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选中
篇:
置顶
|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复制链接]
匿名
|
2004-1-15 12:17:01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0 二陈四君汤
【药物组成】 陈皮、半夏、白茯苓、黄芩、薏苡仁各 12g,党参、山药各 15g,白术、桔梗、莲子肉、甘草各 9g,麻黄、葶苈子各 6g。加减变化:发热者加柴胡、鱼腥草各 12g,便秘者加火麻仁 6g。
【治疗方法】 水煎浓汁 200 - 300ml,每日 1 剂,早晚各服 1 次,7 天为 1 疗程。配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及呼吸兴奋剂、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综合方法治疗。
【功效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临床运用】 共 113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单纯西医组)。治疗组 58 例,男 39 例,女 19 例,年龄 18 - 76岁,平均 56. 3 岁。对照组 55 例,男性 36 例,女性 19 例,年龄19 - 80 岁,平均 61 .6 岁。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史,慢性咳喘史,少则 2 年,长者达 40 余年。肺部 X 光拍胸片及胸透113 例均报告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改变。经用上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 23 例,有效 29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89 .65% 。对照组显效 14 例,有效 22 例,无效 17 例,总有效率 65 .45%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P <0 .05。
【经验体会】 本病常累及肺、脾、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主水之脏,痰湿为本病发病中的重要机理。陈皮、半夏益气汤旨在截断生痰之源,且开通祛痰之路,有宣肺祛痰平喘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陈皮、半夏有镇咳、祛痰、抑菌抗炎等作用,对支气管有扩张作用,甘草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有祛痰镇咳作用。麻黄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葶苈子有泻肺消痰平喘之功效,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均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诸药合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肯定。特别是对老年病患者,脾虚型慢性气管炎哮喘者疗效尤为显著,尤其适宜于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西药治疗疗效较差的患者。
【方剂来源】 杜立峰,等 中药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113 例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 1994 (10):3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18:09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1 归贝苦参汤
【药物组成】 当归、贝母各 15g,苦参 10g。加减变化:痰粘难咯者,加瓜蒌仁 24g,杏仁 10g;干咳少痰者,加麦冬 24g,沙参 12g,舌苔黄腻者,苦参用 15g;舌苔薄者,苦参用 6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 润肺开郁,止咳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21 例中,男性 12 例,女性 9 例;年龄最大者 79 岁,最小者 26 岁;病程最长 35 年,最短 3 年。结果:痊愈 18 例,好转 3 例,全部有效。服药最少 5 剂,最多 21剂,平均 13 剂。
【经验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多见。其属阴虚肺燥者亦不少,此型往往兼见大便难。治当滋阴清热,润肠通便。方中当归可治胸中咳逆上气;贝母能治咳嗽上气;苦参苦寒趋下,清湿热通淋涩,开下窍以安五脏。药理研究证明,当归有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贝母可镇咳、祛痰、解除平滑肌痉挛,苦参能扩张肾血管,兴奋膀胱平滑肌。三药合用,润肺开郁,止咳化痰,启下缓上,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良方。
【方剂来源】 朱树宽 归贝苦参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1 例 浙江中医杂志,1993;(3):105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20:34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2 十味贝砂散
【药物组成】 川贝母 30 - 60g,硼砂、石膏、胆星各 40 -80g,橘红 20 -50g,半夏、甘草、朱砂( 另研)各 20 - 40g,麻黄15 -30g,冰片 5 -10g(另研)。
【治疗方法】 上方共研为末,高压灭菌或用高温蒸 30 -40 分钟,分装为每包 3g、5g两种剂量。1 -2 岁服 0 .1 - 0. 5g,3 -6 岁服 1 - 1 .5g,7 -15 岁服 2 - 2. 5g,16 岁以上每服 3 -5g,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359 例中,男 149 例,女 210 例;年龄最大者 75 岁,最小者 1 5 岁;病程最长 15 年,最短 4 个月;单纯型 201 例,喘息型 158 例。结果:治愈 293 例,好转 61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98. 5% 。
【经验体会】 本组观察表明,该方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特别是年老体弱遇冷反复发作者;或内伤阴虚火旺,或兼湿痰者效果亦佳。方内川贝母、橘红、半夏、胆星、硼砂相伍,具有润肺散结,止嗽燥湿化痰之功;麻黄发汗平喘,石膏解肌清热生津止渴,朱砂安神定惊解毒,配冰片通窍散上焦郁火,用甘草和中缓急,本方无副作用,老幼皆宜,服用药量少,效果较好。
【方剂来源】 贾锐,等 十味贝砂散治疗慢性气管炎359 例 辽宁中医杂志,1987;(5):14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27:11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3 参连平喘汤
【药物组成】 丹参 12g,川黄连 4g,法半夏、陈皮、栝楼皮各 10g,田三七末(冲服)1 5g,甘草 6g。加减变化:发绀者加干姜、苏子、葶苈子;胸闷、胸痛者加柴胡、郁金、桃仁;胃痛加瓦楞子、砂仁;气虚者加党参、白术;血虚者加当归、白芍;顽痰加海浮石、白前、贝母。
【治疗方法】 水煎,每日 1 剂,分 3 次温服,14 天为 1 疗程。
【功效主治】 行气化痰,活血祛瘀。主治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运用】 本组 35 例,其中男性 28 例,女性 7 例;年龄最小 43 岁,最大 69 岁;病程最短 2 年,最长 22 年。经用上方治疗,结果:显效 9 例,有效 22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88 .6% 。
【经验体会】 本病由于反复感染,理化因素的刺激及过敏等,导致组织学的改变,支气管弹性减弱,分泌物堆积,最后因支气管通气障碍,致使氧交换障碍而出现发绀。具有病程长,症状反复加重的特点。病因为痰邪致病,痰湿交杂,痰凝阻滞,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因此,活血化痰为其主要治则。参连止嗽汤中法半夏、陈皮,栝楼皮、川黄连具有化痰作用;丹参活血祛瘀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田三七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化痰,活血化瘀,故治疗本病能收到满意疗效。
【方剂来源】 张丽容 活血祛痰法治疗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 35 例 新中医,1995;(7):40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0:42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4 清肺灵冲剂
【药物组成】 前胡、杏仁、桔梗、瓜蒌、桑白皮、连翘、黄芩、元参、寸冬、陈皮、鱼腥草、枇杷叶各 20g。
【治疗方法】 上方研成粉末加工制成冲剂。每次 1 袋(10g),开水冲服,每日 3 次。
【功效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因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咳嗽。
【临床运用】 本组 50 例中,男 27 例,女 23 例。所有病例均有咳痰黄稠或黄白粘稠,咯痰不爽,口干或渴喜冷饮,胸闷喘促,发热或无热。舌苔黄白而腻、舌质红,脉滑数或弦滑等证。结果:痊愈 16 例,临床控制 12 例,显效 11 例,好转 9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6% 。
【经验体会】 本组 50 例,中医辨证皆属痰热型咳嗽。本病多为外感寒凉诱发,如治疗不当,寒郁化热、热灼肺津、炼液成痰,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治当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方中前胡、杏仁、桔梗、枇杷叶,宣降肺气,清肺止咳,化痰平喘。前胡、连翘善宣散外感风热之邪。桑白皮泻肺热,黄芩、鱼腥草清肺经热毒。瓜蒌清化热痰,玄参、寸冬清养肺阴,陈皮理肺化痰。总观全方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临床观察表明,清肺灵冲剂对痰热型咳嗽疗效佳。
【方剂来源】 何秀芬 清肺灵治疗痰热咳嗽 50 例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1986;(4):16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2:03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5 温阳补肾汤
【药物组成】 陈皮、半夏各 10g,茯苓、党参、女贞子、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各 12g,黄芪、生熟地( 各)15g,山萸肉9g。加减变化:湿热较重者加黄芩 12g,全瓜蒌 30g;阳虚较重者去半夏,加附片 6 耀 9g。
【治疗方法】 水煎服,日 1 剂,分 3 次口服。14 日为 1疗程。连续治疗 4 - 6 个月。
【功效主治】 温补肾阳,健脾化痰。主治激素依赖型慢型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临床运用】 本组 28 例中,男 27 例,女 1 例;年龄最小42 岁,最大 78 岁。病程最短 7 年,最长 30 年。全部病例均使用激素,时间 3 - 8 个月不等。结果:临床控制 4 例,显效15 例,有效 5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85 .71% 。
【经验体会】 中医学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的呼吸活动要靠肾的摄纳功能来协助。而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病人由于久病及肾,加上年龄多在 60 岁以上,已“ 天癸竭“ 肾脏衰”,肾中精气不足,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阳虚、肾不纳气的证候。温阳补肾方通过运用补骨脂、菟丝子等温阳补肾之品“ 补其不足”,恢复了肾的阴阳平衡,因而促进了肾脏正常纳气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方剂来源】 张永涛 温阳补肾法治疗激素依赖性慢喘支 28 例 江苏中医,1995;(8):6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3:25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6 补肾鹤龄丸
【药物组成】 附子、补骨脂、仙灵脾、肉桂、黄芪、党参、白术、葛根各 10g,丹参、赤芍、川芎各 15g。
【治疗方法】 上药经加热浓缩制成煎膏,加适量蜂蜜为丸,每丸含生药 9g。每次 1 丸,日 2 次,连服 3 个月,为巩固疗效以第 4 个月开始每日晚服 1 丸,连续 1 年停药。急性发作,咳、痰、喘严重者可适当对症处理。
【功效主治】 扶正固本,补气壮阳,活血化瘀。用于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临床运用】 本组 168 例均为阳虚(含气虚)型“ 慢支”患者,其中男 115 例,女 53 例。年龄 50 - 60 岁 86 例,61 -70岁 63 例,70 岁 以 上 19 例。结 果:用 药 3 个 月 治 愈 11 例(6. 5% );显效 59 例(35 .1% );好转 72 例(43. 9% );无效 26例(15. 5% ),总有效率为 84. 5% 。两年后远期疗效观察,治愈 33 例( 19. 6% );显 效 65 例( 38 .7% );好 转 53 例(31 .5% );无效 17 例(10. 1% ),总有效率为 89 .9% 。
【经验体会】 根据多数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气虚、血瘀、脾肾阳虚的特点,研制补肾鹤龄丸可用作老年保健药,具有扶正固本、补气壮阳、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反复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服具有满意的疗效。
【方剂来源】 王书田,等 鹤龄丸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168 例疗效观察 河北中医,1988;(6):12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5:52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7 补肾强肺丸
【药物组成】 南北沙参、生黄芪、炒白术、麦冬、补骨脂、炒山药、五味子、鱼腥草、姜半夏、胆南星、远志肉各 150g,川象贝 100g
【治疗方法】 上药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 10g。每日 3次,每次 1 丸。连服 2 个月为 1 疗程。
【功效主治】 补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用以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临床运用】 本组 42 例,男 32 例,女 10 例,年龄 24 -82 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 29 例,支气管哮喘 13 例,同时伴有肺气肿 18 例。结果:显效( 临床症状控制,服药期间很少复发)27 例;有效(服药后症状改善,仍有复发,但发作时症状较前减轻)11 例;疗效差(临床症状略为减轻,仍如前常发作)4 例。
【经验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咯痰、咳喘病症,除肺脏外,尤以脾肾二脏病变有关。应用补肾强肺丸目的在于强壮肺功能,控制发作。在配伍上,不仅采取了直接补肺固卫气、实皮毛,且又从调补脾肾“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达到间接强壮肺。并辅佐清热、化痰、止咳类祛邪药。全方实为扶正祛邪、标本并治之剂。丸以缓制,宜于慢性病调治。现代医学认为,发病与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本方扶正药均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从而预防复发。
【方剂来源】 顾继良 强肺丸的临床疗效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9):28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8:02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8 穴位贴敷方
【药物组成】 炙白芥子、元胡各 21g,细辛、甘遂各 12g。
【治疗方法】 以上诸药共研细末,用 50% 鲜姜汁调成糊状稍干,分成 18 份,配 18 穴位使用。穴位选择:以脏腑辨证取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取肺俞、心俞、膈俞(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除上穴再加喘息、气喘。每次贴敷时间一般为 4 -6 小时。3 年为 1 疗程,每年初、中、末伏选中午贴敷。【功效主治】 调和阴阳,解痉平喘。用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临床运用】 本组 60 例中,男性 31 例,女性 29 例;年龄4 -94 岁。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28 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24 例,支气管哮喘 8 例。结果: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 89 .2% ,喘息型慢型支气管炎有效率为 87. 5% ,支气管哮喘有效率为 62. 5% 。
【经验体会】 药物贴敷疗法,属中医学外治范畴,起源于宋《天灸》。贴敷通过人体穴位给予温热刺激,温通经络,调阴阳、和气血,健脾养胃,活血化瘀,行气散结,解痉平喘,以调整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穴位贴敷能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浆皮质醇,从而发挥疗效。
【方剂来源】 殷惠玉 白芥子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60 例 江苏中医,1993;(6):12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匿名
|
2004-1-15 12:49:37
[转帖]慢性支气管炎方
29 加减阳和汤
【药物组成】 鹿角霜 20g,苁蓉、桃仁、山慈姑各 10g,补骨脂、熟地各 15g,炮姜、五味子各 5g,肉桂、麻黄各 3g。加减变化:胸闷身重,痰多食少,苔厚腻者去熟地加二陈汤;咳剧、痰多色黄,舌红苔黄者去熟地、炮姜,加鱼腥草 10g,僵蚕 5g,石菖蒲 2g;气虚易外感者加玉屏风散;肾阳虚甚者加核桃仁 10g,蛤蚧粉 2g( 冲服);肾阴虚甚加茱萸,紫河车各15g。
【治疗方法】 水煎服,发作时每日 1 剂,咳喘控制后续服 1 个月,月后隔日 1 剂,服至次年 4 月为 1 疗程。第 2 疗程从 11 月至次年 4 月,单纯型 1 - 2 个疗程,喘息型 2 - 3 个疗程。
【功效主治】 补肾活血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
【临床运用】 本组共 53 例,男性 32 例。女性 21 例。年龄最小 56 岁,最大 87 岁。病程最短 3 年,最长 48 年。单纯型 29 例,喘息型 24 例,合并肺气肿 37 例,合并肺心病 6 例。治疗结果:痊愈 7 例,显效 19 例,有效 23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2 .4% 。
【经验体会】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之病机关键在于“阳虚痰聚”。老年患者在生理上以肾虚较突出,病理上由于肾阳虚衰,火不化气,水泛为痰,或不能温煦心肺,鼓动乏力,血行瘀阻,最终痰瘀互结。因此慢性支气管炎阳虚痰聚与老年肾虚的病理产物互为因果,加剧了咳嗽喘息,也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根本所在。本病的治疗大多认为急性发作期化痰止咳平喘,平时则补肾固本为主。但单纯补肾似嫌力薄,只有与活血化痰结合,才能更有效,更彻底地清除体内的病理产物,从而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从临床实际情况看,平时治肾大多在 8 耀 10 月炎夏进补温热之品,但大部分病人难以接受,而冬病冬治冬补更易为老年患者所接受。因此采取发病季节 11 月至次年 4 月,发时治标除邪,缓解时补肾扶正的治疗方法,组方以阳和汤加减,诸药相伍,共奏补肾活血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结合临证加减,使之标本兼顾,攻补有度,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缓解及复发的预防用之颇效。
【方剂来源】 杨晓海 补肾活血化痰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 53 例 甘肃中医,1996;(5):15
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悔悟卡
匿名卡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临床经验
走进中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