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內容!

[复制链接]
糖糖 | 2004-8-8 07: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我很感激您的响应,其实,我只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为了「救苦之心」,而尽我自己,所能做的事!至于别人的行为,我很明白,不是我能操控得了!
                              写给医者父母心
                                   前言
        谢谢您!您是少数几个,回复我的内容中,让我有温暖感觉的人,因此,不管,您是不是真的有多重人格、两极分裂人格,您的回复,都让我很温暖、安慰!您的回复,让我很信赖您!

        既然这样,我就将《深入道出,苍生大医之「诚」的心境,及病人的真实痛苦》,极为详尽地,说出来吧!此两者议题,看似分离,其实,两者是很密切,甚至,很多都不可分离!
        我,在写作此文的过程中,真的,有领略过几分,近似于「苍生大医」的心境,因此,我可以道出的很详尽,而我,真的,也是个备受折磨的:心境,如处在地狱受苦的精神科病人,因此,我比较能体会,癌症病患的真实痛苦!我也负了昂贵的医药费:每个月,要付两千元买药,去看一次西医,就要花三千元!因此,我也比较能体会,别人的痛苦心境!
       我并没有习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从病人的苦难角度去讲,而不是从,将来习医、当医生的角度去讲,也就是为什么,当我在中医网站,发表此文时,遭到这么多的,将来习医、当医生的人,反应言词,斥责的原因!
糖糖 | 2004-8-8 07: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2:對「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詳細詮釋
        以下的「」,是全段的重点文句!至于大医精诚的作者,最后,我会介绍出来!
        您可能会说,此文,融入了我的个人色彩,因此,不客观,那么,我很欢迎您,不要去看我的文章了,直接去领略一下,苍生大医之诚,亲身去体验,这种境界的之一、二,体验之后,如果您有其它的心得,可以上此网来告诉我!
                         前言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渝于此,以此为名也!」──千金要方‧序
       医疗科技不断进步,令不少疾病得到医治,然而,药物有价,不少药物均有知识产权,价格一般较高,这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不能负担而无药可救。每年,便有一千一百万人死于传染病,他们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死亡本可以避免,但穷人,却因无法购买昂贵药物,而无法生存。
      七十年末至今,艾滋病已夺去一千六百多万人的生命,而目前艾滋病带菌着更多至三千三百六十万人,当中只有十分一的患者,能肩负昂贵的治疗经费,他们均来自富裕国家。(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99)
      目前,全球尚有三分一人口,未能获得医药供应,十亿人没有基础医疗服务,他们差不多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乐施会,2001)
      制药,是世界上,赚钱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知识产权,为跨国药厂带来的庞大金钱,八成,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因为那里的消费者,可以支付!相反,贫穷国家人民,根本没办法支付高昂的药价,换言之,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才是导致,投资不足的原因。
      也有人主张,知识产权,有助鼓励发明,使跨国药厂,更积极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传染病,找到治疗良方。
      其实,跨国药厂在整个研究经费中,只有一成,用在研究贫穷国家,面对的常见疾病。全球药物市场上,赚钱最高的药物,是用来治疗,那些富裕地区,常见的「富贵病」,例如胆固醇过高。
      看过此段的数据,我想,在跨国药厂的心中,恐怕是:「千金至重,贵于人命」!
此段摘录自http://www.oxfam.org.hk/chinese/cyb...topics31_05.htm
      注:请读者千万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富裕国家的人,个个都很有钱,因为,处在富裕国家的人,饿死的人,大有人在!贫穷国家的人,也不是个个都穷,也有少部分的人,生活极度的奢华、挥霍、浪费,因此,上面所说的,是指在一般的情况下,富裕的消费者!也请读者不要误会,我并没有把富裕者,跟「生活极度的奢华、挥霍、浪费」扯在一起!因为,富裕者,在使用金钱上,至少会产生两种状况:「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心!」〈此句摘录自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糖糖 | 2004-8-8 07: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我很盼望天下的医师,了解重症病人的痛苦实况。我知道,医者,要靠赚病人的钱过生活,病人,也要付出,必要的医药成本,但是,「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道理,也但愿所有的「中医人」记得!
       在现代,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很多人,付不出很多的医药费,而倾家当产、缴不出费用而不敢进医院治病!
       看到这样的情况,使我很期待,能以最小的「必要性医药成本」,让医药费降低下来,减轻患者的经济重担,我曾看过,一个癌症病人的真实历程:
      「有一位末期鼻咽癌的患者,年纪才三十出头而已,一般而言,若三十出头就死,你会说短命啊!
       可是她的三十出头,已经让她的家人,觉得长得无法忍受了,全家经济陷入困境,于是到慈济功德会请求帮助,慈济功德会答应他,要帮助他付很多的医药费。尽管有人出钱,但是,全家心结绑得紧紧,仿佛失去了太阳般暗惨,病人也没有安心的活下去。她的母亲照顾到非常疲累,就说:「你要死不赶快死,害我们跟着你受苦!」她的丈夫苦得,常抱着头来问我:「她到底可以『拖』多久?」〈摘录自郭惠珍医生演讲集〉
       重症病人在付「必要性医疗成本」,所花费的费用,经济重担尚且如此!更何况,如果重病患者还碰上了,「一心紧盯着患者的荷包,有意榨尽病人们的钱财,使自己的财源滚滚!」,漠视病人痛苦的医师,那么,重症患者身心痛苦的加剧,就可想而知了!无疑地,是在痛不欲生的重症病人心头,无形地打了一针「致命剂」!
      在此,盼望为医者能了解,一般重病病人的背后,面临了至少身理、心理、经济的三重深重的苦难折磨,痛不欲生,已是常事,更何况,「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我知道,医生,要靠赚病人的钱过生活,病人也要付出,相当的医药成本,但是,「人命至重,贵于千金」的道理,也盼望,医者能记得!
糖糖 | 2004-8-8 07: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3:
                    原文
   「余自幼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家产都因付医药费而荡尽了〉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以此为名也!」──《千金要方‧序》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斯盖医之本意也!」
   「凿径开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渗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薄刚柔之异。惟用心精微者,始方与言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虽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斯盖医之本意也。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衒功能,谅非仁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
      《含灵:指人类。 蔕芥:嫌恶 下痢:拉肚子》
      我,将实际的原文,作了裁减,并非是,我不尊重作者的宗教信仰,我也不是个肉食者,而是,为了培养,更多所谓的「苍生大医」,我不得不如此!请原谅!
糖糖 | 2004-8-8 07: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4:大悲为上首
                            详尽内容
       我不是学医的,当然,也没成为医师,只是读过《大医精诚》及相关的数据,因此,我没有论断的资格,我只是提供目前自己的想法、体会,给所有的医人参考。
       我的想法是,《大医精诚》,可改为《大医诚精》:以「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诚」心为首,其次才是「精」湛医术的追求,因为,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诚」心,才会生出对「精」湛医术的追求;有对「精」湛医术的追求,不一定会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诚」心。如果,此人只是一味追求「精」湛的医术,可能在他的心理,盼望天下的病人越多越好,病势越重越好,好让病人不断地上门求医,使自己的财源,滚滚而来,源源不断!
       我在此,先从纯以本文的内容,来看「苍生大医」的心境!
       要了解「苍生大医」之前,必须先了解「慈悲」的定义。
       首先,「慈悲」,是基于人性中,普遍有着离苦得乐的强烈趋向,来作为它的出发点。
       表面上,「大慈大悲之心」有「慈悲」的先后顺序!但是,细读此文,会发觉:其实,「苍生大医」,是以「大悲为上首」,而开展出种种的心境、举动!
   
       当一个人,遭遇到很深的痛苦,有着「恨不得马上就离苦得乐」的强烈渴求时,此人可能会推想到,其它跟他同样受苦的人,是不是有跟自己一样的体验,这时候,就会对同样的受苦之人,产生了亲爱之情,也就是所谓的「同病相怜」,这时,因「悲」心而生起的「慈」心,就会出现了!
      而本文所谓的「苍生大医」,首先,是个【自己对深重的苦难,有着很为深刻的体验,了解天下人受苦,这种「恨不得马上就离苦得乐」的强烈渴求时,因此,会对天下的受苦之人,抱着极为深切的「慈悲心」】的人,否则,不会在心中,发下「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的重誓!
      面对眼前「疾厄求救者」,因为「苍生大医」的「悲心」极为深切、且将「悲心」放在自己的信念之首──「大悲为上首」,面对眼前「疾厄求救者」,所以,对激起的「救苦之心」,抱持极为热忱、极为专注投入的人,甚至到了「过分狂热」的境界!
      而在「苍生大医」的治病的过程里,心中就只惦挂着,自己眼前的「别人痛苦」,看见「别人的痛苦」而生起的「深切悲心」,因此,「苍生大医」除了感到「别人受痛苦」之外,心中别无他物,当然,别人的出身等等为何,「苍生大医」都留意不了!
      不但,留意不了,且顾不了自身的安危了!甚至是,连自身的安危都不管了!更甚至是,可能连「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都感受不到,就只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赴救」的存心,与这种因为「悲心极为深切」,而生起之「大无畏」的精神、举动:「一心赴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还有,「苍生大医」对眼前的「疾厄求救者」,因──「大悲为上首」,因「悲」心的极为深切,而生起的「慈」心,所以,对眼前的「疾厄求救者」产生了「深爱之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记得家姊在某一晚上得病,我听到姊姊痛苦的呻吟声,心灵也感到非常的苦痛。因不放心姊姊的病,心急不安,不能入眠;可是越是心急,越觉夜长,干急的等天亮了,好去请医生。而父母见自己的儿女得病,心里总有深重的同情,而且着急得很。」全文摘录于《佛网‧修学大悲法门》一文。
      由于对眼前的「疾厄求救者」,「苍生大医」所生的「慈爱之深、悲心之切」,因此,不自主的,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见彼苦恼,如己有之,深心凄怆」,如果您曾经爱过一个人很深,就会体验到,这种「感受相通」之爱!
      因此,「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结合上文所说的,「苍生大医」会出现这样的举止,便非常自然了!
     「苍生大医」的,存心如此是这般,但是,要达到这种境地,不太容易:因为,离苦得乐、保护自我,是每一个人的强烈需求及本能,要作到这种境地而心中无悔无瞋,它的背后:首先,自己要对苦难,有着极深刻的体验,而导致的极为深切的悲心──「大悲为上首」,因此,所生的:对「疾厄求救者」有着极高度的热忱及责任感、以及大无畏精神之外,还需要有「先考虑别人,后顾自己」的心中顺序,具有很深的忍力,以及因坚定的心愿,所生的「历经身体不适、自我期许的压力,却不放弃」的定力,为了救苦,而不惜奋不顾身、出生入死,更不要说,是为了「普救含灵之苦」的「誓愿」,生出对「精」湛医术的追求!表面上这些修养都不相同,但是,都是从一个「因救苦之誓愿」的「诚」心而生,所以,「大医精诚」之所用的「诚」字,可以说,描写、刻画的「名副其实」!
糖糖 | 2004-8-8 07: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5:「大悲为上首」:一个真实个案
       在此,请读者您别误会,我写作此文的背后用意:不是,我主张要为对方幸福,而牺牲自我的生命,我只是很想说,世间上,真的有这种人存在:因为,救苦之心极为热忱深切,而奋不顾身!以下再提供一个真实个案,让读者能够明白,这些人的背后心情:
      有一位国中的陈秉干老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病人,每天我在病床旁边,总抱着一种学习的心境,来倾听他的教导。当他住院的时候,癌症已经蔓延到脊椎骨,压迫到脊髓神经,双脚完全不能动了,经过紧急放射治疗以后,勉强可以撑拐杖活动,近在旁边(在我们走起来是二、三步)的厕所,对他来说是遥远的距离。每看他奋斗着从床上起来,撑着上厕所,虽然他的身体非常虚弱,但眼睛非常的有神,后来他更衰弱,吞咽很困难,讲话也很困难,癌症侵蚀了脑神经,睡觉的时候眼睛也没办法闭上,后来腿又骨折,在这种病况中,他告诉我:「可惜啊!我现在已经不能教书了!」他说:「我经历人生这么大的磨难,这么大的痛苦,我了解这个人生,了解一切人的痛苦,我会更加的来爱护学生,可惜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我说:「您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光是在受苦中能发这样子的愿心,就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他从床上奋斗着要起来,但只能将头抬离床铺半尺至一尺,我们是一跃而起,他奋斗得满身是汗,只能拼三、四十度的距离,但是他很勇敢,他告诉我说:「今天,我可以爬到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他起身三、四十度的这个角度,比我看「飞跃的羚羊」在「世运会」上飞腾更有意义,因为,这里头包含了他想要奋斗着起来,再继续站在讲台上,来爱护学生的那种爱心。
       想想啊!一个已经躺在床上的人,他就是苦于没有机会,能更多爱他的学生一点、多照料他的学生一点,虽然,他终于没有能再站上讲台,但他那一念真诚的心,已经使他站上了永恒的讲台,作我们千千万万人的老师。【而他曾经,当选过十大爱心老师,当他生病时,有一位学生,哭得就像自己深爱的家人得病!最后,他因罹患癌症而去世了!】以上此一段,摘自于郭惠珍医师演讲集〉
糖糖 | 2004-8-8 07: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6:医生,与病人一样悲仰
      对于「苦楚,不离斯须」的病人而言,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她或他的面前,纵使绮罗满目,丝竹凑耳,珍馐迭荐,醽醁兼陈,大都毫无感受,只有感受痛苦和强烈渴求解脱的愿望,我就有这样的体验。
      而医者在病患面前「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只会增加病人「因求不得健康」而生的难过沮丧、经对比后的自卑情绪等等的心理痛苦,推而广之,莫对失意人讲得意事,此理亦同!因此,「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
     「我在肿瘤科当医生的时候,看见许多喉头插管、完全不能吃东西的癌症病患,及探望病人们的家属:有的会慈悲地保护癌症患者的心,不在病人面前吃东西,引动病人的食欲,增添病人因「吃不得」的懊恼、痛苦;但有的家属比较粗心,没有去体会过患者的感受,就时常在病人眼前,吃得津津有味,还讨论什么食物比较好吃,而病人的眼睛,就只能紧盯着食物,开始流口水;也有病人很生气,怨叹家属都不体谅!我看过太多的这种情形了!」〈摘录自郭惠珍医生演讲集〉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我真的体会到,「苍生大医」真的是「悲心」深重到了极点!即使「苍生大医」具有对医术的了解,但是,在病人面前,却跟「大多不太了解医术」的病人,一样的悲仰,而不是「跟病远离」的医生!
      打到这里,我深深的感觉到,暂且放下「苍生大医」对精湛医术的追求,光看「因救苦之誓愿」的而生的「诚」心,「苍生大医」哪里是个普通、一般的医生呢?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有人会说,这是何等的偏激!在此,有澄清的必要。因为,当作者,在写作此文的时候是带着极为慈悲的心情去写的。因为,他「志存救济」的关系,所以,看到其它的医生对病人如此这样,作者当然,会不禁感到生气!来为文痛斥这样的作为!也因为这样的了解,所以,就以极为激动、愤慨、强烈的心情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还有,细读此文,会发现作者诉求的对象,是当时的所有医生,并说「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是吾之志也!」这不是,当作者在写作此文的时候,藉此大肆炫耀自己,依我对他的了解,他不是这种人!而是因为,当作者,在写作此文的时候,是带着极为慈悲的心情去写的。写作「以上我所提的内容」,背后动机,说穿了就只有一个:「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
  
糖糖 | 2004-8-8 08: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这个贴子最后由糖糖在 2004/08/08 08:01am 第 1 次编辑]

  
       7:我的心境,如处在地狱般地折磨
      我从来就没有反对,医生藉医治病患,来从中赚取生活费的意思!我在此文中,只是盼望,有心习医、从医者,在志愿学医之前,请先明白此两点:您将来,是要面对「无量苦逼身」的病人,因此,请先体验:「无量苦逼身」的病人处境,和出售产品的分别!;「作救苦之心,斯盖医之本意也!」
     但是,以下我所提供的故事,对您了解、领略病人心境之一、二,是相当重要,以下就详细道出,真实故事:

      我早上,还去看精神科医师,说完自己的遭遇、心境后,就哭着冲出了大医院,爸爸说,「医院里,有很多人都在看妳!」当我写到这里,眼眶,就开始泛出眼泪来!
      记得不久以前,爸妈去买东西,把我放在车上,照理说,两个正常人去购物,在一个小时里,大部分人的心境,是很平静,甚至是娱快的!可是,在一样的时间里,我的感受,却截然不一样!我的心,简直就成了个活地狱!承受着种种的戳刺、撕裂之苦,是的,我尝尽了,至少是「病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炙盛苦《色、受、想、行、识》五种苦难总合的深重折磨!
      我在车内,因为受不了,不断的惊悚尖叫,后来,我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打开车窗,大声呼救!甚至两次,我奔去卖场中找爸爸妈妈,想要哀求爸爸,马上载我回家,好让我在写作中,有个专心的事物,得到暂时,摆脱苦恼的机会!可是,两次都落空了!记得当时,我真的,因为「求不得苦」,快要到了疯狂的状态,就这样的,捱过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就好象,过了十年折磨之久,以后,我还感觉到,可能,自己是「求出无期」了!那种濒临绝望的心境,甚至到了自杀边缘的地步,是可想而知了!
      您以为,是只有短暂的一小时吗?没有!是只要我醒来,没有写作、没有念佛求救,就会是这个样子!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念佛求救、写作,是我唯一可以得到,一线得以活下去的机会!当我在念佛求救的时候,体会到所谓的「悲仰」,是含着眼泪呼救的!我真的体会到,盼望下一刻,就能得救的心情!但是,盼望越急切,失望就越深!
      到现在,我真的都不敢出门!也不太敢见,家人以外的陌生人!早上,还是被爸妈硬拖、用车子载我,去精神科大医院求诊!因为,我当初很怕,我在大医院里,又开始受不了而惊悚尖叫,我就会被强制,带进了警察局,甚至是疯人院中!还好,我跟医生说完之后,只是哭着,冲出了大医院门口!
糖糖 | 2004-8-8 08: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8:癌症病患之痛不欲生,常常自杀
       以上所说,都是我的真实体验,绝无虚构!也因为这样,我可能会推想到,病人受苦的心境!
      尤其是重症病患,「健康人嫌短,嫌睡不饱的一夜,在医院中是血泪交织,痛苦漫长的挣扎;时候没到的人,伸伸懒腰嫌闹钟吵,时候到了的人,一夜几番生死大战!」、「一个设备很好的加护病房,设备好象很金碧辉煌,也确实救回不少人,其实对于病人来讲,无论是治好或失败,那都是非常恐怖的地狱,没有人喜欢,再被送进去!」

      【自杀的人很多啊,我在癌症科工作,如果有一天,没有人来告诉我,说想自杀,那今天是大好的日子,非常稀有难得,真的啊!「我还是死了比较好!」是天天可以听到的,求「健康快乐、被关怀」却不可得时,往往就反过来自杀了,我常常三更半夜,被叫起来处理自杀的事件,某某人想不开又要自杀了!不是自己故意不愿意活,是太苦了,不知如何承受下去。】   
     「还有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躺在病床上,有位病人整个子宫、阴道,下段肠子都烂掉了,大便从肚皮里头一直流出来。她的房间在三楼,从二楼就可闻到味道。她的儿子在里头照顾她,不得已,用一条棉被,把自己的鼻子遮起来。这个人每天都想死,但却找不到机会,有一天,趁着她儿子,去买早点的时候,就奋斗的爬起来,从我们医院的三楼,往下面跳,结果跳下来,没有死掉又外伤,本来就已经很苦了,再加上外伤,每天更加痛苦的不得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摘自郭惠珍医师的演讲〉
       我再重复一次:出现一个真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存救苦之心」的医者,是天下,绝大多数病患们的衷心盼望、殷切期待!
      如果,您因志愿学医,决定要,投身于习医、从医的行列中,在您行医、从医之前,请您先明白此两点:面对「无量苦逼身」的病人处境,和面对出售产品的分别!;「存救苦之心,斯盖医之本意也!」
糖糖 | 2004-8-8 08: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沒內容!


                    9:脆弱、易碎的心
      在此,首先请志愿学医的人,对以后,您必须对于,可能会发生的未来,有个心理准备:您不是去医院诊所,专门只看,在电视屏幕、影剧杂志上,所显现出来的歌手及模特儿!更不是去医院诊所,专门只挑,在美容、美发杂志上,所刊载的帅哥、美女的图像!如果您要在:「医院诊所里,跟您对谈的病患中,找到我所谓的:在电视屏幕、影剧杂志上,所显现出来的歌手图像,及在美容、美发杂志上,帅哥、美女的图案」,保证您,在进入医疗诊所之后,会大感失望!
      老实说,病患在与医生对谈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这些人的外表,在一般人眼中,看起来,不太会产生:美丽的感觉!因为,您主要面对的是,「无量苦逼身」的病人!
      人,在受到苦难的深重折磨之后,至少会生出两极的态度:会感觉到,经历的小痛苦,根本就不算什么!另一种是,心境比一般人,更为脆弱、敏感,甚至是个小小的痛苦,对此人而言,一击,心就碎了!我,就有这样的心境体会!
      而有一个口腔癌的病人,肿瘤长得非常大,这个人,站在远远离十几步的地方里,就可以闻到,他发出来的臭味了,他原先,是要来住院的,可是,一进到病房里头,另外一个病人,却一直吐,一直吐啊!跑出去了!这种举动,让他的心理大受伤害,拒绝治疗就回去了!」〈摘自郭惠珍医师的演讲〉
      也但愿您,在志愿学医、从医之前,能先去了解,受到病苦的深重折磨之后,求医的病患,心境普遍「比一般人,更为脆弱、敏感、禁不起大量的痛苦,刺激打击」的事实!甚至,是个小小的痛苦刺激,对此人而言,一击,心就碎了!
      您可能会说,病人的反应,哪里都像,我讲的这般脆弱呢?也有人,因为受到病苦的深重折磨之后,感觉到:自身经历的小痛苦、打击,根本就不算什么!而且*自己坚强的意志、及行动决心,跟医生的配合,而重新恢复健康啊!
      没错!但是,我不敢保证,所有的求医病患,都是如此的反应!否则,上面所说的:「口腔癌的病人之真实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也但愿,志愿投身于医学领域者,在习医、从医之前,能先了解:「医生的行医心态表现,有时还比医理运用本身,还要更为深入病患心中」的事实!有时候,医生对病患,产生了「极为憎恶、讨厌,恨不得,病人马上就从眼前消失」的观感、反应,如果病患,没有看见,也就算了!如果被此人看见了,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增加对此人的「心理打击及痛苦」,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后果:「这种举动,让此人的心理受到伤害,拒绝治疗就回去了!」更何况,是对重症的病患,如果被重症病患看见了,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将此人的心境,再度打入地狱!
      因此,如果您还有对病患的慈悲心,但愿,您也将:「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以此,视为是您的真正心愿!

      附录:舌癌的病,经常都是起源于舌头,穿过下巴长到外面来,又开了花,又长上去。饿鬼道众生,经文描述腹大如鼓,咽如针孔,我不必到饿鬼道去看,因为,我天天都看得到啊!「吞不下去」、「咽如针孔」,这些都是病人跟我说的话,此人说:「郭医师,我喝水的时候,像火烧一样。」我才猛然惊觉到,这就是经文里头所讲的,形容吃到东西以后,嘴巴就出猛火烧,把这东西,变成焦炭!〈摘自郭惠珍医师的演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