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复制链接]
天涯娘子 | 2003-12-17 18: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我对病根的认识可能与你不同。我认为,所谓病根就是致病因素,驱除了致病因素就相当于去掉了病根。因此我认为中枢镇咳剂是可以去掉病根的。因为中枢镇咳剂中的一个重要的药物就是罂粟类,也就是中医的罂粟壳,西医认为可以抑制咳嗽中枢(要用中枢镇咳剂的咳嗽应该是神经性的),中医认为是肺气涣散,需要收敛肺气,因此中枢镇咳剂对于中西医来说都是符合治疗的,都能驱除病因的。
张天宇 | 2003-12-22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下面引用由天涯娘子2003/12/17 06:07pm 发表的内容:
我对病根的认识可能与你不同。我认为,所谓病根就是致病因素,驱除了致病因素就相当于去掉了病根。因此我认为中枢镇咳剂是可以去掉病根的。因为中枢镇咳剂中的一个重要的药物就是罂粟类,也就是中医的罂粟壳,西 ...
我认为咳是脑病,镇咳剂的成分作用是麻醉,去不了根的。
张天宇 | 2003-12-28 2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分科是误人误己的做法:中医的整体论在分科上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这种分科对中医的发展、对中医的研究、对中医医生理解中医理论、对病人都是个错误。真可谓有百害无一利。

郑钦安 | 2003-12-28 2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礼.为什么不去寻根究源呢?现代人对中医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中医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此一别,则差之毫里,谬之千里.
    中医的理论之祖是<<黄帝内经>>,易学(注意,是易学,不是<<周易>>),而经验之总结是后世之人不解此等学问之由来而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推测,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也.
    中医到了张仲景的时代应该算是衰败不堪了,如果没有张仲景的继承和发扬,可能我们后世之人再也没有人能一览中医之风采了,可算,张仲景在世之时,他的理论也不是很得认同.更何况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呢!
   现代中医排斥气功,就如否认爷爷是孙子的祖先一样,可笑之至.气化学说,可以说是中医的脊梁骨,没了气,中医是死医,就西医一样,那就不是中医了,至少她的理论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她也会和西医一样了.
张天宇 | 2003-12-29 1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完全赞同!
客入 | 2003-12-30 12: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看来版主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人啊!能知道邓铁涛!但是又能知道干祖望的情况的人不简单啊!看来你是耳鼻喉的!但是怎么考虑问题那么单纯一个方面去出发呢奇怪!实习生都知道这样不可能的啊!
张天宇 | 2003-12-31 23: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下面引用由客入2003/12/30 12:50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版主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人啊!能知道邓铁涛!但是又能知道干祖望的情况的人不简单啊!看来你是耳鼻喉的!但是怎么考虑问题那么单纯一个方面去出发呢奇怪!实习生都知道这样不可能的啊!

不知你指的版主是谁???
乐仔 | 2004-1-1 09: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这个贴子最后由乐仔在 2004/01/01 09:41am 第 1 次编辑]

邓老没有反对分科,可是极力反对以西医的思维入手去看中医去学中医。
天涯娘子始终都是在以中医的观点入手去探讨,并没有违背邓老的嘱咐。
付:
罌粟殼 酸、澀,平;有毒 ,入肺、大腸、腎
1.斂肺:肺虛久咳
2.澀陽:久瀉久痛
3.止痛:心腹筋骨諸痛
在治疗中枢咳嗽时候, 罌粟殼起的作用既有治表(麻醉),也有治里(敛肺气)作用。
张天宇 | 2004-1-11 2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真正的中医是民众的中医,民众掌握医学知识,就会使人的健康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民众的各种运动几乎是全身运动的,没有分科。
  人为地调动体内精气在经络中运行是不分科的,是全身疗法,效果当然很好了。
日出江花 | 2004-1-12 14: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笑的分科 (无内容)

我觉得各位对罌粟殼的药理理解存在误区!在中药中,该药并没有归入止咳平喘类,而划入收敛类,该药并非通过所谓神经系统起止咳作用的。凡是味酸涩的药物,由于富含有机酸,能扩张血管,从而促进组织液回流,这是所谓的收敛。咳嗽的原因是组织液滞留(痰)而使气体交换不利,由于罌粟殼能促进组织液回流,因而能止咳。但是有机酸能使氧化代谢增强,所以不太适合热症。至于澀陽、止痛等作用道理相同。为什么诸位会认为罌粟殼的药理作用是麻醉呢?——不要太想当然了!中药药性的总结是经过无数先人实践而来,必须重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