”理论的不理解从而说“中医”是“伪科学”的“蠢猪”们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知识不够,不能做到举一翻三。
当然,在“中医”的基础理论中的有的东西,有人把它拿去加入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拿来迷惑人。对这些我们的应该抛弃,也就是说在祖先留下的”财富“中肯定混入了一些”糟粕“,我们因采取”剔其糟粕,留其精华“的态度。
顺便提一下,我们其实不必应要用所谓“西医”的东西来解释“中医”,这本来就是可笑的,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解释问题。就好比“光具有波离二相性”,用一个去解释另一个是解释不通的。在“中医”的问题上这也是一样一样的。
最后,谈一谈“中医”的研究。无论多么好的东西,如果没有人去发展她,她都会落伍的。
由于,出发点不同,“中医”的研究不能照搬“西医”的研究方法。就目前来说,整理浩瀚的“中医”文献,是一个重要工作。这些文献用时髦的话来说是“重要的医学实验记录和医学试验总结”,这需要能耐住寂寞的人。
第二。现在的“中医”研究者知识要博,从“中医”的内容和我国历代“中医”名家来看,研究“中医”需要博。说得不客气,现在研究“中医”的学者们在回答“五行学说”是不是科学的问题上,有几人能像我一样能有代数理论来解释。当然,博不是为了打“嘴仗”。我的意思是思路要广,才能另辟蹊径。我觉得“中医”的研究中大家要有勇气象牛顿他们一样,在研究力学感到力不从心事能发明出微积分这一工具,从而大大推进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就是说要找到新的工具,来发展“中医”,在这一点上我们做的可能没有古人好吧。
最后,我说一说,“中医”中最受争议的就是“千人千方”,从而很难给出“药方”疗效的统计数字,从而就说“疗效”不具有说服力。这一点,其实不必在意,还是那一句,“中医”和“西医”的出发点不同,不必照搬“西医”的方法。在西方的很多方法论中,是用“行为主义”的观点,这一观点有他的正确的地方,但是,也有她的局限。著名的“图灵试验”,就是行为主义观点,粗略的说,它是说只要通过提问等等方法,收试者分辨不出谁是计算机谁是人就说计算机具有了智慧。其实按这一思路,也不能说计算机具有智慧。其实,二战时,就做过类似“图灵试验”的试验。当时,盟军为了保证“诺曼底”登陆成功,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他们让一个冒牌“元帅”到假的登陆场不断视察,这也冒牌演的和真人一样,连早餐不放胡椒这一特点都演出来了。这让德国间谍上当,从而以为真的“元帅”在频频视察“登陆点”。这个是能说冒牌“元帅”就是真“元帅”吗?所以我说,“西医”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还要罗嗦一下,有人说什么有人吃了中药导致肾衰,所以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我要说,“西医”就没有庸医了吗?“中医”你用不好,就能说“中医”本身有问题吗?科学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是在和“伪科学”和“愚昧”作斗争。
我们的“中医”要靠我们继承、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仰不愧对祖先,俯不愧对子孙。

匿名| 2003-12-9 17:41:47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这个贴子最后由班竹枝在 2003/12/09 06:12pm 第 1 次编辑]

2003-12-07 13:52:17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220.168.169.*
如果没有望闻诊切,中药就等于保健品。就象西医没有听诊器,化验手段一样。脱离中医谈中药,是舍本求末。所以,大家首先要统一到一个起点上理论,别东西不管地乱谈。
中药有副作用,甚至有毒;为什么?因为可以以毒攻毒呀;西医还把人的器官割去,不比毒厉害吗?
其二,想一种药能够医几亿人的一种病,那是真实的谎言。因为天下没有同样的一片叶子。
其三,理论来源于实践,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用什么“科学”来栓释,怎么就讲她不好呢?分子理论,原子理论,甚至纳米什么的,能够解释的通吗?中医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心理、生理、社会等等学科,怎么能够用分子来矮化中医呢?

2003-12-07 14:27:59 新浪网友 就 新浪时评:该给中药开上一付怎样的“药方” 发表评论 IP:219.140.94.*
在中国中药相关的体制不改革的话,中药是基本不会有前途。
我老爸是一名老中医:对治疗包括痔疮、皮肤病等很多疑难病症都有独特的中药治疗方法及相应的药物。其中很多在医院治过后治不好的,最后都在我老爸的治疗下成功治好,包括卫生局的某些领导、本地及周边省市医院的一些医生。但是因为我老爸参加国家的所谓“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却始终不能及格、所以只好在家休息、当然有人医遍大小医院都治不好了的时候,找过来的话往往都被治好。很可惜我学的计算机、不然的话一定可以把一些东西放到互联网上来让大家少受点痛苦。
2003-12-08 00:22:43 网友:beieb0210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202.110.141.*
中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较之西医药体系有其难以比拟的优势,岂只是科学与非科学之别。我认为本世纪一定是中医药大行其道的世纪。西医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方面,而中医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对人、疾病、环境的整体观和蕴含极深的医学原理。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高低。许多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停留在西方医学认知的层面,因此难以看清和理解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其实仅以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可比较中西医的巨大差别,比如,虽然现代的医学主流是西医,但对许多复杂一些的疾病,西医却往往束手无策,西医自嘲仅能治好三个半病,而中医民间却有大量的有效治法,但却囿于传统和文化的局限,无法得到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发掘,使相当多的人错误地认识只有西医才是他们所能信得过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又比如,你可能不是医生,但对照一般病人的症状和各种检查结果,你只要手头有一部比较权威的西医用的手册,你对病人的诊断和处置办法可能不会比一般的医生差多少,但中医看病就不是这么简单,即使你翻遍了所有的中医书籍,可能你还是在云里雾里,无法弄清到底是什么病,如何治。中医的理论主体是可取的,治病的方法是神奇的,但还需要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使其在新世纪的今天更加大放异彩,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2003-12-08 00:57:12 网友:沐天翔 就 网友评论:中医本来就是一门经验学 发表评论 IP:61.139.209.*
救救中医吧!
我是一名在中医学院在读的本科学生,就快面临毕业,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几年的中医本科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从大一到大四,对于以前中医必读的经典,我们浅浅带过,甚至到现在我们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中医名家,但是对于很多的西医课程,却是重点落实,几乎80%的老师对我们的灌输临床只能用西医的思想,而对于中医有一定研究的老师很少!在我们班上你可以随便问一个人,对中医有信心没有,98%同学会告诉你没有,半数以上同学赤裸裸的说,我根本不相信中医,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中医本科生马上就要出来作为一名正式的中医生工作了,他的中医水平能够代表中医的水平吗???其实,在我们这所学校,真正能在5年里学到中医已经根本不可能,除非你自学,否则不可能有一个属于中医的环境让你学习,很多同学在大一进来时还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是学了5年反而对中医失去了信心,这样的教育结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中医的教育制度吗???再这样下去,中医将自己把自己的路断了!用中医的招牌制造西医生来侮辱中医的水平,多像一招杀人不见血的毒着呀!救救中医吧,不要再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跑了,我们别的不说,对中医的理解和运用上肯定是有着绝对的优势,那么为什么要跟着连汉字的含义都不了解的西方人的思维乱跑呢???如果我们抛弃了自己占优势的东西去追别人的尾巴,最终有一天转回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后悔莫及!!!看看现在的中医教育制度造就的这些中不中,西不西的中医生吧,国家损失的是我们几千年来积累的财富,而我们这些人则牺牲了我们宝贵的大学学习生活!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来说,结果都是不好的!我在这里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所看到的现实,作为一名传统中医的继承人,我深深地为目前中医所处的悲惨境地感到悲哀,希望社会上的人们能理解真正的中医,希望国家政策的决策者们能救救中医,不要让这门超前的学问失传呀!!!救救中医吧!

匿名| 2003-12-9 18:27:16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2003-12-09 13:16:44 新浪网友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218.72.7.*
看了许多反对中医者的言论,不外以下几条理由:
1、打着中医幌子行骗者、虚假中医广告太多;
2、中医的疗效不如西医;
3、中医的理论太过玄虚;
4、中药毒副作用大。
第一条理由不用多辩,行骗虚假不是中医的错,如果因为这样要废除中医,那么是不是因为行骗者全是人类(好像没听说过猫儿狗儿苍蝇臭虫来骗人吧?),就要把人类全都消灭?
第二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但也不绝对,事物总是各有长短,猫能捕鼠,狗能看家,不能说谁不如谁。治疗感染类疾病和外科手术是西医(或称“现代医学”)所长,很难想像对付细菌病毒用中医会怎么样;但是治疗一些非感染的虚损性疾病,西医未必比中医强,比如身体虚弱易感外邪、面色苍白气短无力,胃纳不佳身体消瘦,这些在西医看来几乎不是病,中医则有辩证施治的众多治疗方案。关系到效果的另外一点很重要,现在的中药材假的很多,有的虽然不假但不地道,变了种了,更有JS缺斤短两,这样怎么能出效果,这难道是中医本身的错?再看现在医院的西医,也并不是对症下药给予确切治疗,大多是先给抗生素,先锋四号五号往上用,逐级加量,好了最好,至于以后会有抗药性什么的他不管,如果抗生素不管用,就来肾上腺皮质激素,几粒强的松地塞米松下去,发烧咳嗽打嗝放屁生疮流脓该好的都好了,再不好就怕得的病麻烦了,如此治病,何谈科学?
第三条关于中医的理论,中医理论是玄了一点,老外看了不知所云,就是中国人年轻的也是云里雾里,什么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但中医是从几千年前发展起来的,不能要求我们的老祖宗们用细胞基因来认识人体,一套理论体系一旦确立,很难用其它的理论再来阐述,现代医学对中医理论感到不可思议这很正常。再者中医理论玄则玄,并不假,同是健康人体质有虚实之别,同是病人更有虚实寒热之分,比如都是感冒发烧,有风寒风热,风寒当用辛温解表,风热应用辛凉解表;再比如都是阳萎不举,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者为肾阳虚,失眠多梦面赤心烦者为肾阴虚;治疗咳嗽,又有清肺宣肺润肺敛肺补肺多法,这些都须辩证施治,弄错了不是闹着玩的。凡此种种,中医理论大多数都可在实践中得到印证,足以说明其不假不伪,只是和现代医学的角度不一样。依我愚见,应该把这些玄奥的中医理论从现代医学、生物学、药物学等学科角度作出一个科学的解释,这样对中西医的发展都有好处。
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我想随便哪个略看过几页药书的都知道,“有毒、有小毒、有大毒”标得明明白白,中药马钱子、附子、川草乌等更以剧毒闻名,别说人,牛都能毒死,也没哪个中医或哪本医书上说中药可以自己抓着随便吃,吃中药吃出事来中毒甚或死了的,要么是庸医害人,要么是自己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再说,西药毒副作用就小么?因庆大霉素而耳聋的,因青霉素过敏死亡的也不少,现在又有证据表明氯霉素有引发再障的危险,这些药是不是都该“废”呢?是药三分毒,谁都知道,用药不是儿戏,关键还是人。
其实现在不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在对付病魔这个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上都还远远不够,许多病至今仍是不治之症,中西医需要协作,不是相互排斥,单纯叫嚣废除哪样谁是骗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大半个世纪前余云岫的徒劳足可证明,倒是施今墨等前辈医家开创的中西医结合道路值得继续探索创新。
2003-12-08 23:20:12 新浪网友 就 新浪观察:中医药的出路在何方? 发表评论 IP:61.187.54.*
不管您对“中医”是褒是贬都说明您在关心着它,但请您放心,我敢断言,不管社会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哪怕再过一千年“中医”还将不会灭亡,被淘汰……。您先不要急着骂我,听我讲一个题外的故事:
在70年代初期我过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来到湖南长沙传授黄金分割点(0.618法)的科学理论和运用方法,剖析了油条的制作过程,当时长沙的油条买3分钱一根,糖包子买3分钱一个加1两粮票,肉包子买5分钱加1两粮票1个。通过试验和测试认为:用两根油条的面做成一根油条去炸,这样的结果比做两根油条既节省了油又节省了时间,定价为5分钱一根,帮老百姓节约了1分钱,这后的油条比原来的粗了,长了。但没过多久这种油条有和过去的差不多大小了,但价钱还是5分钱1根。有不少和早茶的老者就骂起人来:这个该死的华罗庚搞的什么鬼东西,硬是把我们的每根油条活活地涨了两分钱……。
大家听了以上的故事有何联想。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是来治病的,但我认为“中医学”它是告诉你认识世界、处理事物甚至是怎样做人的。俗话说:不做良相,可为良医。而“中药”只是“中医学”中的一个小小的枝杈,而“中医学”的精华在于它的辩证施治和它分析和认识事物的哲理和理念……。举一例:“中医”理论中将人的两大奇经“任脉”“督脉”是这样定的:“任”属阴而“督”属阳。按理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任”在前应属阳而“督”在后应属阴,为什么正好相反了呢?仔细想来它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人的本来面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这时我们再拍着脑袋想一想达尔文的“进化论”吧!
在就中药治病来说几句,现在一般人看医生或者医生看患者都说是治病,即使细细想来“病”应该分为“疾”和“病”,就字面而言就可以看出“疾”字里面是个“矢”,“病”字里面是个“丙”有中医常识的人不难理会出其中的含意,哪个应该治疗哪个应该调理。“中医”对付疾病的手段或者说是方法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而中药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当中巧妙地运用了植物、动物、矿物等等,对人体的刺激或者说人的肌体对这些物质的反映,而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它应该说既不是神农氏的也不是李时珍,张仲景等等这些个人的,而他们只不过是在当时局限的生产工具,科技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他们为中医药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不自觉的为它的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因为后人将他们的理论作为了经典,便锁固在了他们那个年代和认识范围内,不敢越雷池半步。但是中药的配伍有它的规律性,正如林彪在辽沈战役中所说的:多味药,一锅煮,才能熬出它们的药效来,用现代的话来说它们有一个生态圈或生态链,它们相辅相成才是最佳的组合……
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多谈如有志同道合者,请于本人联系继续深谈 hutujunshi@sina.com

匿名| 2003-12-9 18:46:25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2003-12-09 00:33:44 网友:jim205 就 “人工养麝”,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IP:218.20.10.*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变迁﹑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的推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有着不自觉的疏离乃至拒斥感。目前我国的中医院校学生都是由高中理科生经高考产生,其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深受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经典理论中的还原论﹑原子论观念影响。当面对分设的中医课程和西医课程,后者显然更易被理解和接受,而对前者则抱怀疑﹑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当发现中医的理论概念和西医的难以对号入座及中医学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方法时,便片面地认为中医学无学术价值,不值一学。这实际上是由于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和对等性无充分深刻的认识,错误地把西医学的理论作为评判中医学的准绳,这样自然无法得出客观的评价。

袁建章 | 2003-12-22 1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大讨论]中医药出路(正方)

中医的处路在于理论的创新,新的理论既要能够指导研究宏观,又能够研究微观,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能给出确切得数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